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因委员会

转自「自科在线」公众号

文章摘自 2019 年的《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情况探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为例》,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是目前备受科技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更换单位者的多角度分析,探讨我国目前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现状,总结流动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杰青基金设立于 1994 年,用于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专项基金。该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该项目要求申请人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资助期限 5 年,每年固定资助 200 项。评审中重点考察申请人已取得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同时也考察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构思和研究内容。

杰青基金获资助者流动情况

考虑到 2018 年后杰青基金获资助者获批时间较短,更换工作单位数量极少,不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本文以 2017 年以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为分析对象。经统计,在 2017 年以前 (含) 的 3796 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中,截至 2018 年 5 月份有 567 人的工作单位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从年度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时间的累积效应,因此各年度获资助者中更换单位人员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其中1995 年获资助者中更换单位人员占比最高为 27.38%,2005 年入选者中更换单位人数最多为 38 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领域分布情况来看。生命科学领域更换单位人数最多,为 107 人,地球科学领域更换单位人数占比最高达 21.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在更换单位的人员中,北京流出人数最多,为 192 人,尽管流入人数也是最多,但相比之下净流出人数仍达 29 人。广东和上海净流入人数最多,分别为 39 人和 15 人,天津和浙江紧随其后,均为 10 人。杰青基金获资助者除了在国内流动之外,还有 6 人到海外工作。

从主管部门分布情况来看。中科院所属单位净流出人数最多,为 188 人,地方所属单位净流入人数最多,为 108 人。

从单位性质分布情况来看。科研机构净流出人数最多,为 189 人,高等院校净流入人数最多,为 179 人。除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外,还有部分人员到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性别分布情况来看。3453 名男性获资助者中有 527 人更换单位,占比 15.26%。343 名女性获资助者有 40 人更换单位,占比 11.66%。

杰青基金获资助者流动特征

1. 整体上呈现出有序合理流动的态势

在 3796 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中,更换单位人员占比 14.94%,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这表明杰青基金获资助者在更换单位中整体上呈现出健康、理性的态度,这有利于我国科技人才分布在整体平稳前提下的优化整合。科研人员可以寻找更适合的研究团队、更融洽的研究氛围、更有力的支持条件,开展深入的创新研究,产出更多成果。同时,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某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培育优势学科、突破关键技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 有向东南地区集聚的趋势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省份杰青基金人数全部呈现净流入态势,流入总数达 70 人。相较之下,陕西、四川、甘肃、云南、重庆、贵州、新疆等西部省份全部呈现净流出态势,总数 31 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三省流出人数也有 22 人。这表明,高层次人才到经济更发达、支持条件更完备的东南地区工作仍然是目前人才流动的主流趋势,经济、地域优势更容易转换为人才优势。

3. 高等院校人才输入明显

从前述统计来看,在更换单位的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中,到高等院校工作的人数远多于到科研机构工作的人数。可能的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在条件支撑、科研平台、人员配备等方面能提供更大力度支持,同时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