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阿里巴巴出手,新外贸冲出泥淖!

创新科技理念 今天

这半年里,全球贸易分为两部分:退群的,和扩张的。

这半年里,中国外贸又分为两部分:没订单的,和订单接到手软的。

疫情,中国打上半场,国外在打下半场,而做外贸的要打全场。

随着各国陆续封关,海运港口靠泊作业受阻,很多国家原本忙碌的海关仓库,一时间门庭冷落。集装箱船领航员、海关检查官员、物流人员、卡车司机和仓库守夜人……多数人都在“休息”。

有研究指出,美国需求下降中的27%、欧盟需求下降中的18%,都由生产商来承受。

海外急剧萎缩的需求,让正在沿着贸易路线的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东南亚和墨西哥激起层层涟漪。随着今年全球GDP大跌的预测浮现,几乎没有办法维持过去高达25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在世界各地继续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先复工复产的中国,也最先感受到全球外贸格局变天:

有的人等来的是订单萎靡,被迫裁员倒闭;有的人却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把企业做成了供应链上的唯一。

命运的轨迹分道扬镳,不过是新旧两字的一念之间。

旧外贸之困

有人这样形容2020年:

2020年=1918年大流感+1929年大衰退+1968年黑人运动,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还要加上一个贸易摩擦。

在当今时代,“自给自足”几乎已经不太可能实现。即使是简单的产品也依赖于复杂的供应链:一杯普通的咖啡,需要29家公司在18个国家进行协作生产。而在从生产到消费的长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带来连锁反应。

过去三十年,外贸是让中国成为经济No.2的最大助力。

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贸易顺差2.92万亿元。在一定意义上,它就代表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

截止目前,在世界工厂的大本营——珠三角,近5成的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订单问题。即便客户没有取消订单,付款周期也明显延长,工厂资金链压力瞬间增大。

最早传出停工新闻的就是东莞精度表业公司。被直接取消生产订单之后,公司随时面临倒闭。

营收能力上亿的外贸企业,也纷纷表示账上的资金最多只能支撑2-3个月。

危急的形势放大了“世界工厂”的一些短板——

当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科技领域遭遇外国封锁的时候;

当我们的消费者被高溢价收割,我们的工厂被渠道商盘剥;

我们的产业链在给全世界打工的时候……

生意一旦涉及到跨境,就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漫长的物流系统,集装箱经济,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财税政策,银行支付系统,各种审批检查……还要考虑到国际形势好不好,汇率波动大不大。

还有安全的问题,做一单生意的时间周期长不说,能不能拿到钱,手头的资金链能不能撑到钱到手,都是问题。

旧贸易体系下,中小企业只能依赖中间商、渠道商来接发订单。这就导致很多国内工厂出海渠道单一,接订单也是有一单做一单的套路。既没有订单积累,也没有长期客户积累。

说难听点,你就成了个无情的生产机器,价值链底层的打工仔,成本就是你最大的优势。

纵观商海风云,很多强者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失败,是因为没有做什么才倒下得无声无力。

死守着传统逻辑、舒适区的外贸企业,在眼前的抢订单中急红了眼,却没看到、不愿尝试递到手上的救命稻草——数字化新外贸。

对外贸商家来说,这不只是一个数字化经济的大趋势,更是在当下生存下去的唯一一条路。

不走在“新外贸”这条路上的,很可能被淘汰的命运就在路尽头。

这才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外贸大洗牌的真相。

新外贸破局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都在使劲,唯有外贸精疲力尽。

传统外贸与数字化新外贸,在线下与线上并行二十多年后,因为疫情形成了交汇。现在,它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外贸搬到线上,而是通过全面的数字化获取规模化的增量。

所以新外贸该换的不是马车的鞍子,而是轮子。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20年前,马云带着这个执念创业,为千万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个体商户找到活路。

20年后,面对新冠疫情、贸易摩擦、技术封锁等重重考验,又是阿里主动站出来,倾其所有带动新一轮流通革命,助力“双循环”。

阿里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全球化,而是流通的全球化、产业的全球化。

2017年,阿里正式提出打通“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全球游”的战略目标。

通过ICBU、速卖通、lazada、天猫国际、天猫海外、菜鸟国际等一系列布局,阿里塑造了业内最完备的进出口体系。

疫情期间,在全球民航大量停飞的情况下,阿里成功调动运力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运输物资,打通了中国快递史上第一个进行全球配置的救灾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订单,货运不出去只能干着急。好不容易物流通了,运费也涨上去了。“深圳一家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经历了疫情以来外贸出口的大起大落。开始是订单取消,订单恢复之后,不少物流中断,物流恢复后价格又一路飙升,空运价格甚至是日常的5倍还多。

菜鸟今年以来动用了近800架次包机,为中小企业打开了出口物流通道。进入6月中旬后,又通过增加航空运力,智能化运营来降低物流成本。

“菜鸟出口这轮普遍降价超10%,发往意大利等重点国家的费用降幅更接近30%,预计降价后的首个月可以为商家节省1.5亿运费”,菜鸟出口物流部总经理熊伟说。

以菜鸟杭州到列日的航线为例,通过双向载货、智能化的拼货,降低了航班空载率并节约了操作成本,这条线路的进出口物流价格都低于市场30%左右。

降低运费的同时,菜鸟出口物流继续保持时效稳定,提供超期赔付,以此帮助出口商家获得更多海外消费者的订单。

据悉,菜鸟跨境包裹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新四大跨境包裹网络之一,日均处理订单与UPS、FedEx、DHL比肩。这张出口物流网络率先调低运费,有助于稳定中小企业外贸基本盘。

淘宝创立的初衷是搭建C2C交易平台;

支付宝是为解决交易衍生支付信任问题;

1688则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内贸平台;

菜鸟则是解决全世界物流基础设施的问题。

这些业务都不是本着依托流量的意图去创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去帮助实体企业,这才是真正的产业互联网。

阿里更在意的还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体的勾连。

「大动脉」为什么是阿里搭建的?

物流通,则商业活。

眼下,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要建设“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激活内需,内外互促,“统筹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又是一道必答题。

“双循环”呼唤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强的一波“流通革命”加速到来。

对整个中国物流业的升级改造,难度之大、投入之多、见效之慢超乎想象,但阿里偏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因为这是智慧物流的底层骨干,是中国未来产业变革、制造业升级的根基所在;因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唯有搞活流通,才能搞活内需消费,中国企业才有活路;更因为,这件事,阿里能做得更好。

这次疫情会让全球的民众认识到,物流网络已经和水电煤一样,成为商业时代的新基础设施,彻底融入到经济生产的各个环节。

阿里的流通革命,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第一,物流已经从集装箱时代,进入快递包裹时代;第二,快递要做到“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

这两点都在快速实现当中。

对于流通企业而言,它不只是提高数字化能力和降本增效,而且在不断拓展流通企业的想象边界,从线下到线上、从区域到全国再到全球、从人工配送到机器人和无人机、从常规运输到冷链运输、物联网和智慧物流……一大批千亿、甚至万亿级流通企业正在加速涌现。

同时,它也意味着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玩法,让原本无法实现的商业模式或路径落地,给企业的发展创新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会继续。从救急网络回归经济基础设施,是必然的情形,阿里菜鸟的价值更多地寄托于更长远的行业大变局。

全球供应链是时候见识一下全新的中国制造了,埋头生产的世界工厂也该抬起头,见识一下它们所服务的全球产业链的样子,而不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处的一环。

如果,我们能够让想象力更自由的驰骋。这可能将改变全球贸易通行了三百年的模式。

它不只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制造、消费终端的对接,而是所有企业与所有人终端的对接。

在新外贸体系中,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不但可以把通过这个平台找到、购买自己需要的所有产品,同时也能够轻松的把自己生产的东西卖给需要的人。

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真意,所有人对所有人的链接。

这也是阿里新一轮数字流通革命的真意,一张连接全球的现代物流网络是实现全球商业流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