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上千年封建王朝的国家,封建社会体制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每一个王朝不断的完善,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而且对于开国皇帝的评价往往都是有两面性的。能一手建造起一个朝代,说明此人是胸怀大志,必有自己长处。但是有些也是为人所诟病的,就像历代王朝开国皇帝在上位以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诛杀随自己征战过来的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狡兔死、走狗烹"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汉朝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让人们见识到了韩信的过人之处。如果汉朝没有他,刘邦真的能坐上皇位吗?但是他的最终结局如何,被吕后所杀,还诛了三族。在明朝朱元璋上位以后,也是诛杀了自己的功臣。但是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却是有一个相反的例子,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一、没诛杀没打压功臣的开国皇帝-李世民

其实绝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都非常害怕自己的手下功高盖主,一旦手下的人权力过大,那么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甚至是导致自己的后代世世代代都被控制在别人的手中。所以开国皇帝在上位以后的第1件事情,就是将手中有权力的陪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给控制住。

可能会选择威胁的方式,也可能将人全部杀掉。当然有这种心的君主最后都选择了后者作为处理方式。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不同了,他对工程没有刹车而后快,也没有进行打压。反而是将权力都放给了这些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他与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区别到底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李世民不杀功臣的原因

  • 文治武功李世民,谁能匹敌?

每一个开国皇帝手下都是有很多的文臣武将而且个个都是能人,其实在朝代即将更替之时,肯定会出现很多的英雄。在李世民身边的有秦琼、李靖、尉迟敬德等人。但是这些人要论起打仗,那么是不敌李世民的。

在公元617年是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起兵之后他亲自带兵冲锋陷阵,可以说在这期间,他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在立了战功之后,一路高升。而当唐王朝建立起来以后,不仅仅是在打仗这方面立下了功劳,在文治这方面也是无人能匹敌的。所以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陪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这些人,都不可能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

出身名门望族看待事物眼光不同

在唐朝还没有建立之前,也就是隋朝时期,李氏家族便是名门望族。当时李渊是隋朝的官员,而他的母亲是北周的皇族。李世民在15岁的时候,便娶了齐国公之女,可以说他自小家境就比较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之所以会起兵造反是逼不得已,而李世民功成名就之后,他的手下秦琼,尉迟敬德等人全部都是与李世民一起走过来的,立下汗马功劳之人。

他本就出身贵族,看到这些兄弟自然有自己宽大的胸襟,对他来讲,他手下的这些功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合伙人。再看看刘邦和朱元璋他们最初的时候都是贫民,然后起兵造反,对于他们来讲这样的成果是非常来之不易的,一定要维持,而且猜疑心都是比较重的。李世民就有所不同了,对待兄弟就像是对待合伙人一样,将他们看作是合伙人所处的眼光和地位就有所不同了。

三、安享太平盛世没人愿意再一次发动战争

唐朝初年在用兵这方面是有一个核心制度的,就是兵农合一。该制度的好处就是平时会经常训练,没有战争的时候训练就能够锻炼身体,而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们能够随时集结参与进去。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经常发生战争,但是百姓们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但是也无可奈何。

而唐朝初年采用这种制度就是管理更加的方便了,而且是能够激发去底层人民的一种斗志的。当他们真正的身强体壮之时,如果有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被伤害到内心的潜质就会被激发出来。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之下,人们所享受的是太平盛世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受到伤害,所以即使是有人想要谋反,也并不可能将兵力集结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历史当中,很少有像李世民这样的开国皇帝,将权力放在了与自己打拼天下的臣子手中。但是关于历史,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是刘邦和朱元璋他们也是迫于心理压力和自己当时所处的情况,才会将跟随自己的兄弟给杀掉。而李世民的出生起点就不一样,看待的事物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有如此胸怀,才能够缔造大唐的贞观之治。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