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惨败,旧军弊端一漏无遗。当时清朝的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军队。袁世凯也在此列,不过同其他人不同,袁项城不光嘴上说说,实际上也在行动。他在等差的期间,在嵩云草堂,翻译兵书十二卷,效法西洋。编写出了《练兵要则十三条》等一系列章程上书督办军务处。他的主张深受庆亲王奕劻、兵部尚书荣禄、军机大臣李鸿藻的赏识。光绪二十一年,奕劻、荣禄、李鸿藻等联名保荐袁世凯接管定武军,编练新军。从此袁项城登上了历史大舞台,并将留下他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定武军在天津小站,这也是小战练兵的由来。

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后,完全按照德国陆军建制进行整编,招募士兵也很严格,吸食鸦片和体有缺陷的一律不收,兵员素质很高。同时定武军的装备全部进口西方:炮兵主要装备为德国五十七厘米过山炮和七生特半陆路炮,步枪为奥地利制造的曼利夏步枪;骑兵则是曼利夏马枪和战刀,军官一律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这都是当时中国军队最先进的装备。同时袁世凯将定武军从4750人扩充到7300人,实力大大增强。

袁世凯任新建陆军督办,当时他的麾下有很多人后来都是北洋的风云人物。例如:炮兵第三营的统领段祺瑞、督操营务处的冯国璋、步兵右翼第一营的曹锟等等。

袁世凯练军,除了严肃军纪、统一枪械标准、规范枪械使用和军操这些西式训练方法,还是保留了很多特色的中式传统办法,让军队对自己忠心无二。甚至于到后来,新军有种说法叫做“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那么袁世凯是怎么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嘛,自然是钱的威力。定武军的薪饷是很丰厚的,湘军和淮军这些均不能与之相比。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没落到形同虚设,虽然清廷仍然给拨付军饷,但是已经大大缩水。湘军和淮军这些具有乡勇性质的部队,朝廷是不承担军费的,都是这些部队在地方自行采取收厘金、抽税等办法解决。但是新军不一样,由于袁世凯非常善于利用清廷急需改变军队孱弱、向西方军队建设模式靠拢的心态,并有自己的练兵章程,所以不管是奕劻、荣禄等人还是朝廷,都对新军给了最大支持,薪饷水平远远超过其他部队。同时袁世凯改革了旧的发放军饷模式,有饷局直接按册发放,不再通过各级军队将官,防止部队官员克扣士兵的军饷。高军饷和公平发放这两点上,非常得基层士兵的人心。

第二,提拔将校,办随营学堂。袁世凯提拔的人,不仅职位得到蹿升,薪水也是高的吓人,前面我们说过,后期北洋的许多风云人物都是袁世凯提拔选用出来的,这些人自然成了袁的支持力量。同时开随营学堂,除了教习西式兵法外,还教官兵识字。

第三个嘛,就是用传统儒家文化治军。比如用《劝兵歌》,告诫士兵,要尊重长官,不准奸淫妇女,不准抢盗钱财,要善待老百姓等等,这些尤其得到了来自普通百姓的基层士兵的认可。拜义父、结拜兄弟、成儿女亲家这些传统常用的方法,在新军中也大兴推广,是为袁世凯掌控军队,汇聚人心的一个重要手段。“忠义、尽孝”这些儒家文化也是袁积极推广的思想。后来,甚至于在各营房设立“长生禄位”,士兵要进行叩头行礼。

正是这些方法,让新军的很多士兵,对袁世凯是顶礼膜拜,完全把给他们发薪水的清朝给忘记了。以至于有人说“只知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这也为辛亥之时,新军不听朝廷号令,而只看袁世凯脸色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