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恶意

更懂感恩

那是一个“读书无用,交白卷是英雄”的年代,许多年轻人的学业被迫中断了多年,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了......

恢复高考的决策好似一记惊雷,唤醒了中华大地千万青年的“求学梦”。他们从边远的牧场,从山沟坡地,从工厂车间,如同散落四方的星子一般,齐齐涌进学习的大军,如饥似渴地拥抱知识。

次年,研究生考试也恢复了。那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为63500人,录取了10780名研究生。他们没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区别,统称为“78级研究生”。

到了1981年,《学位条例》施行以后,从这10780名研究生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在1983年5月27日授予其中18位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位授予仪式当天17位博士合影

(冯玉琳博士当时人在国外)

这18位博士,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本土博士,他们也就此成为新中国青年一代最高学历拥有者。时代曾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烙印,历史把他们推到这个位置,他们一出现,身上就肩负着重要责任。

我们从他们的专业方向上可见一斑。

这让超模君想起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所提出的“数学第一系”:

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

数学家谷超豪教授指导博士生洪家兴(18位博士之一)

摄于1983年

这18位博士在毕业后,其中17位走进了校园,走上了教师岗位。在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他们毅然放弃变革浪潮下的种种诱惑,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紧缺的人才。

他们要追,他们要赶,他们要在自己的专业上,尽自己绵薄之力,把这个国家在那十年落下的,争取补回来。

10001

新中国第一位博士学位授予人是马中骐,他的博士学位编号是10001,为他签发学位证书的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16岁的马中骐进入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5年大学生活结束后,年仅21岁的他留校任教。

1964年,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社论,动员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马中骐抓住这个机会,高分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教授。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教授

胡宁教授出生于1916年,他高中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开始后,胡宁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担任助教。

后来,为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他赴美求学,师从冯.卡门,研究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和原子核的量子理论。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胡宁又在泡利的指导下研究介子的核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

新中国成立后,胡宁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于1950年,毅然决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宁所撰写的教材

就是在这样的缘分下,马中骐得以有机会拜在胡宁教授门下。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马中骐的研究生才读一年,一场狂风暴雨突然袭来。

雨过天晴

“四清”运动和“文革”开始了。

那段时间,马中骐打过铁,掏过粪,只能偷偷地看物理方面的书籍。

研究生恢复招考那年,马中骐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但当他看到招生通知时又非常无奈。

报考人员的年龄被限制在35岁以下,而他已经年近38岁。好在不久后,国家又发了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了40岁,马中骐喜出望外。

这一次,马中骐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仍旧师从胡宁教授。

彼时,我们已经有了自主培养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一直没有博士生。

1981年,为了早日培养出新中国首批博士,教育部决定先在中科院各科研院所和中科大、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博士试点。

这年8月,马中骐突然接到导师胡宁的通知,“要写博士论文,12月交稿”。

用四个月的时间写出一篇博士论文,放在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马中骐不仅写出来了,他还顺利通过了答辩。

马中骐博士论文答辩现场

1982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院士,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举行博士论文答辩。

现场,七位答辩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马中骐的论文被一致认为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博士毕业后,马中骐留在了中科学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水到渠成

作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第一位博士,马中骐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各大报纸上。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崇敬之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此时,在大洋彼岸,有一位闻名世界的“华人”也听到了关于他的事迹。

1984年9月,杨振宁教授邀请马中骐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访问学者,这需要他在美国呆上一年半时间。

其实,在马中骐之前,杨振宁已经为“中国学者”做了很多事情。

1971年夏天,杨振宁访问中国,他也是当时美籍知名学者中访问中国的第一人。回到美国后,他利用自己到处讲学和访问的机会,积极宣传中国,使得许多外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的态度逐渐友好。

1974年,杨振宁与谷超豪等十数位学者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合作,推动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同复旦签订交流协议。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一年。

1981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专门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到90年代初,共有80余名中国学者得到此奖金支持成功赴美,其中绝大部分按时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见到周总理

后来杨振宁回到清华后,写了13篇纯物理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中,有些杨老是唯一作者,也有一些与他人合作,而合作者一般都是马中骐。

杨振宁教授在和马中骐合作过一段时间后,这样评价他:

“马中骐的研究成果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

马中骐从美国回来后,他继续留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他一边做研究一边教书,他喜欢教书,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总是充满着无限可能。他们有幸没有遇上那场狂风暴雨,可以在充满激情的年岁,张扬拼搏。

像是要追回时间一样,在他当老师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多的去授课。每一年,马中骐在研究所院要承担120个学时的课程。直到2005年,他退休为止。

退休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2006年,他出版了《物理学中的群论》。

据说读了这本书会让人觉得自己很蠢。

而哪些看懂的人,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

除了出版多本专著以外,马中骐至今已发表论文累计超过200篇。

2018年6月1日,马中骐把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和1991年获得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证书全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他说:“第一号就是名字排在前了,没有别的意义。能成为第一号博士,是历史的偶然,这并不说明我比别人强,我只不过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而已。

那段狂风骤雨袭人的岁月,曾是很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回忆过往,马中骐没有表露过怨恨。倘若真有,他就不会在有机会移居国外的情况下,依旧坚定地选择归国。

没有一去不返,没有牢骚抱怨,没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世上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历过恶意,反而更懂得感恩!对国家,他们竭尽所能,只为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