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永乐大帝也,开创永乐盛世,让天下百姓安逸富足,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皆极为兴盛的君王。其横荡北元,疆域直伸漠北,远迈汉唐;其南征安南,交趾故郡重归华夏;其远航西洋,万国来朝,华夏文明威名远播,意义深远;其修成永乐大典,开历史之先例,立不朽之功勋;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无论从何种角度讲,朱棣都是可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太宗和其父明太祖的一代雄主,堪称中华历代帝王之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时期大明疆域

但是朱棣却在历史评价上比不上上述四人,因为朱棣有一个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那就是朱棣帝位得来不正,乃是个篡位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污点,驱使着朱棣无时不刻不如芒在背,只得坚持不懈地做大事,为国为民谋利,最终创下了不世之功勋,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众所周知,朱棣是通过明代法律的漏洞,以清君侧为名,针对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文人的削藩政策,发起的靖难之战。历时三年,千辛万苦,几番濒临绝境,最后舍命一搏,孤注一掷才拿下了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朱棣的皇位得来属实不易,以自己一个藩王之力,再加上自己所挟持的宁王之兵,以两个边关藩镇对抗整个国家。虽以数万兵马屡屡战胜朝廷的数十万正规军,但是始终被盛庸、铁铉、平安等名将挡在济南甚至德州以北,起兵三年,最远也就打到了山东地界,连黄河都没有打过去,最终通过轻装偷袭、直捣黄龙,朱棣统领轻骑军绕开德州、济南、徐州、扬州等大城,一举南下南京,实现了人生逆袭,成为了一代君王。

迁都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盛世

那朱棣是如何在大军围困下,通过几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靖难之战的走势,最终化绝对的被动为一定的主动的呢?经过两次战役,朱棣在濒死的过程中顽强地活了下来,为最后的雷霆一击做足了准备。这里就要讲到开挂的朱棣和两场被天选中而获胜的关键性战役。

首先是开挂,朱棣之所以在每战亲临、冲锋在前的情况下,三年多毫发无伤,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毕竟连燕军阵中最强人张玉也战死沙场了,何况朱棣乎?究其缘由,只是因为朱棣身上有一项逆天技能,那就是加了不死buff!而这项技能并非是朱棣与生俱来就具备的,而是被那个愚蠢的侄子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强加上的。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要在两军对垒,一决生死期间,下“毋使朕有杀叔之名”这个奇怪的诏令,具体原因已无从得知,但是根据朱允炆的性格和环境推测,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自朱元璋死后,作为明太祖第四子的朱棣已经是朱氏皇族最年长的长者了,实乃一族之尊,德高望重,朱允炆不想杀这个宗族长者。朱棣是第四子,但是老大太子朱标薨于洪武二十五年,老二秦王朱樉薨于洪武二十八年,老三晋王朱棡薨于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比自己走得早。所以等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崩于南京,朱棣就成为皇族最为年长的尊者,而从小受儒家教育的朱允炆虽然敢于削藩,敢于杀死其他叔叔,但是对于家族长者朱棣还是不敢妄动。

其二就是,深受黄子澄和齐泰这些书呆子影响的朱允炆,有一套自己特殊的理论,那就是给婊子立牌坊的儒家伪君子规范。既要灭了朱棣,又要留个好名声,不杀他,体现自己的宽仁。毕竟谁都没有想到数十万大军竟然会被朱棣区区几万人马给轻易击败。对于这点,我们就理解为朱允炆天真浪漫,不理解杀伐之事本就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道理。总结一点就是圣贤书读太多了。最终以一己名誉之私,而累数十万忠于朝廷之将士无辜惨死。

朱棣靖难攻陷南京

朱棣靖难路线

然后我们就来讲讲朱棣的两次天选之子的历程。那就是靖难之役中至关重要的夹河之战和白沟河之战。

其一,白沟河之战,在耿炳文大军北伐失败之后,建文帝开始重视这个不要命的叔叔朱棣,于是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派出明初超级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统帅,统帅朝廷中央军60万北伐。大军长驱直入,直抵北平郊外的雄县一带,朱棣闻讯,亲自率领燕军加宁王军还有原耿炳文的降卒共计十五六万迎敌。建文二年四月,白沟河之战爆发。由于曾做过朱棣下属的朝廷先锋大将平安熟悉朱棣的所有套路,于朱棣进军路线上设伏,朱棣军首战不利。而朝廷军越战越勇,朱棣军渐渐式微,接连两日都战败,朱棣几乎被擒。

但是事情突发变化,第三日傍晚,朝廷军依旧雄赳赳气昂昂的叫阵搏战,燕军已经士气低落,不敢应战,可就在此时,本是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吹起了旋风,而且极为猛烈,一举吹折了李景隆中军帅旗,顿时朝廷军营飞沙走石,目不能见物,后世评价此为战场突起“妖风”。朱棣果断抓住这次机会,派出骑兵在内奸的配合下,乘风纵火,大火在旋风中肆意蔓延,顿时火烧连营,李景隆心理素质极低,哪见过这种阵仗,匆匆抛下大军逃亡奔入济南。朱棣趁朝廷大军无主混乱之时,亲率大军虎步出击,骑兵左冲右突,朝廷军慌不择路,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是为白沟河之战。

此战之后,建文帝再无余力组织大军围攻北京,燕军也得以喘口气,在与南方的战局中有了一丝丝主动权。若非天降妖风,朱棣根本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朝廷大军,所以此乃第一次天命所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亲征

其二就是著名的夹河之战,白沟河之战一年之后,朱棣已经掌握了占据的部分主动,可以肆意率军攻击南军镇守的城池,但是还是被死死地困在幽州一带。特别是盛庸坐镇主帅之后,朱棣更是讨不到任何便宜,屡屡受挫。建文三年二月,朱棣率军南下,与盛庸大军对峙于武邑县的夹河,历史上著名的夹河之战爆发。

首先由朱棣率先发起进攻,盛庸陈军布阵,严阵以待,轻松防守住。朱棣并不甘心,三番组织骑兵冲阵,开始了苦战,双方战况极为激烈,往来间,双方多位大将皆力战而死,南军的庄得、楚智,燕军中的谭渊、董真保等皆战死沙场,双方在第二阶段战斗中难分胜负。但无奈南军人数众多,后勤充足,燕军渐渐落了下风。

随之而来的是有一次玄幻故事,最终的决战,盛庸军列阵西南,朱棣军陈兵东北,双方正准备着最后的殊死一搏。不料未时上下,本来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吹起了(强调,这不是重复白沟河之战)极为猛烈的东北风,啥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尘沙涨天,咫尺不见人我。逆风向的盛庸军根本就睁不开眼睛,而顺风的燕军本就以骑兵见长,朱棣从容笑纳这份厚礼,挥师大举掩杀,趁你病要你命,一举大败盛庸。南军二十万人在此折了十余万。

此战之后,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局势,建文朝廷在失败之后,只能倾尽全力布防在山东河北一线,防止燕军再行攻城略地。造成了京师空虚,给了朱棣用奇谋偷袭南京的机会。若非天降妖风,朱棣很难在夹河之战中击败名将盛庸,毕竟当时燕军已经强弩之末,而南军的援兵平安已经从真定赶来,近在咫尺。眼见朱棣就会有一场大败,却万没料到天意再助燕王,实乃天命也。

朱棣神机营横扫漠北

综上所述,朱棣若非得了一个战场不死挂,另有两次在绝境之中得天意垂怜,反败为胜,凭借他那点实力,是很难翻天的,靖难之役从一个小闹剧到最后逆天改命而成功,朱棣的坚持与能力和道衍最后的奇谋偷袭占一半功劳,另一半当属天助的两次妖风和建文帝送的不死buff。可见,永乐大帝真就是天命所归,真就是开挂的人,也真就是那个天选之子,这样的人不当天子,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