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谢淑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人眼里,护士的工作不就是打针发药嘛,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是的,打针发药确实是护士工作的一部分,是几十项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的项目。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是千千万万职业中的一种,但在医院里却一刻也不能没有护士,就等同医院里不能没有医生一样。

打针,发药,PICC,输液港护理,动静脉置管护理,胃肠减压,导尿,吸痰吸氧,艾灸,拔火罐,穴位贴敷,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乃至突如其来、让人始料不及的生命抢救。

每天在病房,八点半左右,护士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她们进行床边交接班后,把早已备好的药物,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多功能的治疗车上,这多功能治疗车, 护士称之为“巨无霸”。

“巨无霸”承载着救治生命的重任,追随着它的主人——美丽的护士,从这张病床转动到那张病床,从这间病房走到那间病房,平稳地向前行驶着,履行着自己的天职。

这个“打针”看似简单的护理技术操作,其实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拿静脉穿刺来说吧,想要做到“一针见血”且让病人感到不那么疼痛的话,并非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我们在护校学习时,学校有一间宽敞的示教室,教室里放有病床,护理教学使用的人体模型,它们一个个躺在白色的床上,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子。我们就在这里练习一项项护理技术操作的。

打针这操作,一开始我们在人体模型上练习,继而与同学之间一对一地相互“对打”。后来到医院的临床科室为期一年的实习,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很多同学在第一次为患者打针时,总是特别的紧张,手总会不听使唤地微微颤抖,此时老师或患者的暖心鼓励显得多么的重要。

还记得当年实习的时候,我有位同学为患者行臀部肌肉注射时,因为特别的紧张,把针扎进自己的手上了。刚到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都会选择血管好找的患者给我们的护士学生操作,“一针见血”的穿刺成功,对于学生来说,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还记得毕业后我和同学俩分配在儿科病房工作,病房里的患儿部分是婴幼儿,患儿静脉输液首选头部的头皮静脉,他们的血管比头皮针还要细,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又是哭又是闹,极其影响穿刺成功率,因此绝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愿意让新毕业的我们俩来进行静脉输液。

为了尽快熟练掌握这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我们俩以病房为家,白天下班,晚上回病房,休息天也回病房,为的是多争取静脉穿刺机会。科室的老师也很耐心地指导我们俩如何选择血管,怎样进针,如何固定针头。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俩的静脉穿刺技术越来越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了,也可以像其他老师那样做到“一针见血”了,心里充满自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转到肿瘤科病房工作,收治的大多数是中晚期肿瘤患者,他们的血管已被扎过千百次,血管条件比婴幼儿的还要差.。

记得有一回为一极度消瘦的患者静脉输液,上班的护士轮番上阵为患者穿刺,整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最后才穿刺成功,患者遭罪,护士也累。

后来护士主动去学习深静脉置管术,PICC,熟练掌握了这项置管技术,解决了患者打针难的问题。

在不少人的眼里,认为护士只是医生的左右手而已。其实不然,护士除了打针发药,更多的是护士的主动性和干预性的护理。

护士除了懂得打针发药等技能之外,还需懂得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等,特别是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恰如其分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的护士素质和能力也是多元化的。医学发展到今天的精准医学或个体化医学时代,医疗护理日新月异。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工作停留在打针、发药等执行医嘱的工作上。还要具有人文护理的理念。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拓宽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自己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正如南丁格尔所说:“要使千差万别的病人达到治疗和康复和最佳心身状态,本身就是最精细的艺术”。是的,护理也是一门艺术,护士温暖的目光、同情的语言和理解的态度,带给病人的力量可能超越护士发给患者的药物,通过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给患者带去希望、带去光明。

因此,护士需不断地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将人文关爱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