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成熟的人都擅长读文件。

比如我。可是,我骄傲了吗?

话说国家又出台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规格很高,内容一如既往地枯燥;可如果你不仔细研读,恐怕要追悔莫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不懂也没关系,砖家是干嘛滴?所谓砖家,就是替你搬砖盖房子,您老只管住。

文件名有点复杂,叫《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01嘛叫“教育评价”?

很多人看了文件标题,就有点蒙。啥叫“教育评价”?

你在工厂上班,有质检员吧?在媒体上班,有考评员吧?产品生产出来,质量怎么样,他们说了算。

其实最终市场说了算。但市场反馈有滞后性,毕竟消费者只有用了产品才知道好坏。而考评、质检是在产品出厂之前进行的。

教育评价显然比质检、考评复杂许多,因为它不仅考察产品,更考察整个体系:

从教师,到教室,到校长,学校的硬件软件,学生成绩、品质……升学率虽然被严格禁止作为唯一目标,显然也是重要内容。

02文件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也是这么想的。

动辄几千字上万字的文件,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和我有关”的内容。

和家长、学生有关的内容,还真不少;严格来讲,几乎所有内容,都和家长有着或紧或松的联系。

最值得家长、学生关注的,是文件第20条: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这一条中,明确提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型,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试题开放性”,减少“机械刷题”,这些字眼并不醒目,但意义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试题开放性”意味着什么?

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意味着:很多东西,不必死记硬背了,关键在于深入理解。

但要注意,“开放性”不是记忆的敌人,很多内容,该记还得记。

“开放性”同时意味着,需要记忆的内容有可能换个马甲,在试题中出现。

开放性的合理逻辑是这样的:

一些基础的、必要的记忆内容,依然需要死记硬背,比如经典古文,但考试的时候,形式会多种多样,不再是令人郁闷的“默写全文”;

琐碎的、带有“钻牛角尖”色彩的生僻知识点,一般不再作为重点考察内容;

介于两者之间,答题时回旋余地大的,则属于“开放性试题”的重要内容,会加大考核力度。

于是新问题来了:怎样应对“开放性试题”?

04试题“开放”了,我该怎样“放开”?

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他的基础知识,掌握要牢固。

记住:开放性试题,不是让“不学无术”的学生可以投机取巧,课本不读,课外书不看,整天上网玩游戏,考试的时候“忽悠”一番,就能得高分……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基础知识做底子,“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之上,应对“开放性试题”,需要着重培养三方面的能力。

05必须提高三种能力

其一,思考力。

思考力即思维能力。对于一个现象、一则材料,学生要能够对素材进行分析、梳理,加以提炼;提炼之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思考力最基本的方面。更重要的,则是让学生学会系统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名同学因为座位调换问题吵架,只看到吵架,当灭火队员,拉完架了事,这叫单一思维。

找到根源——座位问题——通过各种方法协调同学关系,让环境更融洽,这叫系统思维。

通过调换座位产生的矛盾,延伸到其他方面,构建更和谐的班级关系,甚至给同学们上一堂交际课、心理课,这叫发散思维。

座位不好调整,把黑板调过来,全班同学向后转(仅举例,勿当真),这叫逆向思维。

其二,写作能力。

有思考力,思维活跃,但找不到恰当的词汇、句子来表现,表达能力差,也不行。

可以说,写作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

开放性试题越多,写作能力就越重要。“聪明但不会写”的学生,今后要吃亏。

其三,提问能力。

这种能力很容易被忽视。人们对提问力的重视程度,和死记硬背的程度成反比,和试题的开放性成正比。

死记硬背,是不需要提问力的。如果试题开放性增强,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好问题,就很关键了。

可以说,提问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样,都是思维能力的“外化”,和“内化”的思考互为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