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楼市,堪称魔幻。尤其10月后。

房价沉寂近三年的上海,没有任何外部刺激下,近期迎来刚需、改善双重升温。

725调控后的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跌,价格亦出现松动。但进入10月,二手房挂牌价却不降反升,房东们卯着劲抬价,指望买涨不买跌情绪去干预市场,但事实上成交量依然在下滑。

武汉新房市场,尤其是刚需楼盘,甚至出现开盘仅售5%的局面,近乎于吞“零蛋”。本想联合涨价造势一波,但市场并不买账,无奈开启降价之门。

短短7月至今仅三个半月,前后共27座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新规,新房成交量、土地溢价率、二手房成交量等全部应声下跌,显示出市场愈发的趋于理性。但从二手房东联合抬高挂牌价,新房房企酝酿联合涨价来看,“卖方市场”并不想很快“缴械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究上面这段话,不难发现暗含一个问题在内。

每逢调控出台后,市场成交量应声而跌,价格也出现下降压力。为何会出现这个现象?当然是需求端出现了下滑。

买房需求端主要以自住需求、投资需求两部分为主,楼市调控对于自住是保护,对投资是挤出,由此来看成交端的下滑主要源自投资需求的大幅下滑。

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在调控下,投资需求被大幅挤出,剩下的成交量就是真实的自住需求总量。

那么,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投资性买房这部分群体,才是“买涨不买跌”的核心所在。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为何二手房东也好,开发商也好,都暗着劲想联合涨价。因为一旦降价,这些群体纷纷“撤退”了。自住群体拍手叫好也仅能撑起半壁江山而已,何况刚需不买也得买。

OK,得出这个结论,还能顺便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腰斩”,被“腰斩”挤出的需求大部分应是投资需求;

杭州二手房挂牌量超14万套,至少可以说明14万套二手房背后,这些人不缺房住,反而是希望变现。所以,“打新热”才有最高6万人摇几百套房的场面。

类似的结论,几乎每个城市都可以总结一二。

问题就在于此。

大量的买房群体,无论几线城市,依然并不理性。而需要明白的是,房价逻辑已彻底改变,“超级城市”的崛起将带来新的房价更迭。不理性买房,买错、套牢的概率大增。

一、房价不再“普涨”

先回看过去几次楼市大周期,大城市楼市火爆后,小城市开始火爆。大城市低迷后,小城市跟着低迷。周期性非常明显,轮动效应也从不失约。把大城市楼市看作风向标,就能提前“预知”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但看看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楼市的魔幻景象。不同城市有涨有跌,大城市有涨有跌,小城市有涨有跌,不同板块、不同楼盘的价格、销量走势都差异十足。

楼市没了周期效应,没了轮动效应,没了普涨效应,没了参考风向标。以后的房价会如何发展?普通买房人该如何判断?还是经验主义吗?

问题的思考方式是:先理解为什么房价不再“普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城市化2.0时代到来,“超级城市”诞生

为什么房价不再“普涨”?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城市化进程发生“迭代”了。

过去的城市化模式是: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常住人口,把城市常住人口变成城市户籍人口。这样的路径导向是,每一个城市都受益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大量的刚性与改善购房需求。需求,才是房价上升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以前的调控,只是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并没有打压到任何需求的下降。所以调控过后,房价依然拥有上涨压力。

现在的城市化模式是:超级城市化。

什么是超级城市?一省一城,这一城即“超级城市”,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各省省会、万亿级经济大市就是未来的“超级城市”。

什么是超级城市化?随着上一个版本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放缓,接下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建设,已经迈入新的篇章。

这个新的篇章即:更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环境,吸引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资源进驻。更优质的产业及产业环境,吸引全国优质的人口。更优质的金融及金融环境,吸引全国、全世界的金融资源与金融话语权。更优质的人才及人才待遇,吸引全国、全世界人才的聚拢。

尤其是内循环为主下,生产要素集群、产业集群、人才集群、资本集群会加速,超级城市的形成也将更加快速。

这样的城市化2.0版本下,买房需求同步迭代,房价跟着迭代全部进入2.0时代,于是形成了目前冷热不均的局面。

所以,看懂这一步,买错房的概率才可能大幅降低。

三、“超级城市”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参照

理论如果难以理解,还有大量的参考对象可以参照。

我们常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房价极高,但你有看过、听过以上国家其他城市的很高房价吗?

没错,以上这些城市就是典型的“超级城市”,汇集全国极高比例的产业、人才、金融、科技等等于一体,一国即一城。

围绕这些超级城市,诞生了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美国西海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并且,在这些地方,可能连“逃离”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想要获得的好平台、好就业、高收入,只有在这些“超级城市”才有。离开,意味着以上三样你在别的地方都得不到。

而国内城市发展正沿着这个轨迹前进。虽然长三角已贵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但地均GDP、人均GDP包括GDP总量都位于末尾,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亦是如此,而这些城市群的发展,首要是“超级城市”的崛起与建成。

未来,3万亿、5万亿GDP总量的城市会逐步出现,3000万、4000万甚至5000万人口的城市会逐步出现。而这些,就是“超级城市”。

接下来就容易理解了,各类资源包括且不限于人口、产业、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等,相比现在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倾斜与转移。而在这诞生的过程中,就是买房逻辑、房价逻辑迭代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买涨不买跌本身就是片面的“错误理念”

从现象反推结论,房价停涨下买房需求骤降,这说明买涨不买跌依然是普遍现象。但这种理念,恰恰是片面且错误的。

尤其是现在,当楼市长周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以及城市内部分区域、分楼盘的差异越来越大,加上调控长效机制下的超短周期,追涨杀跌的方式更可能使这种理念成为错误。

因此,锚定一座城市,通过基于城市发展、GDP增幅、产业环境、营商环境、人口增幅与质素等方面的理性分析,去判断城市未来买房需求是增还是减,选择买与不买才是理性的做法。

记住一句话,需求决定房价,购买力决定房价,扯什么成本、土地都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