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和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说,在面对孩子要钱时,我们的态度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格。

7岁儿子向妈妈要钱,妈妈说的这句话,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小可的儿子勋勋今年7岁了,刚上小学。因为换了一个新环境,勋勋总是不能融入集体大家庭,学习也跟不上。这天,勋勋看同学们都在玩一种玩具,也想要买,然后和同学一起玩。于是,回到家里,勋勋就向小可要50块钱,说要买玩具。小可当即发怒道:“你看邻居家的安安,人家学习那么好都没向家里要钱买玩具,你玩什么玩具,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多做两道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的话,彻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来,勋勋再也没向小可要过花在玩乐上的钱,每次看到同学们在一起玩,勋勋也总是有意识地躲远一些。渐渐地,勋勋变得很不合群,而且性格也越来越内向。

其实,对于这件事,如果小可能够学会仔细询问下孩子,到底为什么要钱?而不是直接一棒子打死,给孩子定性,她就能发现,孩子想买玩具玩,只不过是为了能够融入大家。

所以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

当面对孩子要钱时,这几句话烂在肚子里也别说出来:

1、“小孩子花什么钱?”

每当孩子问父母要钱时,有的父母就喜欢用这句话回绝。在他们心里,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乱花什么钱?但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也需要钱去维系自己的社交。比如说,同学生日,送张贺卡,或者是其他的小礼物,这些都是需要用钱的。

2、“父母挣钱也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体谅父母”

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总是会有意无意在孩子管自己要钱时,给孩子说这句话。他们希望用这句话来强化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懂得体会家人的辛苦。但是,这种话如果说多了,其实是在无形当中给孩子定性,你管我要钱,就是不懂得体谅我。孩子以后就算真的要用钱了,也不敢给你说。变得越来越纠结,而这样的性格可能会耽误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咱家没钱”

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要钱时,则喜欢用:“咱家没钱”这种话来搪塞孩子。事实上,孩子有时候要的东西真的不贵,但如果我们一直说这类的话,很容易给孩子在心理留下印象,自己家真的没钱。这样的话,在以后的社交中,孩子会窘于自己的“家境”,不敢主动出击,容易变得瞻前顾后,反而错过很多良机。

所以,当孩子管我们要钱时,这些话能不说就不说。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孩子要钱时,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既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也不要把钱看得不重要。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呢?

1、让孩子尽早认识钱、使用钱

从小就要给他们一些零花钱,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尽早认识钱、使用钱。孩子在金钱上自由了,就会更有能力去驾驭金钱,而不是被金钱驾驭。

2、通过劳动,赚取报酬

当然,如果孩子需要零花钱之外的钱,我们可以设定规矩:通过劳动,赚取报酬。这样既让孩子明白了金钱取得的不易,又能让他们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才是正确的道路。

3、帮他们养成一个存钱的好习惯

平时,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存钱罐,教会他们存钱。比如说,就这次疫情,教导他们:只有自己有一定的存款,才能在出事的时候,解决燃眉之急。帮孩子养成一个存钱的好习惯,不止是在给孩子树立一种忧患意识,更是在让他们学会理财。

对待给孩子零花钱这件事上,你是什么态度呢?当孩子向你要钱时,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好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