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在统一天下过程中,采取了著名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方针。

一、先南后北是什么?

显德二年(955年)四月,后周名臣王朴为柴荣献上了统一中原、削平天下的战略方针——《平边策》。

《平边策》是篇名文,堪称五代隆中对,文章内容百度一搜就有,简单明了,鞭辟入里。王朴在《平边策》中认为要想平定天下,就得先从好打的下手,而南唐就是后周应该打击的第一目标。因为南唐土地肥沃,与后周接壤,且可以攻扰的地方有近两千里之长。

因此王朴主张“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先取江淮,再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而后收幽州,最后平定北汉。《平边策》一文将王朴的政治、军事才能体现得淋漓极致。

战略上先近后远,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战术上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扰敌疲敌,逐步蚕食;

统一步骤上,先平定南方,后取幽州,再下北汉。

《平边策》为柴荣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并为宋朝统一中原战争提供了范本,这就是著名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统一方针。

《平边策》一出被柴荣奉为圭臬,很快就按计划开启统一战争。

首先夺取后蜀的秦、凤、成、阶四州,而后在这年十一月,开始攻打南唐,发起夺取淮南江北十四州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德五年(958年)三月,柴荣经过三次御驾亲征,尽吞十四州之地,南唐彻底被柴荣打成了一个三级残废。

按王朴《平边策》规划,柴荣本应该一鼓作气,彻底拿下南唐。

但他却答应了李璟的求和,转而调转枪头,北伐契丹。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柴荣率军北伐,攻打契丹,一举收复两州三关十七县,平定关南!

其实柴荣这次北伐已经完全改变了王朴《平边策》的战略方针,先南后北成了先北后南,准备先收复幽云十六州,再平定江南。

这年五月,柴荣还想再接再厉,一举收复幽州,可惜被手下诸将劝阻。

最终因为柴荣病重,这次北伐不了了之,而柴荣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实际已经宣告破产。

等到赵匡胤登基称帝后,他也开始发起了统一战争。

建隆三年(962年)冬天,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下,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雪夜定策故事。

而后赵匡胤曾对赵光义说,“中国自五代己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候我富实则取之。”

赵匡胤这话,进一步阐述了宋朝统一策略,对雪夜定策做了一次总结。

此后,宋朝统一顺序为:

赵匡胤时期:先平荆湖,再下后蜀(期间攻打北汉失败),再克南汉,再灭南唐。

赵光义时期:先收吴越,再克北汉,后征幽云(失败)。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统一方针基本遵循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方针。

二、先南后北错了吗?

关于赵匡胤、赵普这个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正确与否,千百年来,争论不休。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评价道:“中国先取蜀、南粤、江南、吴越、太原,最后取幽州,则兵已弊于四方,而幽州之功卒不成,故虽得诸国,而中国之势终弱,然后知世宗之本谋为善也”。

陆游认为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策略是错误的,宋朝先打南方,虽然成功收取了南方,但是自己精疲力尽,无力再攻打幽州。

陆游的这种观点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赞同。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则评价道:“宋则以赵普为谋,先南后北为持重,兵力已疲,而贻艰钜于后人,则太祖之失也。”

钱穆也认为赵匡胤的策略是错的。

但陆游和钱穆搞错了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点。

他们认为赵匡胤在统一南方的时候导致宋朝“兵力已疲”,“中国之势终弱”。

然而宋朝在统一南方的时候,损失非常小,两个月内拿下荆湖,六十六天灭后蜀(而后倒是花费了两年时间平定蜀乱),十州之兵灭南汉,灭南唐也是轻轻松松,赵光义灭吴越,更是吴越主动投降。

整个宋朝对南方的统一战争可谓是摧枯拉朽,宋朝在统一、平定南方过程中的损失远比不上所得到的回报,唯一耽误的就是时间。

因此,宋朝因为统一南方导致的兵疲势弱并不存在,宋朝非但没弱,反而极大的增强了实力。

第二点,就算赵匡胤先北后南,赵匡胤的这个北指的是北汉,而不是燕云十六州或者说契丹人。

事实上,赵匡胤当时首先选择的是先北后南,不过他这个先北后南和柴荣的先北后南有很大区别。

柴荣的先北后南指的是先复幽云,再平江南,这个北指的是契丹人占据的幽云十六州。

而赵匡胤的先北后南指的是先灭北汉,再平江南,这个北指的是北汉,赵匡胤最想先灭掉的是北汉。

因为这个北汉实在太烦了,北汉和后周可谓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赵匡胤继承了后周王朝的一切,也继承了北汉的仇恨。

自赵匡胤登基以来,北汉就一直在挑事,李筠叛乱,北汉就出兵帮忙了。而后更是三番四次,不断出兵南下,骚扰北宋。

赵匡胤被北汉搞得烦不胜烦,平定李筠叛乱后,当时就想收拾北汉。

为此,他曾多次征求手下人意见。

第一次是在建隆元年(960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时上将有事于北汉,因密访策略,永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可仓卒取也。臣愚以为每岁多设游兵,扰其田事,仍发间使谍契丹,先绝其援,然后可图。”上曰:“善。”

当时赵匡胤问自己的老上司、时任忠武节度使张永德。

结果张永德认为,北汉虽然兵少,却十分强悍,而且又有契丹人援助,不能速取。

张永德从军事、外交两方面打消了赵匡胤北征北汉之念。

第二次是在建隆二年(961),《宋史·张晖传》记载:建隆二年,太原未下,诏入觐问计,张晖对曰:“泽、潞经李筠之叛,疮痍未复,军旅一兴,恐人力重困。不若戢兵育民,俟富庶而后为谋。”

张晖认为和北汉接壤的泽州、潞州经过李筠叛乱后,还没有恢复过来,这时候打,百姓受不了,经济条件不足,应该戢兵育民,等泽潞地区经济恢复过来再图谋北汉。

张晖从经济角度反对赵匡胤打北汉。

第三次就是,建隆三年(962年),雪夜定策时赵匡胤问赵普:“吾欲收太原。”

赵匡胤直接对赵普说要打北汉。

赵匡胤三次问北征之事,说的都是北汉,从头到尾都没说燕云的事。

也就是说,就算赵匡胤执行先北后南,也是先打北汉,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这和王朴《平边策》“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可为后图。”以及柴荣直接北伐契丹都截然不同,也没有达到陆游、钱穆先取燕云的要求。

就算赵匡胤先打下了北汉,燕云十六州还是在契丹人手里,还是留给后人。

第三点,陆游、钱穆认为如果赵匡胤先打契丹,会顺利拿下燕云十六州。

陆游也好,钱穆也罢,他们的观点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先北后南是正确的,先打北能成功。

理由是辽国正好著名的昏君睡王耶律璟当政,辽国是最虚弱的时候,宋朝这时候北伐,胜算不小;

而且柴荣北伐战果斐然,如果不是柴荣重病,北伐进一步扩大战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而赵匡胤复制柴荣北伐,效果应该也差不多,拿下燕云十六州不在话下。

然而,柴荣北伐时期,也是耶律璟在位时期,后周之所以取得胜绩,是因为周辽双方没有爆发激战。

而等柴荣准备继续打幽州时,诸将的反应是,“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事实上,当时耶律璟已经派人驻守幽州之北,并让北汉袭扰后周大军后路。

假如柴荣执意打幽州,双方胜负未知。

也就是说就算赵匡胤北伐燕云,也是一个胜负未知之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游和钱穆的前提并不存在,这也就让他们对先南后北的指责也就缺少让人信服的力度。

毕竟柴荣的计划风险太高,结果又不明了,换任何一人都不敢为一个未知的结果,执行这么危险的计划。

世上只有一个柴荣,敢置北汉于不顾,先拔燕云。

真按他们所说,赵匡胤敢在南方未平,北汉未克的情况下和契丹爆发战争吗?

战争一起,赵匡胤能赢吗?

因此不克北汉,不收燕云,成为知兵的赵匡胤和素不知兵的赵光义都奉行的原则。

对于赵匡胤来说,南方诸国,都是菜鸡,平定南方,有如摧枯拉朽,几乎是必胜之局。

既然如此,何不先平南方,再拔北汉,最后再图燕云?

这样才是稳妥之策,既能增强自己实力之余,又能扫除后顾之忧。

就算以事后诸葛亮来看,赵匡胤在平荆湖、灭后蜀,实力大增之后,都没能拿下北汉,收复燕云。

那么谁能保证他不取南方,直攻燕云就能成功呢?

历史证明,统一中原的北宋也就和契丹打个平手,也没能拿下燕云。

没统一中原的北宋想拿下燕云,唯一的凭仗不过是建立在睡王耶律璟昏庸、辽国虚弱的前提上。

而这样的凭仗又有多可靠呢?

或许如果赵匡胤先打燕云没拿下来的话,又会有人说应该先平南方,再下燕云。

只要宋朝没拿下燕云,无论赵匡胤当时怎么做,都是错。

所以,说到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往前倒推,多半也还是打不过,实力不够,怎么幻想也只是个幻想,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总之,站在赵匡胤当时的角度,先南后北是切实可行,正确无误的必然选择。

至于事后拿不回燕云,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