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一首发表在诗刊社公众号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刷遍朋友圈,农妇诗人、脑瘫诗人、荡妇体小黄诗等成为网络热词,余秀华也几乎成为当代诗歌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名之后的余秀华也是不甘寂寞,她除了写诗之外,也参加了很多公众节目,平日里更是习惯性地在网上怼天怼地。心直口快的她,说了很多在别人看来不该说的话,引来了非常多的争议。

比如余秀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下午:就是这样的,喝咖啡咯,聊聊天咯,看看书咯,打打p咯。这段视频被放到网上后就引发了热议,有人欣赏余秀华的真诚,也有人批评余秀华不要脸。

著名的老诗人食指便在一场关于《在北师大课堂讲诗》这本书的活动中,对余秀华的这段话进行了批评。当时,食指情绪激动地说道:

看过余秀华的一个视频,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打打p,一个诗人,对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未来考虑都不考虑,想都不想;从农村出来的诗人,把农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对小康生活的向往,提都不提,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这不可怕吗?评论界把她捧红是什么意思?评论界的严肃呢?我很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食指是被写入当代诗歌史的一位鼻祖级人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写下了《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被选入教材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杰作。《相信未来》这首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

内地摇滚界的半壁江山汪峰,他的名曲《光明》的歌词,很多地方就是照抄食指的这首诗,也不知道有没有征求食指的意见,也不知道有没有给版权费。

只可惜,食指在1973年的时候被确诊精神分裂,此后他在精神病院和家中度过了漫长的三十年(本世纪才真正离开精神病院)。那一年的食指,才25岁。食指如果不“疯”,后来北岛、舒婷、顾城的出现应该没有这么惊天动地。当然,食指虽然“疯”了,但他依旧相信未来,依旧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依旧在写诗。

食指,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纯粹的诗人。我们也不难理解他看到余秀华的“理想”时的愤怒,也不难理解他对当今诗坛的失望。因为余秀华的走红,与《诗刊》编辑刘年的青睐有很大关系。刘年先是把余秀华的诗发表在我国的殿堂级诗歌刊物《诗刊》上,但没有引起反响。之后,又通过《诗刊》的公众号多次推送余秀华的诗以及她这个“脑瘫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流的评论界,也对余秀华说了很多好话。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臧棣曾说:她的写作伸张了一种沉睡中的生命权力;人,确实可以通过诗歌写作来完成她自己……余秀华最大的特色,就是写得比北岛好。诗人沈睿则说: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

听惯了好话的余秀华,一听到食指的猛烈批评,就像一头被摸了屁股的老虎,暴跳如雷地回应道:

我的过错在于:我不会装,更不愿意装可怜!我的过错还在于,在社会底层,偏偏高昂着头。我不知道何为尊严,我只是想如此活着。我的过错还在于,不能揭发自以为阶层比我高的SB。但是这些对我没用,姑奶奶脑瘫,想不到啊

最后,余秀华还以诗歌自由之名说了一段宣言式的话:姑奶奶就没打算按任何人要求来写诗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不自由,所以一定要让诗歌自由

小新认为,这场争论很难说清谁对谁错。不了解食指的人,或许会认为食指颐指气使、乱扣大帽子。但如果知道他数十年来过得并不比余秀华幸运,如果知道他在艰难处境下依然坚守诗歌、热爱诗歌、相信诗歌,大家应当多多少少能理解他的悲伤和愤怒。

余秀华说话比较随性,很多时候确实显得不负责任,但她是纯粹真实的。她的诗没有多高的艺术格调,没有宽广的精神境界,就像一些流行歌词、民谣歌词一样;但普通读者,能够欣赏的也正是这样的作品。

不过,余秀华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话很容易对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小新认为余秀华在公众平台发表看法时还是应当慎重一些。况且,作为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作品说话,而不是通过网络媒体吸引眼球。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食指与余秀华之争?欢迎交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