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一般理解,开国皇帝肯定都是牛人,毕竟改朝换代都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成了黄袍加身,输了满门遭罪。干这行的既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危险性极大。所以自古以来首举义旗的一般收拾穷苦人民,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

从这个角度讲,李渊就很有意思了。首先他不是穷苦人家,实际上他跟穷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不是一般的有钱,他是很有钱。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公侯伯子男,从爵位的顺序大家就可以看出,这出身绝对不是一般人,跟王爵就差一点的主。实际上,李渊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的外甥,隋炀帝杨广的表兄的,据说俩人关系很好,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所以隋炀帝即位后对他也很好,经常去他的地盘巡视,并给予封赏。当然了,毕竟是小时候一起玩过泥巴的老铁,杨广深知李渊不是一般人,有能力,有名气,还有城府,万一要是再有点野心,这事就不好办了。于是一直在试探他,李渊虽然有想法,但是时机不好,只能隐忍。

这时候运气这事就开始显现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隋炀帝滥用民力,修运河,修宫殿,征高丽,搞得民不聊生,再加上他本来得位也有问题,大家不服他,统治集团内部也不稳定,再加上各地烽烟四起。刚刚成立的隋王朝危机四伏,大有重蹈秦朝二世而亡的趋势。于是李渊开始做准备,拉拢四方豪杰,积蓄粮草,招兵买马。

按说造反这事是大事,毕竟是把脑袋搁在裤腰带上的生意,得慎重。可实际上,这事在李渊这根本就没有那么谨慎。根据史书记载,先是李渊次子李世民和谋士刘文静表明心迹,两人达成一致后,刘文静设计让醉酒的李渊睡在了隋炀帝行宫的龙床上,按说也不算啥大事,顶多大不敬罪。可等李渊酒劲过了才发现,身旁还睡着隋炀帝的俩妃子,这下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总不能跟自己的表兄弟说自己啥也没干,就是喝多了,然后再来个自罚三杯,下不为例?傻瓜也知道这时候说啥都是扯淡,李渊不是傻瓜,但是也确实吓了一跳,于是赶紧召集亲近的人商量,这时候始作俑者李世民和刘文静登场了,两人一唱一和,慷慨陈词,义正词严。总结起来就俩字:起事。其他人也趁机煽风点火,于是这件大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渊先是借口突厥入侵,加紧战备,然后诬告监守通敌,把他们收押处决,渠取得太原的掌控权,然后就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率领数万大军直取长安,隋炀帝当时还醉卧在江南的温柔乡里,而且当时四处都是起义军的烽火,隋炀帝只能坐困愁城,对李渊的所作所为根本无可奈何,更何况李渊行动迅速,不久就攻下长安,先是立了一个傀儡,毕竟是自己的表兄弟,面子还是要给的。不久等形式平定了,就举行了所谓的禅让仪式,连最后一点面子都不给了。毕竟这时候隋炀帝已经被干掉了,死人的面子还是不要的好。

随后的日子,史书上几乎已经看不到这位开国皇帝的功绩了,毕竟政治上有长子李建成帮忙,军事上基本由李世民负责。李世民确实是天才,实实在在的军事天才。毛主席如此雄才大略,也对李世民的军事能力佩服不已。最后由于李世民的功劳太大,封无可封,破天荒的给了个天策上将的封号。其实也不是封无可封,毕竟那个李世民最想要的封号在李建成头上,可是李渊不想轻易更换太子,毕竟嫡长子的观念太深入人心,而且隋文帝废掉杨勇改立杨广而导致隋朝灭亡的的事就在眼前。于是李渊对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今天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做法。一会说是要改立他为太子,一会又借口其他事不了了之,甚至还有过把李世民封到洛阳,兄弟俩分治天下的想法。总之翻来覆去拖了好久,李世民很厉害,但是李建成也不差,毕竟这么多年坐镇后方,而且当年在危急时刻保住了太原老巢,虽说这些年一直在做幕后工作,风头一直都被李世民抢走了,但是在李渊看来老大是个做明君的材料。但是老二太厉害了,全国人民对他的五体投地,在大唐百姓看来,秦王就是战神,就是胜利的象征。还有一点,李世民军事出身,李渊也有担心会穷兵黩武的一面。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直接把李世民给拒绝了,怕他以后不出力,毕竟打仗还得靠秦王;继续哄着他干活,可他对别的骨头不感兴趣,只垂涎东宫之位。李渊只能首鼠两端,使用拖字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渊没想到,有些事可以拖,有些事不能拖,特别是继承人这种大事,贵族重臣纷纷站队,双方明里暗里斗了无数次,终于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应该说明,历史上的政变数不胜数,但是政变后上台的皇帝干的好的,寥寥无几,大多都是投机者,只顾自己享乐,或者是无能之辈。李渊无奈之下认清了形势,又一次举行了禅让仪式,只不过这次的酒肯定比上次的苦涩。

虽说被迫退位,但也算颐养天年,九年后,李渊逝世。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不得不说李渊是幸运的,毕竟史书对他的评价确实一般,但是却开创了让无数中国人神往的唐王朝,接班人问题自己没有解决,却被自己的儿子解决了,谁说代价大点,但也算圆满,只能说躺赢的人生你伤不起。

大家如果喜欢历史政治,或者想了解的历史故事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根据读者的建议随时更新历史文章,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微信公众号taishigongshuo(太史公说)欢迎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