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这个词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光纤通信对电信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快捷等优点渐渐替代了古老的通信方式,成为了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信方式。

在我们享受着光纤通信带来的便利时,是否想过是谁带来了这一革命性的进展,是谁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研究出光纤通信的科学家被人们誉为“光纤之父”,他拥有英、美两个国家的国籍,还持有中国香港居民身份。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华裔物理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高琨。

1933年11月4日,高琨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家庭条件还算优渥,全家居住在法租界当中。高琨10岁时就读于上海世界学校,在此学校中,高琨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知识的学习。

1948年,高琨随父母迁居香港,并考上香港大学,在香港大学学习期间,就对物理和通信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高琨被送到英国深造,在英国,高琨学习了先进的电机工程技术,并获得博士学位。高琨在读博士期间,还进入了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就职,获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957年,高琨在ITT就职期间,就已经开始从事光导纤维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并在1964年成功提出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的理论。之后,高琨全身心投入到对光导纤维的研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高琨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只要能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以此来提高传输信息的效率。这一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高琨的这一想法简直匪夷所思,但高琨逐步将自己的猜想变成了现实。

1970年,此时的香港中文大学已经有了电子学系,高琨受邀成为其系的教授兼系主任,不久后又成为该系首任讲座教授。四年后,高琨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电子学先进知识,选择回到英国ITT公司继续工作,并被分配至美国弗吉尼亚州分厂,在其担任了光电产品的主任科学家。

1979年,高琨取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员,三年后又被英国ITT公司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要知道,其研究成果能够同时被两个国家所认可是多么不容易,可高琨做到了。

19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研究成功,高琨成功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

随后,高琨再次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此次的他带着更为完善的电子光学知识,为香港中文大学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使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完善,还开设了多个新的本科和研究院,为中大成为世界级研究型综合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9年,高琨被英国评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又在第二年被美国评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高琨被我国评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二批外籍院士,2009年,高琨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的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9月23日,高琨院士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