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成绩计入高考,已经进入了研究阶段,下一步,估计会先搞试点,然后推广。

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将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形成体育高考的意见和建议。

这一政策,是大势所趋,但不少学生家长,依然心存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家长担心什么?

家长的担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公平性。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一样,设定统一标准,是否合理?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好,轻松到满分;有的学生则相反,拼命锻炼,也达不到要求。

其二:公正性。

体育考试和其他考试不一样,有些项目测量存在较大误差,甚至有弹性。能否做到公平、公正?

其三:压力问题。

孩子本来压力就大,增加体育、美育考试,压力更大了。

其四:时间问题。

课程那么多,压力那么大,哪有时间锻炼?

其五:标准问题。

高考体育测验的标准,“就高”还是“就低”,如何确定最合理的标准?

02家长,您多虑了

这些问题,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的问题,属于家长“多虑”,甚至是伪问题。

体育进入高考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是个伪问题。对多数学生而言,事实完全相反。

很多班级,一听到上体育课,基本反映都是“欢呼雀跃”;担心上体育影响学习的,只是少数。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进高考,让体育课更加底气十足,上体育课更加心安理得,这不是加压,是减压。

其他问题,我想专家们肯定会有所考虑,比如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带来的公平问题,以及考试标准问题等。

我重点想说的,是家长的另一个误区:课程那么多,哪有时间锻炼?

这一类家长,把体育当成了文化课的敌人;事实恰恰相反,体育是最大的“友军”。千万不要敌我不分!

03为什么说体育是文化课的“友军”?

用我的个人经历来说话吧!

高三之前,我有着深深的恐惧,因为耳畔经常传来“某高三生学习太累晕倒”“某某走着路就睡着了”之类传言。

虽然体质不错,我还是担心撑不过高三,累病了、累倒了就麻烦了。怎么办?不学了,回家种地?办不到啊。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拼命锻炼,增强体质,为高三打基础。

到了高三,发现一个问题,即便身体撑得住,犯困你也撑不住。睡眠太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我想了一个法儿,每天除了正常跑操、课间操,坚持跑3000到5000米。这是我给自己开的“小灶”。学校日常的跑操,只有800米,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锻炼,有三方面的效果:

一,增强了体质。

二,保证了每天的精气神儿(不容易打盹了)。

三,跑步的半个小时,可以作为“冗余时间”利用起来(比如默诵已经背过的课文)。

04为什么读书越累,越要锻炼?

运动能促进神经细胞活跃。你读书感到疲倦的时候,去睡觉,也是一种休息;但读书带来的疲惫,只是表象,事实上这时候大脑负责阅读、学习的神经细胞是活跃的,一旦躺下,反倒可能睡不着。

我常有这种体验:如果晚上写稿子写累了,睡觉却睡不着,大脑很兴奋。因为这时候脑细胞依然活跃。

真正好的休息,是让这些因为学习而兴奋起来的细胞安静下来,而让那些不活跃的细胞兴奋起来。

也就是说,让大脑中的细胞“轮班倒”。

怎么“轮班”呢?就是通过锻炼、运动“轮班”。当你高强度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感到疲惫,大脑负责运动的细胞活跃了,负责学习的细胞会被抑制,“强制休息”。

学习了很长时间之后,大脑负责学习的细胞因为高强度运转,由兴奋而疲惫,这时候最好的休息,就是运动锻炼,而不是往沙发上一躺。

换句话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交替,才是最好的休息。这种良性循环,也有助于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你可能睡眠时间短,但因为睡得好,依然会很有精神。

注意:不要晚上锻炼!

锻炼会导致体温升高,而人体在入睡之间,需要把体温降下来,这个过程会影响入眠;同时,运动也会带动大脑整体神经细胞的兴奋,导致难以入眠。

05锻炼绝不是浪费时间

锻炼绝不是浪费时间,这一点,必须明确。

认可了这一点,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会支持体育成绩计入高考。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锻炼会提高学习效率。

前面说过,学习时间越长,大脑负责学习的神经细胞,会由兴奋而疲惫。这个时候,孩子的确需要睡眠,但有的时候睡不着,因为脑神经还处在“兴奋而疲惫”的状态。让这部分神经细胞休息的最好方式,是运动。

很多孩子学习太苦,学成了神经衰弱,就是因为这——休息的方法用反了,南辕北辙。

运动之后,不仅负责学习的神经细胞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肌肉神经也活跃起来,人会感到充满力量,精神十足,信心十足,学习效率更高。

第二,锻炼能提升信心、改善心情。

锻炼多了,肌肉量增加,更有力量。这种力量感会提升信心、改善情绪。运动能促进人体分泌多巴胺,改善心情。

昨天晚上,孩子不按规定玩手机,把我气得够呛,出去跑了5000米;跑完,气消了。就这么立竿见影、一剂见效。

06锻炼为什么能促进学习?

第三,锻炼能增强记忆。这恐怕是很多家长想不到的。

人在运动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物质。

我来解释一下。

大脑的基础,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强大还是弱小,决定孩子聪明不聪明、记性好还是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经细胞就像幼苗,也需要营养。营养来自很多方面,比如食物。

但这些食物,到底能不能真正给大脑神经带来养分,很难说。有些经过了科学验证,有些则没有。

比如传说中的核桃,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没有补脑效果,只是古人觉得核桃仁长得像大脑而已。

就算真有效果,能不能供养到神经细胞,也是个问题。地里的菜长好了,路不通,也到不了餐桌上。

有些营养,从嘴巴进了肠胃,没怎么运化,就直接排出去了(如果你的脾不好)。这都是问题。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不存在这些问题。所谓“脑源性”,就是它是大脑自主产生的,自给自足,不需要其他地方加工、运输。“营养因子”,是可以“拿来就吃”的营养成分。

这种东西,是大脑的最佳补品,被称为“大脑肥料”,纯绿色无污染。

它从哪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锻炼多了,补品自然就会产生,滋养大脑,一分钱都不用花。

去北大、去清华看看,那些学霸们,都病殃殃的吗?完全相反,他们生龙活虎,是球场上的健将。他们只是更早地懂了一个道理:运动让人更聪明。

那些运动多、学习差的,往往是主动给自己贴上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标签。揭掉这个标签,你会发现下面写的是: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

体育成绩计入中高考,一定利大于弊;只要策略合理,它会让你的孩子更阳光、更健康,而且学习更好、成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