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历经各代王朝,银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单只故宫博物院就藏有银器900余件,主要为清宫遗存,大部分为清代制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银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银器最为丰富,其中有礼乐器、生活用具和各种陈设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龛塔、供器、法器等。这些器物的工艺制作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还有许多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錾刻花鸟杯

银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提梁壶

壶扁圆形,鼓腹,平底,圆形盖,小短流。口上有弓身螭形小提梁,盖与口间有按钮相连,压按钮则盖可开启。壶通体光素,洁净光亮,壶底正中竖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款左侧竖刻篆体“矿银成造”四字铭文。
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类银壶仅两件,其造型小巧玲珑,螭形提梁形象生动,做工精湛,尤其是壶盖开关处的设计独特巧妙,不知者不易将盖打开。整个壶面虽无纹饰,但独具一格,是雍正朝银器的成功之作。

银累丝花瓶

银胎,侈口,大肚,台足。用三种粗细不等的银丝累成:以甚粗的银方丝焊结为胎;用较粗的银圆丝累卷草图案;用细圆丝在轮廓外累卷须。口、胴呈十二棱形,每棱均弧面,两棱相结处下陷,成三角沟状,与通常瓜棱式菊瓣处理手法不同。累丝卷草纹也与清皇家工艺品常用的卷草迥然有别。
此瓶通身累丝灵透,饶有异趣,系清代回部工匠所制,足以代表清代中期新疆银累丝的工艺水平及其地方风格。

银烧蓝累丝圆盒

盒银胎。以粗银丝做骨架,再以细或较细的两种银丝累掐而成。盖边分八组,累丝卷草及八瓣菊花,掐丝卷须焊底,填烧绿透明硬珐琅。下层累丝卷草花;上层掐丝八瓣菊花及卷草,叶填蓝、绿两种透明珐琅。圈足。此器是银累丝与透明珐琅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品,成于清代中期,为清内廷陈设中极为少见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