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之前,为了选拔人才,人们试过很多方法。

其中之一,是“举荐”。你肚子里有墨水,可以去找根“高枝儿”,攀一攀、谈一谈,他如果觉得你肚子里有货,弄不好就会把你举荐给朝廷或者地方。

这种办法,显然不太科学。即便再会“识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紧靠“相面”举荐人才,外貌如何,就很关键了。

有个人就吃了这方面的亏。他曾与诸葛亮齐名,成就远远不及诸葛亮,却堪称中国“赏识教育”的鼻祖。

此人是谁呢?

01丑不“可恨”,又丑又自信才“可恨”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江湖就有了他的传说。

然而这个传说,却是两个人,一个叫“卧龙”,即诸葛亮;一个叫“凤雏”,名叫庞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和诸葛亮齐名,说明他是很有水平的。

然而,打脸的事实是:庞统不仅成就不可和前者同日而语,名气也不及诸葛亮的千分之一。

如果不熟悉《三国演义》,恐怕连这个名字都很陌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能力是一方面,他肯定比诸葛亮差很多;更重要的,是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相貌丑陋;第二,过分自信,十分张狂。

在“当官主要靠举荐”的时代,相貌丑陋,很不“占理”,人们总会把貌丑归结为人品问题,让你徒唤奈何。

庞统去好几个地方“应聘”,举荐人都知道他有水平、有才干;可真正到了“面试阶段”,大老板(比如孙权)一见就皱眉:

“这么丑,打死也不用!”

后来还是诸葛亮等人怜惜这个人才,纷纷举荐,他才到了刘备那里,当了个官。也挺有作为的,可惜早死。

一个人丑,往往不会让人觉得可恨,甚至会可怜他;可这人如果既丑又自信、高傲,就不招人待见了。庞统就是这么个人,难怪四处碰壁。

02这功曹,夸起人来不含糊

庞统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段时间,他在一个郡中担任功曹。结果大家发现一个问题:别看庞统貌丑,可太会夸人了!

别人做5分,他夸到10分,表扬起来不遗余力。为什么这样呢?不符合他高傲的品格啊。

有人劝他:“刚才那人根本不值得你夸奖啊,他身上缺点可多了。你老这么表扬人,究竟是接错了哪根筋?”

庞统就说了:“小伙伴,不要忘了,现在是乱世啊。”三国嘛,可不挺乱的。

“乱世的特点,就是坏人多、好人少。很多人本来挺好,一看世道挺乱,也变坏了。”

有人做一点好事,庞统就猛夸他,这种“赏识”会产生三方面的效果:

其一,做好事的人,没付出多大代价,却遭到了功曹夸奖,更乐意干好事了;

其二,被夸的人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被戴高帽之后,会努力去弥补自身的不足;

其三,其他人看到了,也会效仿。

一箭三雕。

仔细想想,教育孩子,尤其是对待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不也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赏识教育,不可或缺

让一个孩子从落后生变成中等甚至尖子生,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赏识。

有一名初中生,物理成绩不好,上了补习班。

补习班老师为了讨好孩子(木办法呀,不讨好孩子,孩子不愿意来,家长就不交学费了),绞尽脑汁地鼓励、夸奖这些孩子——不是泛泛地夸奖,都是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

有一次,这个女生在弹簧秤实验方面,做得很好,老师当众表扬:

“XX弹簧秤这一部分掌握得太好了!根据为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弹簧秤掌握得好的学生,物理成绩都错不了!”

其实他跟庞统一样,也是夸大其词,孩子一丁点的进步,被他用放大镜找了出来。

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女生物理成绩突飞猛进,和原先判若两人。

04赏识教育为何有效果?

为什么“赏识教育”会成为“灵丹妙药”?

庞统解释的那三点,完全可以套用。对一个成绩或者其他方面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而言,略微夸大(不要过分,否则会被误解为讽刺)的赏识,会产生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其一,做得好的,我会更加努力;

其二,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会努力补足;

其三,其他人看到之后,也会效仿、努力。

当然,这种赏识教育,要就事论事,要具体,不要空洞。表扬他某个方面做得好,远比笼统地说“很棒”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