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说起购物,人们脑海中浮现第一个词汇便是女人。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偌大的商场,却很少有专卖男性物品的店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化妆品、护肤品以及包包服饰等。

所以许多人说做女人很麻烦,因为女性从头到脚都可以有装饰,所以她们的购买欲会大于男性。

从思维层面来说,女性是天生感性的物种,内心欲望大多被感官支配,这也就意味着面对外部事物时,女性更容易产生反应。

当她们挑选物品时,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事物影响,商店环境、物品的包装甚至是导购员的话语,都会使她们产生购买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化消费

女性购买往往不是出自对于物品的真正需求,而是更偏向情绪化消费。这样的消费有时会带偏女性思维,即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下引发错觉,进而产生不必要的消费行为。

例如,女性与好友去店里购买衣服时,单凭导购的赞美,她们可能还会半信半疑,认为这只是一种销售方式,保持一定的理性。

可如果身边的人也纷纷附和,她们便会坚定购买的想法,朋友的意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现在大部分导购想要说服女顾客购买产品,会利用周围朋友的效应,共同鼓动女人购买。

另一种情绪化消费则表现在女性不开心时,此刻她们会产生更高的购买欲望,从而排遣内心的不适感,把逛街购物当成缓解压力、平衡情绪的方式。

当人陷入低端情绪时,更难保证思维的客观性,总是会被自己的情绪带着跑,成为情绪的奴隶。

实际上,购买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无法消除负能量的,它可以短暂缓解此时的不愉快,但疯狂购物之后的空虚感也需要个体面对。

晕轮效应

不少女人都有购物狂倾向,她们将自己定义为剁手党,常常不停地买入东西,而转头就开始后悔。

尤其是各大促销活动的出现,让她们总想尽万千理由开启自己的购物计划,再加上如今很多商家利用明星效应,让女人们受晕轮效应影响:喜欢一个明星,便愿意花钱为其代言的产品买单。

除此之外,女人也特别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被“要学会爱自己”、“再不买就没机会了”、“错过就要等一年”等广告标语影响,一次又一次陷入购买狂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反观男性,很少能被商家所“蛊惑”,这是因为男性的思维比较理性,大多只会为生活必需品买单。如果自己不需要,无论是多大的风潮,多么苦口婆心地劝说,都不会为之所动。

攀比心理

女性还特别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是温柔、美丽动人,而女人爱美是一种天性,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很在意自己的外在。

因为她们深知第一印象的作用,即使是没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也会通过后天来装饰自己,成为大众眼中的佼佼者。

她们渴望尝试不同的生活,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很好奇。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联想甚至幻想,所以,更容易患得患失,需要在物质上寻求缺失的满足。

特别是那些童年时期缺乏爱与关注的人,长大后更想弥补内心的缺失。她们的内心是自卑的,在与周围人相处时会激发自卑心理,通过购买的手段可以缓解她们对外部的焦虑。

当然,生活中也不乏有很多女性懂得规划资金,不做无意义的消费。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一定要避免被情绪带动,产生不必要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