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储杨 · 主播 | 林默

来源:十点视频(ID:sdvideo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秋雨先生曾在书中写道:“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很明显,先生本人就是身体力行的后者。

犹记得十八岁时,读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那时虽懵懂,但这本书,让我生命中第一次对历史文化,有了想象与向往。

多年以后,去川渝一带旅行,真切地看到了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介的“要看水,万不可忘了”的都江堰。

才真正体会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心情。

有人问余秋雨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他会告诉你:“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因为,余秋雨先生本身就是走得最远的学者。

见得多了,更相信自己的脚步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枯藤、老树、昏鸦。”

对于中国文化,余秋雨先生如是说。

正是因为它奔流不息,所以追寻它的人们,更需跋涉千里、一窥其真的勇气。

当然,不仅是中国文化,还有世界文化,能够真正一路走、一路看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在路上”的意义。

就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的那样: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只有你的脚步到达了真正的远方,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很早之前,余秋雨先生就已经是履历辉煌的研究型学者了。

1963年,17岁的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20世纪80年代初,便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后更名为《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后更名为《中国戏剧史》)等著作,填补了我国在戏剧理论方面的空白。他也因此得到多位前辈的联名推荐,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被国家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这样的人生,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但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1991年,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去干了一件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身披一件深褐色的薄棉袄,独自消失在荒野大漠间整整十年,去寻找中华文化的关键性遗址。”

然后就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著作的问世,从此风靡文坛。

后来,他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一系列最重要的人类文化遗迹。

成为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

他在采访中说:

我看了那么多书,但是有好多东西,如果不亲自到达的话,还是不知道。 比如:我要了解中东,那些和中国当时同时灿烂辉煌文明的地方,现在怎么样,很少有报道。因为,那些地方恐怖主义很多。 但是,我为了对比中国文化,必须亲自到达,所以,我必须在路上走。

记得电影《大鱼海棠》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人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在路上”,便是余秋雨先生多年来勇敢而又坚定的信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诚然,余秋雨先生读过很多书,在书中领略过很多风景。

但他更相信自己的脚步,更愿意身临其境,去触碰、去感知、去寻求最真实的可能。

正如他曾在书中所说:

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就像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

人生若是始终停滞不前,只顾眼前的方寸,无异于井中之蛙,坐井观天,视野受限了,格局也就小了。

在采访中,余秋雨先生还特意讲述了孔子的故事:

孔子其实就是有意识地上路,他不断去劝说各国的君主,希望他们能够接纳自己仁政,虽然君主们都没有听他的,但并不意味着他失败了。

因为,他带了一批学生,这些学生一路跟着他考察,见过路上各种各样的情景,又和孔子本身有了思想交流,这样流动的大学,自有魅力。

毕竟,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最为出色的就有“孔门十哲”。

其影响与意义,可见深远。

记得毕淑敏老师有一句话:“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天地何其寂寥,峰峦何其高耸,海洋何其阔大。”

在这个网络便捷的时代,虽然足不出户就能网罗天下事,但,“在路上”的精神依然是必需品。

实地考察、亲身抵达,感知事物真实的样子,要比从书本上得来的真切与深刻。

但很多时候,即便我们渴望诗与远方,却依然受困于现实的眼光,我们无法放弃已有的工作与生活,更无法保证身体一直在路上。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灵魂就无法升华。

余秋雨先生说:“心中要有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领悟天道这样种种的思维,这样就是保持了一种内心的诗。

远方未必有诗,但是一个内心有诗的人,他可以把远方和近处的诗都激发出来。”

有时候,内心飘拂一下,飘拂到远方,身体和灵魂,即便只有一个能在路上,也会让人生变得丰盛起来。

逍遥游:文化在生命中扎根

如果你也读过余秋雨先生翻译的《离骚》,一定会忍不住为之赞叹。

不同于古今文字的直译,先生翻译的版本,抑扬顿挫,充满感情,让人很快就身临其境:深感悲戚,又觉其大气磅礴,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日月匆匆留不住,春去秋来不停步。 我只见草木凋零,我只怕美人迟暮。 何不趁着盛年远离污浊,何不改一改眼下的法度? 那就骑上快马驰骋吧,我愿率先开路。

正如这句“那就骑上快马驰骋吧,我愿率先开路”,几十年来,余秋雨先生是先驱,亦是始终如一的践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看来:“文化,有一个化字,它本来就是要宣化开来,能够化解社会上很多很多世道人心当中的疙瘩。”

无论是用传统的文字方式,还是现下一些比较受欢迎的视频博主,把一些田园生活和传统习俗拍成vlog。

只要是释放美好的信号,就是一件好事。

去年,余秋雨先生将本是博士课程的《中国文化课》变成了八千万人次收听的公开课。

今年,他又特意推出了《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让青少年们更轻松地拥抱古今。

无论是考察探究中国文化,还是把文化传播开来,余秋雨先生都投入了全部身心。

当然,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早就在他的生命中扎根。

在他的理解中,中国文化的目标,便是突破现实生活之局限与苦闷的“逍遥游”。

正如他说:

在最大的困难里面,我们想想屈原、想想肖邦,我们的精神就完全逍遥了,连大雨、连黑夜都变得特别美好。 大雨出现在黑夜当中,这是多么大的诗意,如果逍遥游的话,真的可以突破狭隘的、闭锁的、烦闷的人生。

人生实苦,我们不妨也学着动用想象:

和远方在一起,和苍天大地在一起,和我们已经过世的亲人在一起,和我们已经远逝的那些诗人在一起,来一场“逍遥游”,为灵魂寻得一份寄托。

读免费人物传记/名人故事/文学经典

-图片来源-

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

储杨,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图书情报硕士,爱读书、爱文字的图书馆人,公众号:储杨(chuyangsiyu)。本文由十点视频原创首发。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林默,从事节目主持和配音工作,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希望在文字和声音里与你一起成长。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