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沦陷后,慈禧外逃,李鸿章一句话,吓得洋人放弃占领中国

关于李鸿章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早年就中了进士,在前途无量的翰林院当差,要知道翰林院可以专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部门,但是李鸿章中途以一介文官的身份回到家乡参加团练,一手建立了淮军,通过在曾国藩的手下学习之后,在晚年更是掌握了极大的权利,在清朝岌岌可危的时候,慈禧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李鸿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对于李鸿章我们的看法却迟迟不能一致,有人认为简直就是一个无恶不作,谋取私利的卖国贼,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有功之臣,周旋在慈禧和西方国家之间,游刃有余,实在是一位难得可见的人才。总之对于李鸿章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当年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入侵,军队打到了北京城,慈禧万分害怕,于是带着光绪逃跑了,当然没有忘记她私藏的金银财宝。临跑前讲这个烂摊子甩给了李鸿章,让他去和洋人们沟通,看看事情能不能好好谈,慈禧想着洋人想要什么就先满足他们,只要不动摇她的统治权力就可以,李鸿章却在和洋人打交道的时候,尽量为大清朝挽回损失,李鸿章知道自己代表的是战败国,他软硬皆施,一方面答应了洋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据理力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告诉洋人:“如果你们得寸进尺的想要将中国分了,那么中国遍地都是血气之士,中国有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李鸿章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如果太过分了,那么中华儿女拼死也要跟你们鱼死网破。外国人当时就真的被李鸿章说住了,仔细一想也是,外国人虽然兵器精良,但是中国人太多了,而且地域辽阔,整日在中国这块大土地上周旋,到时候能不能活着回去还难说。于是他们签订了一些条款就回去了,

其实当时的李鸿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那个时候清朝内忧外患,百姓抗议之声四起,中国只有埋着头搞发展才能快速的强大,不应该和这么多国家发动过战争,李鸿章明明知道自己签订这些条约会被后人戳脊梁骨,但他还是挺身而出,这也是需要一份大勇气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李鸿章在位期间还是贪了不少银子的,这也是但是官场风气使然,因为没钱不好办事。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是为了大清朝鞠躬尽瘁的,在他即将去世之前,俄国的使者还在他的病榻旁,逼迫他签订条约。所以我们评价李鸿章不能只看他的一个方面, 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当时换一个其他人在这个岗位上,做得能比李鸿展好的又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