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族谱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弘扬客家文化是客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日渐式微的客家文化,一些人积极呼议,一些人身体而力行。继承、学习、使用、推广客家话,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可是,在学习使用推广客家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会“讲”不会 “写”。

因此,解决“客家话怎样写”是个很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客家基本知识,作个抛砖引玉。

解决客家话怎样写之前,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客家人。

东晋以来,由于中原战乱、饥荒等原因造成大量汉族南迁。唐末至元初,由于黄巢起义、金兵、元兵南侵,众多各地中原汉族纷纷举家举族南迁至赣南、闽西、粤东等地。由于闽粤赣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反而成了“世外桃源”。

这些南迁汉人在这里开疆拓土繁衍生息。由于南迁汉人众多,逐渐融合人数不多的原住民(通常认为是百越族、闽越族或畲族),形成了客家先民。

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的移民史很早就开始了,从唐末至元初大约三百年间,客家人才得以在闽粤赣边得以正式形成,因此赣南、闽西、粤东被称为“客家祖地”。

客家先民的后裔即是“客家人”。元明清时,客家人因种种原因继续往各地迁徙,但不管迁徙到哪里,他们及其后裔一般也被认为是“客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家话就是客家人的方言,客家人的口语。所谓方言,是相对于“国语”或“标准语”而言的地方语言。

从文字学上看,汉民族各支系的口语或方言为汉语,少数民族的口语或方言则为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客家话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其方言有哪些特点呢?

客家人自唐末至元初从中原迁徙而来,居住在大山深处,较少与外界交流,受外面的影响也小,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所以说客家话是中华民族中古语言的“活化石”。

而由于受时代发展、对外交流多等影响,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古代的语音、词汇、句法等相差较大。

下面从词汇、语音、句法三个角度,

简单阐述客家话的特点。

为方便阅读,本文例字词以不标调的汉语拼音方式进行注音为主,少量无法用拼音标注的用国际音标注音。词及音以上杭稔田话为主。

(1)词汇

客家话的词汇来源层次总体来说是多层次的,但主要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少量少数民族语言。

略举几例:

鄙 bei,做事差,不好。《玉篇》:“鄙,鄙陋。”《集韵》补美切。

绽chan或zhan,(新枝)长出,(笋)冒出。北宋庚信《杏花》:“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广韵》丈苋切。

摷chao,用能滤水的器具快速捞起水中的食物。《广雅释诂》:“摷,取也。”,东汉《通俗文》:“沉取曰捞,浮取曰摷。”

溓lian,(池塘)水干,《说文》:“溓,薄水也。”《广韵》良苒切。

黸lu,铁锈,《说文》:“齐谓黑为黸。”原为黑色,后引申为铁锈。

其他如:啜cuo,吃;係hei,是;兜de,端。騀(起来),头抬起来;奋手,甩手。再如:擘樵,搒草,擎旗,择菜。

客家话也有一些口语来源于百越族或畲族。比如:neu,稀饭稠;nan,踩;Ne掐,捏。一些日常口语中难以找到相应汉字的字词,可能都是此类。

(2)语音

由于时代发展,现在的汉语读音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客家话与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有一定的差距,但只要认真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相近或关联。上文举例可以看出一些来。

比如“鄙”客家话读bei,普通话读bi,说明普通话在历史演变中将其中的e音丢失了。《集韵》是宋代编纂的音韵学著作。《集韵》的“鄙”音为“补美切”,很显然,在宋朝以前“鄙”是读成bei。

类似的现象还有“痱子”的“痱”fei,客家话读bi,飞机的“飞”fei,客家话读成bei,现在也读成fi ,被子的“被”bei,客家话读成pi,高低的“低”di,客家话读作dei,普通话与客家话之间或有e,或无e,声母b、p、f之间也经常发生互换。

客家话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翘知音。普通话里所有的翘知音,客家话一律读成平知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汉语拼音有21个声母,而中古汉语声母约36个。有个很有意思的古汉语声母牙音,现在大多地方都没有了,客家话却还保存。

比如岩、眼、岸,普通话的声母都是y,而客家话的声母读成,音怎么发呢?试读和感受下客家话“岩、岸、亻厓 ”前面的声母,就能理解了。

入声字也是客家话的一个特点。除客家话外,江淮官话、吴语、粤语、湘(新派湘语)、闽、赣六大方言也保留入声字,这些方言都是汉方言。就单凭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以上方言区都属于古汉语区。

研究认为,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普通话没有入声,说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是在元朝以后形成的。入声字怎么读,我们客家人很容易读。古诗词中的入声字为仄声,我们客家人也很容易辨别。

《平水韵》中共有1763入声字,大家也可以试读一下现在读为阴平的部分古入声字:

八 擦 插 锸 答 搭 嗒 褡 耷 大 发(发达) 刮 栝 夹 浃 邋 掐 撒 杀 煞(煞尾)铩 禢 挖 瞎 鸭 压 押 匝 咂 扎 剥 拨 钵 鲅(鲌) 戌 戳 撮 掇 咄 裰 踔 剟 郭

(3)语法

客家话中还保存了古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如文言文“一狼洞其中”,“洞”这里是名词作动词, 作“打洞”解。

客家人讲“风(车)谷”, “风(车)”这里就是“用风车吹”的意思,是名词作动词了。

再如客家话“这个人很牛”,“这姑娘长得很水”, “牛”是“无理”的意思, “水”是“水灵”的意思,这里是名词作形容词了。

文言文“何陋之有?”“吾谁与归? ”是宾语前置句式。客家话“那支笔拿我还”,也是宾语前置句式。语法属于理论性的,日常口语中少用,这里略过不谈。

从以上客家话的特点,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南迁汉族。因为语言虽然可以强制推行,但方言口语却是口口相传,是难以改变的。

在一定的环境里,只有强势的文化才可以保留,而弱势的文化往往被同化和融合。闽越族和畲族就是在强势的汉族环境中逐渐融合,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语言。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讨论“客家话怎么写”时,是不是应该要有这样的认识呢?

⑴客家话是以唐宋时期中原汉族语言为主,吸收少量原住民词汇和近现代部分汉语的一种方言。我们在使用和书写客家话时,文字必须是音形结合正确的汉字。

⑵虽然时过境迁上千年,但客家话(字)大多能找到相应正确的汉字和词汇。因为是“古汉语”,一些字词现在已经少用或者不用,一些字词的发音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⑶由于吸收了少量原住民语言,少量客家话(字)无法从汉字中找到对应的字词。

⑷由于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一些客家话(字)无法判断其来源。但这不足为奇,不能因此否定其“汉语”的主体属性。

⑸客家话是汉语中的一种方言,方言是以口头交流为主的语言,十里不同音,同一大类的方言会有许多大同小异的区域小方言,音、词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一般而言,方言不存在哪个地方为“标准音”的问题。如果一定要选出“标准音”,则可参照普通话的“标准”,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方言为“标准音”方言。比如,上杭县就以临江镇的发音为准。

基于以上原因,要完全正确写出“客家话”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胡乱拼写“客家话”的理由。

每一个客家人有继承和弘扬优秀客家文化的责任,尽量要学会正确使用客家话。

虽然时至今日“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被社会广泛认同,少有再诬蔑客家人“其语啁啾,不甚开化”的情况,但不否认还有极少数或偏激,或另有企图的人还在攻击客家人是“蛮、瑶、獠、犵、犭客 ”等族的嘈杂声音。

作为客家人,人人当自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无畏”,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口实”与“帮凶”。

怎样学写“客家话”?

个人认为可以从学习常见客家字词入手。因篇幅所限,希望以下简单罗列的常用客家字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一)代词

亻厓 : 我

亻厓 兜人 : 我们

俉: 你

俉大家 : 你们

佢(渠): 他

佢大家 : 他们

自家: 自己

的个 : 这个

的兜: 这些

该兜: 那些

脉个: 什么

脉人:谁

几多:多少,询问数量

(二)名词

娭姐:祖母

爹爹:祖父

娭哩:母亲

爷哩:父亲

伯娓:伯母

新娓、生娓:媳妇

阵(党):伙伴,同伴

日头、热头:太阳

今晡:今天

暗晡:晚上

上昼:上午

当昼:中午

上背:上面

头先:刚才

早禾:早稻

头牲:家禽家畜

牛牯:公牛

牛嫲:母牛

面:脸

身坯:身躯

目汁:眼泪

口澜水:口水

(三)动词

係hei:是

望mong:看

着(衫裤):穿

噍qiao(烂):咬,嚼

啮ai:用牙咬

食(朝):吃早饭

舐sei:舔

摝:搅拌

搲wa:以手抓细小物

:用线缝

寻:找

蹴(趜):追赶

行:走

走:跑

鼻:闻

拂:丢掉

眠:躺

凭pen:靠

逻la(人家)

啄:禽类用嘴吃

(四)形容词

靓jiang:漂亮

腈jiang:脂肪少

肥、壮:胖

着:正确

穰、攘yang:热闹

冇mo:没有

崎:很陡

生当:陌生,不熟悉

跏jia:手脚不灵活

捷qie:走得快

衰sei:运气不好

背时:不走运

乌:黑

细:小

(五)虚词

唔(爱):不(要)

唔曾:未曾

冇mo:没有

咹好:很好

捷qie快:很快,走得快

吂mang曾:沿未

还正zang:才,刚刚

特事:特意

驳子:一阵子

滴子:一点,少许

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事项。文字是口语的记录,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文字),“说”比“写”容易,说得出来的东西,未必有合适的“文字”来体现。

就方言来说,所谓“十里不同音”,要完全搞懂搞清更不容易。上述只能略举一些常用客家字词。要真正学好“客家字”,只有通过学习正式出版(发表)的客家字典词典、客家方言研究文章、客家山歌俗语选集等研究成果。

作为客家人本身,可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推敲、总结客家话(字),以推动客家话研究深入发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