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1952年10月14日,朝鲜半岛中部的五圣山南麓,美军调集了320门大炮、47辆坦克、50多架飞机,对着上甘岭高地上3.7平方公里内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狂轰滥炸。

轰炸持续了整整一小时,平均每秒落弹6枚,志愿军所处的山地硬是被炸成了“颠簸大海”

随后联合国军出动,对着志愿军阵地发起了轮番攻击,但志愿军两个连用生命死守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双方接连补充兵力,一场高地战斗逐渐演变成一场历时43天的大规模战役,期间敌军陆续发动冲锋900多次,最终志愿军以4.3万的兵力,挡住了6万多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

这一仗把我们志愿军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令美国人至今都想不通为什么会输。

这一战役也逼迫联合国军停止了进攻,不久后志愿军由守势转为攻势,战争天平也开始向志愿军一方倾斜。

1953年7月,参战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宣告抗美援朝胜利结束,而我们的志愿军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回中国。

在此期间,为了鼓舞国民的士气,国家决定将上甘岭战役的那段英雄事迹拍摄成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擅长拍摄军事题材电影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接下了这个光荣的任务,承担起电影《上甘岭》的拍摄计划,由沙蒙和林杉两位导演组成了制作团队,由曹欣、肖矛两人加入共同创作了电影的剧本,于1956年完成电影并上映。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来第一部以这场战役为主题的战争电影,其战争场面恢宏大气,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刻画细致鲜明,是那个年代难得的红色经典。一首《我的祖国》波澜壮阔又饱含深情,至今仍被全中国老百姓传唱。

一、

我们先看影片讲述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中部的三八线附近集结6万兵力,发动了大规模攻势,他们企图夺取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一场争夺上甘岭阵地的战役由此爆发。

志愿军某部8连指挥员张忠发奉命接替负伤的指导员孟德贵,执行上甘岭主峰阵地的守卫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坚守24小时,以牵制敌人,等待后援部队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联合国军的装备和火力实在太好,他们有170多辆坦克、3000架次的飞机,光是大炮就有300多门,这些都是我们没有的。

仅一个上午,敌人就发动了23次进攻,8连虽顶住了进攻,但自身伤亡也是极为惨重。

随着联合国军不断投入兵力,为了保存实力,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放弃上甘岭597.9高地,撤进战前早已经挖好的坑道里。

张忠发虽然百般不情愿,还是服从命令撤进坑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是更加严酷的生死考验。

在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时,躲在坑道里的8连正好处于敌人的后方。张忠发于是命令连队主动出击,把漫山遍野的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

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却也暴露了自身的位置,令8连陷入孤军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指挥所发来电报,要求张忠发的8连在山上拖住敌人,让后方大部队能够争取时间来调度兵力和补充大炮弹药。

但坑道里的条件极其艰苦,坑中受伤的战士很多,又缺水少粮,8连不仅要与上山的敌人作战,也要为自身的生存而战。

在坑道中严重缺水,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一块压缩饼干的情况下,8连的兄弟们相互关心和鼓励,硬是顽强地坚持了24天,最后在朝鲜人民军的支援与配合下,终于赢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二、

如何在上世纪60年代打造出一部战争巨制?

1956年那时候,朝鲜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退去,上甘岭战场上依然是满目疮痍,保留着当年鏖战1个多月留下的痕迹。

导演沙蒙、林杉带着两位编剧,和美工刘学尧、特技设计蔡光等摄制组成员一起爬上五圣山,来到了上甘岭实地考察取景。

被美军炸弹削平的山头上寸草不生,镶嵌着满地的炮弹皮和子弹壳,向人们诉说着那场血战的惨烈,这些都令众人感到十分震撼。

而寻访了参与过战役的100多位志愿军老兵之后,又了解到了当时作战的情景和种种细节,这些都被写进剧本里。

通过这些考察和访谈之后,沙蒙和林杉两位导演最后确定了电影要以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在597.9高地的坑道里坚守阵地的事迹为原型。

7连的连长张计发就是电影主角8连指挥员张忠发的原型,由演员高保成饰演这个角色。

与传统的高大上英雄形象不同,张忠发被塑造成一位满身“缺点”又富有人情味的指挥员。

他有贪玩的个性,会跟战士们一起捉松鼠;有奇怪的习惯,一紧张就要喝水;有冒险精神,会自己带着一支小队去搞突袭。

但张忠发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平时跟战士们打成一片;在犯错误的时候,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作战时老谋深算,鬼点子多,又沉得住气,心理素质极佳。

这些鲜明的优缺点都集中到一个人物之上,使其显得格外突出。

如今原型功臣张计发仍然在世,出生于1926年的他已年满94岁,今年国庆节当天,信阳当地人事部门还特地慰问了他,从照片看精神状况还算不错。

不过饰演这一原型人物的演员高保成已在2004年离世。

上甘岭战役中有一位英勇的女卫生员,是志愿军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女卫生员王清珍,她坚持留在岭上,与战士们一起熬过了1个多月,忍饥挨饿又不辞劳苦地照顾着连队上百名伤病员。

这位女英雄的事迹也被写进了故事里,就是8连的女护士王兰,由刚刚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进入哈尔滨话剧院的刘玉茹饰演。

但刘玉茹只演过这一部电影,后来遭受迫害,被发配到哈尔滨郊区当农民,直到平反后便再也没有回归电影圈了。

除了张忠发和王兰之外,指导员孟德贵、小兵杨德才、老兵陈德厚、炊事员老王、师长、政委、参谋长、三营长这些角色也都个性鲜明,各有其性格特点。

特别是杨德才和王兰男才女貌,最后却为了炸毁敌人碉堡而牺牲,令观众为之叹惜。

岁月已逝,扮演这些经典角色的艺术家许多也不在了,令人怀念。

三、

64年前的战争片,拍摄却极为考究,但美军演员却是大难题。

如果说好的故事是一部战争电影的内核的话,那战争场面的打造就是电影的硬件配套。

虽然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电影,摄制组对于战争场景的呈现可一点都不含糊,开头黑压压的联合国军如潮水一般蜂拥上岭的情景,可都是真人实景的拍摄。

其实导演沙蒙和林杉有考虑过在上甘岭实地取景拍摄,可上甘岭位于朝鲜地界,山上条件恶劣,不利于电影拍摄。后来他们就在安东地区找到了一个与上甘岭地形极为相似的山头来作为拍摄地点,还铺上了一层从上甘岭捡回来的弹壳。

电影中的重要场景,上甘岭597.9高地上的坑道也是由人工打造。虽然和真正的上甘岭坑道相比没有那么潮湿,电影还是用大量情节反映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断水断粮的恶劣处境。

由于联合国军用火力封锁了上山的补给线,每往坑道送一次食物与饮用水,就要冲过10多道封锁线。当时运输人员的伤亡高达1700多人,只要有人能够送进哪怕仅有一个苹果,都能被立二等功。

电影中炊事员老王就给战士们送过一次物资,里面还象征性地出现了两个红苹果。

当年记者采访时曾拍下一张模范卫生员陈振安在石缝下接水,以供战友们饮用的照片,电影中也有相关的情节进行高度还原。

再来说说对于联合国军的呈现,我们都知道其中除了韩国的军队之外,大半是美军,也就是需要大量的白人和黑人群演。

但在那个年代,这是基本上无法完成的创举,于是摄制组想到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就是用中国人来假扮。

实际上电影一反常态地把联合国军符号化处理,片中并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有剧情的敌军角色,而表现敌人的凶悍,也都是直接把镜头对准那些冰冷的机枪口。

但片中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联合国军士兵的形象,那些其实也都是用中国人来扮演,只是在需要呈现脸部特写的镜头中,在他们的脸上贴上一条鹰钩鼻。

由于是黑白电影,看不出肤色,这样“蒙混过关”却也没留下太多痕迹。

四、

片中那首《我的祖国》是由女护士王兰演唱,但其实原唱是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词也“不走寻常路”,以长江美景开篇,抒写志愿军战士对家乡大好河山的深情回忆,表达战士们守护国土的决心。

后来随着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巨大轰动,《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也传遍了大江南北,至今仍然是网络上的热门歌曲之一。

像皮哥这个年纪的人,其实有很多都没有认真看过这部老电影,但对这首歌却是印象深刻。

《上甘岭》的片长长达124分钟,这在那个时代真是难以想象,从这个“大片片长”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主创真是殚精竭虑,将其当作一项极其光荣和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皮哥一直强调拍电影的工匠精神,在那个淡薄名利的年代,这些红色经典的背后无不渗透出主创人员竭尽所能地贡献精神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些电影之所以至今仍未过时,正是因为它们都凝聚着那个时代电影人的心血。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