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叶少兰、赵葆秀、王蓉蓉、于魁智、李胜素、迟小秋、杜镇杰、胡文阁、马未都等京剧界晚辈和其他各界人士赶来送谭先生最后一程。尚长荣、蓝天野、王珮瑜、李幼斌、刘长瑜等人敬送了花圈。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 李胜素 王蓉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

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

右起分别为谭元寿之子谭孝曾、孙子谭正岩

众多戏迷也赶来送老先生,送别的队伍在礼堂前蜿蜒成一条长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迷送别队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

元寿大哥去世我非常非常难过,他的去世是京剧界的重大损失,谭家几代人为京剧事业、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创造了众多舞台人物,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充满艺术光辉。我们一起合作了四十多年,曾演出了《龙凤呈祥》《四郎探母》《御碑亭》《凤还巢》等众多剧目,希望元寿大哥一路走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

京剧表演艺术家杜镇杰——

谭大爷和我岳父马长礼合作了半辈子,我也一直受教于他。他老人家家学渊源却不保守,对京剧艺术的传承比我们还着急。京剧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先生离去,带走了许多好东西。刚才在给大爷鞠躬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能够在艺术家们在世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把更多京剧艺术的精粹保留下来。

谭立曾(谭元寿之子)——

我父亲这一生真的很圆满了,无论是艺术上,还是家庭生活,他很幸福,很长寿,我觉得他是一个十全老人。看到这么多京剧人士和观众来为父亲送行,我们家人非常感谢和欣慰,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人品和艺术,把谭门艺术永远传承下去,更好的为广大戏迷和广大观众服务。

谭立曾

谭正岩(谭元寿之孙)——

我排练演出《许云峰》的时候,正赶上爷爷故去,我本应该为爷爷尽孝守灵,但却不得不在舞台上演出,这两场演出也在我的人生中有了重要意义。相信爷爷在天之灵也愿意我在舞台上尽孝,他以前总教育我们要“舍小家顾大家”,观众的事儿,京剧艺术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正岩

收藏家马未都——

我与谭元寿先生在生活中并无交往,但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看他的戏,他的郭建光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他的表演和唱腔都非常熟悉。所以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特意赶来送老先生一程。

收藏家马未都

著名京剧梅派演员胡文阁——

谭梅两家的渊源既有历史意义,又有亲情渊源。从师父(梅葆玖)和元寿先生合作,到我和孝曾老师以及正岩合作,这段渊源一直在延续。2016年,我师父去世那年,正赶上正岩要演出《御碑亭》,正岩邀我和他一起演出,其实他们上一辈人也合作过这出戏。那一次,我和正岩去找元寿先生,他看我们走戏,提了意见,后来排练时元寿先生还亲自来看。他虽然没有说,但是希望这段梨园佳话延续的心情我们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也会努力接续上这种生旦对手戏在流派艺术上的传承。

京剧演员胡文阁

生前八本日记首次传与后人

现场谭立曾透露,谭元寿生前曾让著名京剧艺术家王金璐之子王展元替他保管了八大本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记,并嘱咐其在自己去世之后才能拿出来。因此,这些日记连谭家人都是第一次见到。

谭立曾感叹道:“这是一大笔太珍贵的财富了!我父亲生前很少动笔写东西,我这么多年天天陪伴照顾他,都不知道他居然写了八大本日记!我们昨天翻看了一下,里面都是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亲笔记录的内容,包括几月几日开了什么会,都谁参加了,都说了些什么,他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包括毛主席接见他时说了些什么,周总理见到他说了什么,有些还不是公共场合说的,而是把他拽到一边跟他说的话。在动荡的十年里,他把一些不能说出的心里话都写在了日记里。这些资料真的是太珍贵了!特别感谢王展元先生一直精心保存着这些日记本,并把它们交给了我们。”

病中给重孙子过满月了无遗憾

谭元寿的孙子谭正岩说:“爷爷有段时间身体不太好,送进了医院。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谭家的后代传人,惦记着重孙子。今年8月23日,我儿子满月那天,我们特意带着孩子去看爷爷,和我父母一起全家四代同堂照了全家福。从那天开始,爷爷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也都特别高兴。但没想到,他突然离开了我们,他走得特别安详平静,应该是心中没有遗憾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