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父街、北奎楼街、南奎楼街 , 该三条街都为南北走向,同在一条街上,自北向南分为三段,位于城东寨墙内。旧址南到鸡爪街口,北至魏公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清光绪三十年《新修南阳县志.南阳城关图》示:南段称奎楼街,北段为纪念晋代镇南大将军、南阳太守杜预,取名杜父街(后讹称豆腐街)。解放初期,南、中段合成奎楼街。1966年,南段更称援越路,中段更名为工农路。

而今,援越路在城区的建设发展中已泯灭于时代的长河中,工农路却依然挺立在南阳市区,慢慢的熬成了老街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工农路,大部分南阳人第一时间浮现的便是从新华路口到建设路口这一段儿街区,早在二十年前,这里可是南阳有名的服饰市场。

东有工农路,西有梅溪街,每逢年节,这两条街上,便拥堵不堪。

以前一直以为工农路很短,只到建设路口,后来才知道,实际上,工农路很长,作为一条贯通南北的老街,工农路南起新华路口,北通信臣东路,

沿途穿过王府山,南阳市中心医院,宛城区畜牧局,宛城区财政局,抵到尽头是九隆实验小学,作为沟通南北的主干道,名副其实。

只是和同为沟通南北的主干道而言,无论是偏东一点的独山大道和仲景路,抑或是偏西一点的人民路,都比工农路宽阔太多。

最为人诟病的一定是工农路建设路交岔路口的拥堵和市中心医院门口的单行道。

15年设立单行道时,市交通设施管理大队负责人解释说,正是由于这条路一时无法扩宽,这才设置单行道来缓解交通拥堵,如果将来工农路扩宽了,就不用再设单行道了

五年时间过去了,单行道依然拥堵,扩路却一再搁置,老城改造之难,窥一斑而知全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阳这座古城越来越现代化,古建筑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在视线中。有些本应该代表南阳的文化资源,现在要么成了其他城市的名景区,要么不温不火的,王府山属于后者。

王府山位于南阳市工农路的南段,王府山高18m,占地约346㎡。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王府山是南阳城区最高的建筑,站在山顶的接天亭上可观望全市。

而今,早已淹没在众多的新建高楼中了。

时间侵袭了南阳大部分街区,数不清的变化在各个小的细节中蜕变,只有工农路仿佛被定格在了过去。

停于街边的这幢老房子,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屋顶绿瓦青苔,檐下老舍旧店。

多的是一家三代甚至是四代在这里居住,年轻人在附近上班赚钱养家。退休的老人们就在家里含饴弄孙。

像这样沉淀着几十年光阴岁月痕迹的地方在如今的南阳已经不多见了。

这世界很大,可以看到各色的风景,处处月华和烟花;这世界很小,靠近才能体味各色的年华,淡淡味道和温度。

但是这寻忆的追慕之情大都属于曾生活在这里而后离开的人们,或是曾于此游荡但终离去人们,对于常年居住于此,毫无改变的老居民而言,未尝不期盼着有新的生活。

或许,尝试过高楼和大厦后,依然会怀念这里,但拆迁,仍是不少在这街上的居民期盼的事情。

推着三轮车叫卖的流动馒头车越发少见,只在这老街上,偶尔还能遇见一些。

南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处处崭新的商业街区拔地而起,整齐划一的街道大同小异,虽然穿上了仿古的外衣,但老城的烟火味道也在改造中消失难寻。

可这里有老南阳人的情怀和深藏于心的记忆,在这里可以找寻岁月的温度和味道。

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间,工农路上脚底连接着的土壤,充满烟火气。街上的各处都涌动着生命最鲜活的一切,在这里可以触碰那些平淡生活中温暖、恬静、动人的美好。

撰文剧本:小天儿

摄影:小铭

图文设计:小阿欣

出镜模特:老街群众

审稿:因扎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