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二年级分不出溜,三四年级差别凸显,五六年级开始分化,初一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一旦初二分化定型,立刻玩完,初三便无药可救。”

简单的说,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OK,名列前茅so easy,可一到三年级,就开始出现“稍有吃力”的情况,这也是教育界所谓的第一道分水岭。

而这种吃力现象还不太明显,孩子稍微用心便能顺利度过,凑合着把小学阶段应付过去。可一旦孩子升初中就没那么容易安然度过了,教育圈里有个词叫做“初二现象”,意思是初二是初中阶段的一大坎,也是教育界所谓的第二道分水岭,进一步孩子就是学霸,相反的退一步就会堕落成学渣。

很多家长都曾在后台留言反映过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孩子主动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想要寻求帮助:

由此可见,“初二现象”就是家长备受煎熬、孩子饱受折磨的艰难阶段。很多家长表示,曾经以为自己教育孩子很成功,可等孩子到了14岁左右成绩断层式下滑,才发现自己教育得有多失败。可大部分的家长却从未在自己身上找过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的180度大转弯怪到“早恋”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没有早恋,他们只是越来越有主见,面对质疑懒得解释,不再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喜欢反驳别人来证明自己,进入青春期开始了叛逆。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足够重视,积极应对,便能及时止损,可如果家长用打压式政策来面对,并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就会使心思敏感的孩子变得更加脆弱多疑,非但成绩不会提高,还会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后果不堪设想。

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在孩子这么多的生日中,有3个生日,一定要过,而且要非常重视。分别是14、16岁和18岁。

你看!14岁被排在了第一个,可见它的而重要性。我看了很多关于孩子青春期的视频,惊奇的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间大都是14岁上下。这个时期的孩子,思想是最活跃,也最容易被感染和修正的,而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去做。

为什么会出现“初二现象”?

有的孩子虽然已经升了初中,好像长大了似的,可他们的心智发展还没到位,赶不上周遭环境的变化。思想和行为上的不统一,让他们感到不适,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独立面对选择,获得尊重,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不去依赖成人,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理想和现实的偏差,让他们骑虎难下,久而久之,内心纠结,开始手足无措。

从生理上说

青春期的孩子,进入了快速发育的阶段,体内的激素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因此,在荷尔蒙的驱使下,他们听不进父母和老师的任何话,自制力差的还会沉迷于对异性的爱慕之情上。

从心理上说

14岁之后,孩子便进入了一个相对于自我意识来说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对一切似懂非懂,明明尚存有困惑,却又想摆脱一切控制,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这个阶段为“心理断乳期”。断乳期的孩子,思维和思想上都受到了限制,内心会非常矛盾,进而出现极端现象,要么麻木不仁,对所有的事情无动于衷,要么易暴易怒,爱寻求各类刺激。

从学业上说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危险的初二阶段是学业成绩上的第二个分水岭。很多孩子小学成绩优异,是妥妥的学霸,可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就会秒变学渣。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和小学大不相同,孩子面临了更多的挑战,耗费的精力和思想的压力都远远超过过去6年的学习。久而久之,效率越来越低,学习越来越吃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现在的孩子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怎么都能顺利地进入初中,但初中升高中就有难度了,能否上个好大学,初中最关键。而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初中竞争起来比高考还激烈。

很多孩子在进入初中后,无法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成绩直线下滑,甚至厌学,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还在用小学那套,最后只会事倍功半。

学习科目增加,学习内容从单一转化为多样

从小学阶段的3门主科,一下子增加到9门,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具体来说,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大概有350个,可一旦到了初中,数学知识点超过1000个,是小学的三倍。除此之外,语文、英语所学的词汇难度也大大增加,还有让很多学生头疼的理科代表学科——物理、化学等。这些新增的学科,每一门的知识系统性都很强,不花大把的时间去深究和消化,孩子很难跟上溜。

学习侧重点需要改良,从记忆转化为理解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在认知,利用各种感官把知识点记住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可到了初中阶段,光是记忆却不理解,很难掌握全部的学科内容。

初中的知识点太多,还很零碎,如果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外加实操,根本没有办法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成绩便会一落千丈。

学习习惯需要改变,增加孩子的计划性和主动自觉性

在小学阶段,只要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作业,成绩就不会差到哪儿去。可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再怎么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只要孩子自己没有主动性、不自觉,毫无计划可言,成绩就很难上去。

其实,初中阶段考验的是孩子的学习力,孩子是否能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变孩子“小学很优秀,初中却垫底”的现象,该怎么做?

现在,你已经知道,初中阶段是孩子最容易滑坡、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三年,如果家长能用正确的态度把握这三年,让孩子养成全新的学习习惯,尽早适应初中生涯,他们就不会从学霸变学渣。

勤奋+好的学习方法=优秀,而不同年级的孩子行为特点不同,家长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

初一阶段,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孩子打好学习的基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切记不能心浮气躁,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把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深挖,彻底搞清楚,稳扎稳打才是关键。

初二阶段,做好文科积累和理科学习的方法和思想的提炼。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孩子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进而提高成绩。在初一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把各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到每个知识点并一一攻破,提高孩子对知识内容所理解的高度和深度。

初三阶段,各科知识成体系,提升高度和深度,适当学习高中知识。

在这个阶段,家长最重要的行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给予信任与理解、支持与鼓励。初三的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孩子的情绪极易出现波动,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动,让孩子很难适应,如果家长再嗤之以鼻,只会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初中是决定孩子能否上好大学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抓紧这个重要阶段,将来便很难弥补那些错误,留下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