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必亡!从“科举制”论证满清覆灭的必然,当真是天怒人怨

科举制度是中国选拔人才的一大创举,也是自隋唐以降,历代封建王朝选贤任能的重要举措和标配。

有别于隋朝以前的“举荐制”,科举制度让社会下层的有才之士拥有了上升渠道,能够脱离贫困潦倒的生活,晋身为官绅阶层,除了改变自身命运外,同时也能加固统治阶级的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满清时候,科举制虽然照常运转,但已发生了可怕的变异。

明共取进士24595人,而清朝则共取进士26849人,二者数据接近,仅只是相差254人。

明朝和清朝的寿命都是276年,寿命相同。

按年份平均下来,每年还不到一人。

然而在这2万多名进士之中,满清进士的成分比例非常诡异:汉族寒门弟子不到百分之十。换言之,清朝进士以满人为主。

具体而言,寒门子弟在清代进士中的比例明显低于明朝,晚清出身寒门的进士只占全体进士的10%不到,占贡生和举人略高一点,但仍不到20%,绝大多数的功名由官员或富商子弟掌控。如:1840—1900年超过84%的进士都是官员子弟或富家子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通历史的人都知道,科举制自隋朝创立以后,彻底打破了门阀豪族对上层的垄断,使得普通寒门子弟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跻身精英行列,而广大中下层人士对政权的参与度,又代表着对政权的支持度。

明、清寒门士子比例如此悬殊,是满清必亡的又一佐证。

同样是科举取士,为什么清朝会出现功名由官员子弟充斥大半的情况呢?

明朝在颁布的《科举成式》中曾规定:“凡民间俊秀子弟皆得与选,惟吏胥不许应试”,明朝的科举将倡优、差役小吏排除在外,同时也限制了宗室出身的进士授官。万历朝大学士申时行曾言:“国朝科举定制,原不分孤寒与仕宦”。

满清建制后,顺治为平衡满汉关系,下了“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的规定。然而在具体实施时,却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三代以上无人中举则不得参加科举,谓“冷籍”,而且旗人参与考试,可以自选座位,汉人士子却无此权利。

而所谓“满不点元”和“旗人不列鼎甲”就更是做做样子而已,满人不需要位列“大三元”就已有很多超国民待遇,至于“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鼎甲,那些吃喝玩乐的八旗子弟自然也不感兴趣。

但绝大多数进士举人的比例却倾斜到了旗人子弟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此类屌诡的上层设置,致使许多有才能的汉族子弟无法晋身,而满族旗人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却能够沐猴而冠,窃据朝堂。

而科举登第,鱼跃龙门的机会,则与寒门士子渐行渐远。

无怪乎当张勋复辟的时候,京城的商家店铺都大门紧闭,张灯结彩欢呼簇拥的那些人,都是康有为花重金雇佣的乞丐妓女所扮。

事实上,袁世凯逼宫隆裕搞掉大清的时候,他的兵都在北京城外,满清皇室丰台大营和御林军随便拉一支队伍就能做掉老袁,但却没一个人愿意出头,只留下隆裕和宣统孤儿寡母的在大殿上啜泣。

为嘛?因为接班人一代不如一代嘛。

如果八旗军和八旗子弟管用,那后来就没曾左李张什么事儿了,更遑论袁大头呢?

抚古追今,不胜唏嘘。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