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话和学走路一样,每个孩子时间都不一样。但作为父母,看着别人的孩子都会叫爸爸妈妈了,自己的孩子却迟迟不开口,难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一个邻居,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有个女儿叫瑞瑞,现在15个月了“妈妈”都叫不清楚。两口子一下班,就把孩子围起来,教他学说话,但始终也没有进展。两口子一度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奶奶却说:“孙女儿是贵人语迟。”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轨迹,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学走路都不一样。除了孩子生理原因外,父母错误的引导方式,也会让孩子反感,不愿意学说话。

教孩子学说话,父母常犯4个错误

在孩子学说话的初期,很多父母会不断地纠正孩子的发音,却忽略了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说话的事实。下面就是一些心急的家长,常常会犯的几个错误

1、强迫孩子学说话

很多父母看到其他宝宝都会说话了,心里就开始着急和紧张。他们会长时间围着孩子,强迫孩子学说话。

父母这样做,非但不会对孩子学说话有任何帮助,还会让孩子变得讨厌说话。

2、不断纠正孩子发音

有些刚学会说话的婴儿,经常把兔子叫做“裤子”,草莓叫做“倒霉”,这很普遍。但是一些心急的父母就会不停地纠正孩子的发音。父母越是心急,孩子就会下意识避开难发的音。

父母正确的做法不是一直强调和纠正,而是放慢自己的说话速度,让孩子可以听清和看清,这样便于宝宝模仿。

3、替孩子说话

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说话时难免会慢一点儿。很多父母会催孩子说快点,或者做孩子的代言人,殊不知这样会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

父母在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只有在孩子说话不合乎逻辑或太短的时候,家长才能完善。

4、不断问孩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有些家长常常会问孩子一些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和物品的名称。这样亲子阅读,对孩子学习语言没有帮助,还会让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变得零碎,不连续。

教1到2岁的孩子说话,父母应学会的8个实用技巧

1、多练习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听不懂,就不和孩子交流。等到别人的孩子会说话了,自己又着急上火。其实,父母和孩子说话频率越高,孩子会观察和模仿父母是如何说话的。

一开始,父母对着宝宝说一些简单词语,语速要慢,便于宝宝观察。等到宝宝会说话时,父母要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父母和孩子沟通次数越多,反馈越及时,孩子说话就会越早,词汇量也会越多。

2、有耐心

刚学说话的孩子,语速比较慢。父母要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一定不要催促。如果孩子不会说,父母可以给宝宝示范一次。

3、引导

父母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玩具,诱导宝宝主动学习说话。如果孩子喜欢的玩具是兔子,妈妈可以教宝宝说:“小兔子。”

4、情景结合

父母要学会用语言描述宝宝正在做的事,这样有利于将语言和情景联系起来,便于宝宝理解和学习。

5、不强迫

父母要知道,小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不代表没有脾气。在教孩子学说话时,父母越是强迫孩子,他就会越抵触和反感说话。

6、逐步延伸

宝宝学说话,都是从单字开始,慢慢能说一个词,然后才是几个词,然后才是一句话的。父母尽量用孩子的语言扩展词句,比如孩子会说“车车”,妈妈可以扩展为“红色车车”。

7、不代劳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因为孩子说话慢,说话不清楚,父母就代替孩子说话,这样就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

8、加难度

孩子一开始学会的句子大多是陈述句,妈妈要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说问句。例如:宝宝说;“红色的汽车”,妈妈可以问:“那是红色的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