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玉金 北京报道

中国风电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下称“2020北京风电展”)上,风电行业设定了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

5000万千瓦是个什么概念?参照国家能源局披露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仅632万千瓦。在这一目标下,风电行业人士的担心重点也出现转移。作为风电行业最大的整机厂商,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10月15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50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发展目标,还是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8亿千瓦,能否实现首先取决于风电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支撑,其次是产业链的资源是否支撑。

“今年,疫情和政策调整使开发商和制造商感到措手不及,但金风科技从4月1日至9月30日的6个月时间,完成甚至超过了2019年全年吊装交付量,这所代表的是上游产业链产能的释放。”曹志刚表示。

“十四五”迎来转机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据风能专业委员会数据统计,2016年-2018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2337万千瓦、1966万千瓦、2114万千瓦,2019年下半年“抢装潮”下达到2678.5万千瓦;而光伏在2016年-2019年的新增装机则分别为3454万千瓦、5306万千瓦、4426万千瓦、3010万千瓦,均远超风电。

风电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新机会。10月14日,2020北京风电展上,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一致提出了践行国家碳排放目标的风电发展路线图,正式签署并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风能北京宣言》指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前不久在一个会议上,有机构专家称正在参与‘十四五’规划,为光伏规划每年增加6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风电则是2000万千瓦到2500万千瓦,我听了之后非常不高兴,2000万千瓦太少了,规模还不如十三五,是不能满足风电行业发展需求的,会制约行业的发展。”

《风能北京宣言》中也指出,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而绝大部分资源尚未开发利用,中国已开发风能资源不到蕴藏量的5%。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仅“三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就超过40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而中东南部风能资源储量近10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在未来五年,海上风电有能力实现规模化、平价化发展。

“我个人认为实现(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是有条件的,气象局最近做了一个新的资源评估,全国陆上的风电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达到51亿千瓦,从开发资源的潜力角度来说是没有天花板的。”秦海岩说。

曹志刚表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就是要将可再生能源的规模,从原来占比不高的主力能源发展成为真正的主力能源。“对比中国和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数据后可以发现,去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在全网发电量中占5.5%,光伏占3%,合计8.5%。而德国去年的风电在全网容量中占24.67%,光伏占9%,合计超过了33%,接近三分之一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从定位的角度看,我们期望风电可以变成真正的主力能源。”曹志刚还表示。

在新增装机预期大幅增长利好下,10月14日,A股风电板块迎来难得一见的集体上涨,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天顺风能(002531.SZ)涨停,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也大幅上涨。

产业链能否支撑

尽管行业喊出年均5000万千瓦新增装机的口号,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着实考验风电行业。

曹志刚告诉记者,无论是5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还是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8亿千瓦能不能实现,首先取决于我们的风电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支撑,其次是产业链的资源是否足够。

经过十余年发展,今年风电行业迎来平价上网“大考”,而疫情这道“加试题”对可再生能源供应链、风电场建设进度造成不小冲击。

曹志刚言及,即使遇到疫情的严重影响,风电行业在很短时间之内要完成产品的切换,从原来的2.5MW以下的产品到今年2.5MW、3.0MW甚至4MW的产品,并做到规模化交付,所以,只要上游产业链这一关通过,整个产业链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金风科技今年预计出货量为12GW-14GW,2019年的出货量接近于10GW,出货量大幅提升。从制造能力看,金风科技认为,整机厂商的产能水平并不是目前需考虑的最核心问题。

曹志刚认为产业链企业曾担心的仍是可持续性,从而降低投资量进而带来两个恶果,一是企业不继续投资;比如正常需要10年甚至20年摊销期,可能面临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摊销的状况,要把其加到当期的成本中;二是企业就是只做一年,出现正常需要多年的摊销期,在更短的时间内摊销的状况,把其加到当期的成本中,一年内就要将钱赚回来。

“今年最大的瓶颈在上游产业链方面,包括上游的叶片、轴承和铸件等,这几个部件2019年就影响到了当年整体的交付;”曹志刚进一步表示,但是令人兴奋的是,有一些上游供应商,今年和去年相比,不仅增长了30-50%的产出,还做了很多工艺优化和工业工程上的探讨和应用,快速降低了人员成本,也减小了单位产品所占用的面积。原来做一支叶片,从最开始的48小时到36小时再到如今24小时,甚至有一些企业在某些产品上做到18个小时可以出一支叶片。

曹志刚认为,要实现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的目标,最大的制约因素不是整机的产能,而取决于供应链,以前因为看不到明确的市场,供应链不敢轻易扩张,而现在,如果市场预期很明确,供应链扩张将不再是问题。

金风科技新战略

进入风电发展的新时代,不管面对“30·60宣言”这样的长期目标,还是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和增长目标,都需要企业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对于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也是如此。

金风科技的改变首先是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华夏时报》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新风电时代对风电产品适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广泛性提出更高要求,金风科技推出的智能风机2.0平台针对大基地、集中式、分散式、海上、存量等五大应用场景,通过量场定制、产能增效、柔性并网、诊断安全、环境友好和用户友好等六大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实现全机型、全场景覆盖,提供深度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此外,金风科技在2020北京风能展重磅发布面向未来多元化应用场景的第三代直驱永磁平台GP21及系列高性能旗舰产品,以及面对存量市场的资产提质增效综合解决方案GW 1S。

风电行业目前都在谈发展智能风机。曹志刚则提出的一个概念,则是“风机+控制策略”的优化,或者说“风机+APP”的解决方案,原有产品可以升级,升级更多的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应用软件升级的模式。

而金风科技在硬件上也做了预储备,目前电网还未提出要将零电压穿越作为一个刚性条件,也没有提出要将高电压穿越作为一个刚性条件,但金风科技的硬件已经具备上述能力;此外,从风机的自学习以及风捕捉方面,机组每年静态的发电能力,用原来的固件也可以带来发电能力1%-3%的提升。

与此同时,金风科技的多维度数字化能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是贯穿风电场的设计、规划、建设、运维的全过程中的。

曹志刚表示,在风电规划阶段,如何将精细的风资源设计放在风电场规划的过程中,从而帮助下游开发商加快开发风电场的速度,还能提升精度也很关键。

“深度源网融合能力,也是我们认为在新风电时代发展的有力支撑之一,一些参数是风机或者风电场并网的质量和标准,但它不解决整个电网怎么看待可再生能源,不管是高峰还是低谷,到底预测得准不准,原来讲80%的准确率,现在是85%,今后要提高到90%、95%更高的准确率,预测得越准,对电网就可以有越好的调节能力。”曹志刚还告诉记者。

曹志刚还言及,储能在“十四五”期间也是一个大幅增长的新市场,源网荷储要在电网的架构之下均衡发挥和运行。从整个国家电网的角度看,多个源网荷储之间的融合,多种能源之间的融合,是未来可再生能源能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需要风电企业、电力企业、电网等多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