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击”

“挫折攻击”是指当人的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会产生的攻击及侵犯性行为,甚至可能引发犯罪。

戴维·迈尔斯曾言:“人际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预测和最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是人类本身。”

生活中“挫折攻击”非常常见:学生考试失败后,回家后会发脾气、摔东西;当你在公司被老板训斥后,回到家很可能会给家里人甩脸色,这些都是挫败感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具有攻击本能,但攻击行为不完全是因为本能。很多外在原因也会导致人的攻击行为,例如某些社会事件。

攻击行为会因为外部原因被削弱,人生活厌恶的情境中,会激起敌对心理从而诱发攻击行为。而挫折会唤醒人们的这种敌对心理,促成攻击行为。

有挫折就会一定产生攻击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挫折并不一定会引发攻击,当人遇到挫折时,如果理解是积极的,没有诱发负面情绪,攻击行为也就不存在。

就像当你被一个人绊倒后,会本能想要还击对方,可在发现是位老奶奶时,也就没有攻击想法了。

挫折与愤怒

挫折是人们在实现目标的途中,遭遇的各种干扰和障碍,从而产生无法实现目标的消极情绪。

但是大多时候,人们都无法直接攻击挫折源,于是把攻击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全的目标。

比如,当你被上司骂了后又不能直接回击,所以回到家后,会把这种挫折感转嫁到孩子身上。此时,你的情绪极易被点燃,若孩子出现一丁点失误,都会让你勃然大怒。

挫折不一定引起攻击,但攻击常常源于攻击的情绪。因此,挫折会引发愤怒,愤怒会引发攻击。

很多人都在找寻愤怒的出口,一贯通过发泄来缓解愤怒,那发泄之后,情绪真的会变好吗?

研究发现,发泄并不会使人的愤怒减少。专家让愤怒的人击打沙袋,把沙袋当作自己讨厌的对象,又让另一个愤怒的人安静坐着,对比后发现:前者的愤怒和攻击行为比后者还要多。

所以,发泄并没有减轻愤怒和攻击性,反而会增加攻击的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对挫折最好的方式其实是改变看法,当你对事物及人的看法改变,愤怒和攻击性自然就减少了。头脑能解决的问题,又何必动用武力呢?

避免设立不可及的预期

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预期,当预期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时,就会让人产生挫折感;若结果满足你的预期,就会无比满足。

生活中,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在日常中找到成就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的挫折感。

预期过高、期望过大就会产生巨大的失望,甚至是绝望。人们在表达感受前,应当学会正确认知。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唤起大家的共情。学会排解攻击的欲望,生闷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的攻击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其实人可以通过语言来阐述愤怒,使别人做出积极反应,这样才能相互交流感受,只有积极的情绪才会发挥好的作用。

运用与攻击性或愤怒反向的情感去思考,这会大大削减你的愤怒感。“挫败攻击”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情绪,但需要适当控制。希望大家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