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为注重酒文化,曹操的《短歌行》有“唯有解忧,唯有杜康”,江统的《酒诰》有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其方。”

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布衣百姓,都喜爱在茶饭之余饮酒为乐,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终日战火连天,百姓前途无虞,使人们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这就使现实人生和酒的结缘更为密切。

陆机的“来日苦短,去日苦长”,是对酒和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动辄催祸得咎的魏晋南北朝,百姓为躲避祸患,终日借酒浇愁,故魏晋南北朝有借酒夸富斗奢、借酒避祸及借酒放浪形骸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一壶清酒,魏晋朝政时局的“照妖镜”

  • 稳定酒局,贩酒纳税

自仪狄酿酒献于大禹,禹曰:

“后世必有以此而亡国者,遂绝旨浆。”

然,大禹绝旨浆仅是个人喜好,夏商依旧有嗜酒之人,商封王终日饮而王国,此为大禹预言的印证,自此周朝颁布的《酒诰》记载:

“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之周,予其杀。”

受儒家思想影响,“不与民争利”,汉昭帝提出“罢榷酣官,卖酒升四钱。”自此,酒贩有了税酒制,该制度是与盐铁等必须品类似的一种税收,准许私人酿酒贩酒,为魏晋南北朝饮酒风潮创造了条件。

  • 以史为鉴,酒禁令颁布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且军阀割据,最终呈现孙权、刘备割据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三足鼎立局势,在长期自然灾害与连年战争面前,曹操实行酒禁,该禁酒令遭到孔融等士族阶级的反对,为此孔融写下反对禁酒令的《与曹操论酒禁书》,为顺利实施酒禁政策,曹操借口杀害了孔融。然而,依旧有很多士族阶层暗中饮酒。

徐邀是曹操爱将,一天,曹操命校事赵达询问徐邀事情,徐邀零星大醉,且回答“中圣人”,赵达告之太祖,甚怒,然度辽将军鲜于辅劝谏

“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邀性修慎,偶醉言耳。”

徐邀幸免于死罪。之后违禁者逐渐增多,出征前,曹操之子曹植喝得不省人事,酒禁名存实亡。

孔融饮酒尚且死罪,曹植醉酒却逃脱律法,可见曹操所设禁酒令并非针对所有人。西蜀政权亦有禁酒之说,章武二年,刘备下令:“天旱禁酒,酿者有刑。”

相比曹魏禁酒令,蜀汉酒禁政策更为严厉,据史料记载

“诸葛亮治蜀汉期间,道无醉人。”

二、借酒消愁,魏晋南北朝的“苦与乐”

魏晋南北朝政局复杂,百姓生活朝不保夕,故在生活和饮食享乐中安度人生,此时不管百姓还是士兵均喜饮酒,有的借酒消愁,有的借酒壮胆,有的借酒庆功,有的则借酒骄奢淫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饮酒出征,鼓舞士气

魏晋南北朝的出征酒是每逢战事,统帅或皇帝为鼓舞兵将士气所举办的酒宴,战场上刀枪无眼,士兵时刻面临生死存亡,统帅在酒宴中的赞赏或者激励话语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分出征和东吴交战,出征前的酒宴中和士兵同饮,极大鼓舞了士气,史料记载:

曹公出濡须,为前部督。权特赐米酒,众殷。宁乃料赐手下百余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盘酌酒,自饮两怨,酌与其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向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于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起拜,即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盔。

将士出征,生死未卜,惧怕之心难免有之,甘宁以威严对将士形成鼓舞,并表达和将士共进退的勇气和决心,是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精神食粮

战士归来,酒庆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士战胜归来,上级为表达对下级的肯定,会设庆功宴,此时酒酒有着较强政治目的,酒宴上会口头表彰有功之士,还会给予物质奖励

相传北魏永安二年,将军尔朱荣战胜元颢帝,凯旋京师,皇帝在都亭为将军尔朱荣设酒宴,出宫三百人,并赠予万匹绫罗绸缎。

也有得胜者设酒宴请俘虏,用俘虏俯首称臣的方式彰显自己的成功,以慰藉自我心灵。

相传曹魏晚期,灭掉蜀国后,司马文王设酒宴,与刘禅作故蜀技,他人皆感怆,唯有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文王曰:“人之无情,至于此乎。即便诸葛亮在于人间,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乎?”贾充曰:“殿下何由并之。”随即贾充问刘禅:“思蜀否?”,不料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面对俘虏刘禅,司马文王炫耀丰功伟绩,在国破家亡之时,刘禅依然行酒作乐,殊不知此为刘禅昏庸无知,还是明哲保身,相必其父刘备在九泉下也不得安宁吧。

借酒助兴,吟诗作对

魏晋文人志士喜爱设文士宴,此为文人交流与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文士宴丰富多彩、形式活泼自由,环境雅致,趣味相投之人在气候宜人之处珍肴美酒,莺歌燕舞,吟诗作对,魏晋南北朝很多艺术作品与词赋佳句产于文会宴。

据史料记载,西园会设文会宴的参与者就有徐干、刘祯、陈琳、曹丕、曹植等文人名流。建安三十二年,在《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言:

“昔年疾疫,故友亲人罹难,刘祯、徐干、应旸、陈琳一时俱逝,痛何可言!昔日与之同游,每至殇酌流行,则丝竹并奏,且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晋时期的另一种文会宴影响着唐朝文会宴,即参与考试的文人志士试毕,皇帝设宴招待参考之人,相传慕容德在诸生考试后,设酒宴招待:

齐鲁固多君子,昔全盛之时,淳于、慎、接之徒,临清沼,驰朱轮,佩长剑,指麾则红紫成章......永言千载,能不依然。

君主设酒宴招待考生,可见对人才的重视。

  • 宫廷饮宴,把酒为欢

自古宫廷饮宴,食物品类、饮宴规模均为上乘,王族一日三餐可谓极尽豪华,宫廷饮宴并非惯常筵席,实为社交宴饮。历代君王宴饮常伴乐舞相伴,据《诗经·宾之初筵》记载: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篷豆有楚,殷核维旅。钟鼓既设,举筹逸逸。”

魏晋南北朝音乐歌舞侑酒已极为普遍,晋宋文人嵇康以“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为平生志向。《酒会诗》中嵇康吟诵:

“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

饮酒行令,自罚三杯

饮酒行令,是一种特有饮酒形式。一人为令官,其他饮酒之人听其号令,若违规,需以酒作罚。饮酒行令诞生于西周时期,最初是为维持酒宴秩序设的“酒监”。《史记》记载:“酒令如军令。”出自这样一个故事:

西汉初期,吕后宴请群臣,命刘章为筵席酒监,刘章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令。”允之,酒宴之时,吕氏族人酒醉逃席,刘章拔剑斩之,群臣、吕后大惊失色。

投壶是另一种行酒令形式,即在酒宴设壶,宾客向壶内投箭,投入壶内箭多者胜,箭少者罚酒。

魏晋南北朝酒令得以完善,此时的行酒令多供士人饮酒取乐,分赌赛令、文字令、曲水流觞三种,其中文字令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曹丕初登基时,和胞弟曹植、群臣宴饮,曹丕限曹植七步内作诗,要求与兄弟关系有关,但禁止有“兄弟”二字,于是,曹植在七步内作出文明古今的《七步诗》:“煮豆燃豆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文人将酒引入诗中,酒助诗兴,以诗写酒,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联姻,魏晋诗人陶渊明作品更是“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让人们感到诗与酒的密切关系,也彰显了酒赋予诗歌的文化蕴含,形成乘酒作诗的新风尚。

图|古人酿酒

不仅魏晋南北朝,历朝历代对酒有着别样的情感,《凉州词》中,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战士醉卧沙场、无法归返家乡的悲壮。陆机的《饮酒乐》中:“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是对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和映射。

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魏晋政局动荡,民不聊生,人们和酒结成亲密关系,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在动乱政局中形成“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感悟,士民为逃避祸患,借酒浇愁,借酒回归自然,以实现物我两忘,魏晋名士在酒中品味到了人生真谛,但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酒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时代相传下来。今朝有酒今朝醉,酒虽醉人,但也能助人。念及古人,不禁也想慨叹: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参考文献:

《酒诰》

《与曹操论酒禁书》

《史记》

《与吴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