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本情感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事情要从《演员请就位2》的第2期开始说起。

何昶希,是一个来自偶像团体的成员,据说唱跳方面俱佳。之所以说“据说”,是因为我没看过,但既然出现在了《演员请就位2》当中,那么唱跳自然也就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不至于是减分项,但绝对不是加分项。

在何昶希与张逸杰合作的《陈情令》里,表演一度尴尬到我想弃综不看,全程一个表情,眼神里也看不到任何情感波动,妥妥的一个演戏小白。

然而就是这样的表演,在导师们都表达了失望之后,郭敬明却十分出人意料的给了一张S卡,以至于所有人都懵了。

李成儒,甚至脸色都变了。

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不是你个人喜好的问题,S卡一共就8张,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公平公正的问题,你的做法要对得起40名演员,不然你让其他演员情何以堪呢?

上周,当第2期结束之后,这张S卡的归属,就引得观众议论纷纷。一些喜欢何昶希的,或者比较感性的观众,觉得郭敬明的选择没毛病,但大部分观众还是觉得太儿戏。

而郭敬明的做法,甚至还“恶心”到了一些报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选妃”的说法,其实由来已久。而且仅在“演员”的舞台上,郭敬明选择演员的角度和偏好,就一直都偏俊男美女的类型。

虽然,我并没有get到何昶希的颜值。

虽然,我们都不知道郭敬明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但同样的一种让人费解的选择,次数多了,难免就被人发现了,以至于后来就连他自己都说:我的审美真的太固定了。

02

郭敬明一直喜欢讲“逻辑自洽”四个字。

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个人的自由,这句话没问题;不能因为一个演员暂时的不好,就不管他,应该给他更多的鼓励,这话也没问题;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尊重这个舞台的多元化,这话就更没问题了。

但后来郭敬明与李成儒的“交锋”中,让我发现,这套说辞不过是他的一场由理性强行感性的“狡辩”罢了。

请记住郭敬明的这句话:如果今天我是一个导演,我要拍一个电影,我不会选择你。

其实这句话也是也有漏洞的,既然作为导演,你都不愿意找他拍戏,那么你所谓的“鼓励”,到底有没有意义?

横店有那么多演员需要“鼓励”,郭敬明是不是可以考虑去一趟,然后每人都发一张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话是有人情味的,所以大家还是勉强能接受。

但接下来,被其他演员质疑之后,他的回答又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给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戏。”

真香定律,从来只会迟到,不会缺席,这话看来不假。但短短时间内,可以这么毫不留情的打脸自己,郭敬明也是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他给S定义为:学生、种子、特别。

简而言之,就是:何昶希是一个特别的种子演员。

你看,李成儒和其他演员跟他谈公平公正,谈以演技决定S归宿,他就跟你谈“有教无类”,谈“一视同仁”,谈“需要鼓励”。

那作为给演员定级的S卡,索性换成“I Like”不就完了吗?

就好像一大清早所有人都去排队买东西,前面站着40多人,这时候来了一个穿的邋里邋遢,说话还不好听的熊孩子,但老板觉得他顺眼,就把本就为数不多的东西先卖给了他。

那你让前面排了好久队的人怎么想?

如果是凭个人喜好,那么一开始就说清楚,大家就不排队了嘛。

“我们坐在这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杜宇台上的表演,给予专业的和正确的评论、判断。”

陈凯歌的话我是认同的,既然做了导师,那么就该对所有的演员负责,一共只有8张S卡,这从每种程度来说,就是代表着在这40位演员的这一轮表演中的8个最出彩的表演者。

如果这个也根据喜好来评定,那么演员们卖力演出干嘛呢?

我甚至觉得,中国电影行业的不景气,小鲜肉的横行肆虐,就是因为郭敬明这样的导演太多了。

这既是对其他导演和演员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演员实力的不尊重,更是对电影行业的不负责。

明明应该是一件极其理性的问题,郭敬明硬是把话题类型转到了情感方面,导致很多观众被郭敬明的“狡辩”带偏了。

以至于有一部分观众,甚至开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03

鼓励,不是这么给的。

40位演员,值得鼓励的太多了,而事实证明,很多时候郭敬明对待一些演员,也非常不留情面地说一句:“你让我太失望了。”

这种双标,其实特别让人无语。

我们不否认年轻人需要鼓励,更不否认何昶希可能有潜力,但拿着有限的资源,仅凭个人喜好做选择,还无形之中伤害到了别人的利益,这就不应该了。

所以,李成儒才会说:“我不喜欢你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作法。”

何昶希在开始表演之前,有一段小采访:

主持人:你对于这场戏,都做了哪些准备?

何昶希:我每天都在给自己加油打气。

嗯?!

这不就是一点准备都没做吗?就好像即将高考的学生,你问他准备的怎么样,他告诉你,他每天都在给自己加油打气一样。

如果是父母老师听到学生说这句话,会不会有一种想要把书砸在他脸上的冲动?

反正,我是会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陈凯歌说话还是比较婉转的,他只是暗示郭敬明要理性,要公平,要专业,对于“死不悔改”的郭敬明,只是说了一句:“这太让人惊讶了。”

惊讶的不是郭敬明会喜欢何昶希,也不是惊讶郭敬明会把S卡给这样的演员,而是惊讶于,当大家都对这种做法有异议,他偏偏还是要做。

反正郭敬明就是撞破南墙不回头了,根本不管这种做法是不是对何昶希起了反作用,会不会“捧杀”了这个他心目中的“种子”选手。

所以,这段时间,无论是观众还是一些媒体,都对于郭敬明的做法进行了“口诛笔伐”。

但是,我想说的是,郭敬明的做法或许有问题,但真正有问题的人,不是他。

而是何昶希本人!

04

艺不配位,你怎么敢接的?

我们常说:一个人看不清别人不要紧,但倘若一个人认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就十分可怕了。

事实上,就连何昶希自己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糟糕表演,没有演戏的经验、没有正规的学习、没有拿得出的影视作品。

那么这个时候,郭敬明要给他S卡,他是完全可以拒绝的。

我相信,只要何昶希敢站出来拒绝郭敬明的S卡,那么不仅会收获导演和其他演员的尊重,还会收获一大波观众的另眼相看。

是顶着压力,拿着烫手的、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以退为进,用实力证明自己,然后成为一个曾经拒绝过S卡,但是凭借作品,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的人呢?

这道选择题,那么难做吗?

不然,也不至于在第3期结束之后,弹幕上飘过那么多扎心的话。

“这小子也配拿S?”

“何昶希,你怎么敢的?”

“丢人的S来了...”

这些话,其实一开始就可以预料到,演技不好可以练,可以慢慢学,但不懂取舍,盲目攀高,只会在某一天摔到七荤八素,再难站起来。

有时候,收回拳头,反而是为了更有力的出拳。

何昶希,你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同样的状况,陈宥维在面对尔冬升导演的S时,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所以,他拒绝了尔冬升导演的S卡。

他当然也可以拿着这张S卡,但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知道S是一种鼓励,但以我现在的表现,还不配得到这张S卡。”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比糖衣炮弹更可怕的,因为它会让人迷失,让人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还不错,甚至是很不错。

但少数人给予的鼓励,并不代表肯定,更不能代表大部分的看法。

那么,郭敬明给何昶希的S卡,此刻再看,就格外的拔苗助长。这种行为也会在无形中误导一个年轻人未来的方向,被批评总是会让人难受,但这也是动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演员的动力。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没有承受这份荣誉的能力,就该适时退一步。

懂得取舍和拒绝,才能更好的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