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紧锣密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国省道周边环境治理,大力实施示范乡镇(村)、美丽屋场、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等,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度进一步加强,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整治办邀请了部分央媒、省媒和市级媒体记者,深入湘潭市农村集中采风。为此湘潭日报和湘潭在线特推出“探访美丽乡村”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分享湘潭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荆紫峰下的美丽屋场。(记者 黄武平 摄)

湘潭在线10月19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浓雾锁山巅,清泉绕房前;菜畦竹篱伴,庭院花镶边。”10月15日上午,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展示暨媒体记者集中采风活动首站来到湘乡市栗山镇荆泉村王家冲美丽屋场,记者们一下车就领略到这样一幅雨中美景。

王家冲美丽屋场是荆泉村第1组所在地,三面靠山,只有正前方是田垄,垄中偏左一条约2公里长、6米宽的水泥村道是唯一进出路。此路原本只有3.5米宽,去年由政府投资和村民集资、投劳进行了拓宽、加固。30多户村民房屋依山脚而建,整洁有序。“屋场”背后的荆紫峰海拔700余米,半山腰有座荆泉水库;山上多股泉水在水库上方会合后再分流,一部分注入水库,另一部分直接沿渠道流到了村民的房前屋后,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画境。

荆泉水库处于王家冲美丽屋场的左后方,垂直高度不足百米。大坝下方的空阔地带,是近两年投资打造的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照明灯、篮球场、舞台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广场周围的一块块菜地,按统一风格用1米高的竹篱笆围住,简朴美观。路边、菜园边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全都栽植了花卉苗木。尽管已是深秋,花卉不多,但绿油油的菜园和翠绿的风景苗木相互映衬,并有清泉“伴奏”,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附近渠道边、采收后的稻田里,成群结队的鸭子不惧风雨,悠然地觅食、嬉戏,为洁净的美丽屋场增添了不少动感美。

徜徉于一座座规模和造型各异的农家小院间,只见许多农户的墙壁上都挂着栗山镇颁发的三星“美丽庭院”铭牌。村民们表示,他们都在庭院绿化美化、常态保洁等方面下了功夫,争创县(市)级四星“美丽庭院”、市级五星“美丽庭院”。

站在“屋场”最高处民房前坪远眺通往冲外的村道,路边是整齐划一的桂花树,树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了一套石桌凳、两个分类垃圾桶,还树立了村民小组指示牌,从荆泉村1组、荆泉村2组……依次向外延展。

“这条路上共有7个村民小组,路边设置了50处石桌凳。栽这排风景树,村里没花一分钱,现在浇水、防倒伏等日常管护也由就近的村民义务负责。”村主任王群强介绍,今年春节过后的疫情期间,村民们没有外出经商或务工,热心公益的村民陈文春无偿捐献5卡车桂花树苗,总价值约10万元,其他村民则义务投工投劳,以组为单位进行移栽。

此外,从2017年着手打造王家冲美丽屋场以来,湘乡市文旅广体局支持了10万元,主要用于文体广场建设。其他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常态保洁,由第1组村民投工、投劳、投资,各户“自扫门前雪”。而且,基本上是在原有场地、设施上进行修整、美化,突出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大拆大建。

参观完美丽屋场,王群强接着介绍,荆紫峰与湘潭县石鼓镇的昌山铜梁峰一脉相承,峰顶某处一脚可踏湘乡市、湘潭县和双峰县3县(市)。从文体广场出发登上荆泉水库,旁边山林中有条“曾国藩古道(青石板路)”,总长度约3.5公里,与山峰北面石鼓镇铜梁峰上的“曾国藩古道”一样,是当年曾国藩离乡和返家的必经之路。目前,湘乡市文旅广体局正在与栗山镇、荆泉村合作,开发荆紫峰乡村旅游资源,王家冲美丽屋场就是这个旅游景点的起点和门面。

听王群强这么一说,采访团记者更来了兴趣,冒雨登山寻访“曾国藩古道”。无奈山上草木浓密,又有雨水“捣乱”,行走数百米便鞋袜、裤腿湿透,只好作罢。但采访团记者站在水库大坝上,雨中俯视“王家冲美丽屋场”、仰视荆紫峰云雾缭绕等美景,多角度摄影、摄像后才意犹未尽地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