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1

李成儒为什么这么狂?

去年十月,在《演员请就位》的节目里,李诚儒歪个脑袋,对《悲伤逆流成河》的演员说:

“坐在这儿看这个,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全场听到这么尖锐的话,都惊了。本书作者郭敬明,更是感到了严重挑衅。

没想到,李诚儒补了句更狠的:“现在的年轻人就看这种?”

这段话火爆全网。

而在今年的十月,《演员请就位》的第二季,李诚儒“故地重骂”,再次“拷打”了一遍郭敬明。

事情是这样的:

本期《演员请就位》翻拍了《陈情令》中肖战和王一博的对手戏名场面“穷奇道雨夜”,这次的翻拍版,由何昶希和张逸杰两位年轻演员表演。

遗憾的是,二人的演技水平令人大失所望,甚至输给了后边一直认真下着的大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场演技MVP:大雨

《演员请就位》的导演给演员的评分机制分为S级、A级和最低的B级。按理说,两人都演成这样了,应该直接领个B级然后再接再厉就行了。

可是,郭敬明却给出了一个“S”级,震惊全场。他给出的解释也简单粗暴:我给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戏!

陈凯歌听到郭敬明这样的回答,很委婉地说一句:“我觉得导师给出S卡,不管是谁给的,那就是代表了导师对于演员演技的看法。”

而旁边早就看不惯的尔冬升,则是直接引战:“李诚儒老师,别睡了,发表一下您的观点。”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拷打”名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说一,论实力,《演员请就位》里只要是个嘉宾或导师,就有资格看不上郭敬明。

但是纵使成功导演如陈凯歌和尔冬升,都会圆滑地给别人留下一丝丝颜面。唯有李诚儒,心直口快,有话直说。敢把拥有“巨大票房成就”的郭敬明“拷打”到抬不起头来。

好多人都问,这老头儿凭什么这么狂?

但是我告诉您,没能耐说狂话那叫傻b,有能耐说狂话那叫牛逼。

△李诚儒老师的表演名场面

这位爷,就是牛逼,是我们横发兄弟会心中的偶像。

我们崇拜李诚儒牛逼,不是因为他是老艺术家,而是因为他是个绝对狠人。他白手起家,九十年代就是亿万富翁,后来转型做演员,又成了最强的演员。

又横又发,了解了他的人生,你就摸到了一些屌丝白手起家的门道。

2

卑微小伙,在线学习

李诚儒是老北京,据说其祖上是在李自成进京时来的北京,至今已经超过300年了。

但是老北京的身份,对他的现金流帮助不大。李自幼家境贫寒,到了1970年,17岁的他早早进入社会,在景山服装厂当了个缝纫工人。

但是与多数一生都安于现状的同龄人不同,他一直牢记着一句人生信条:“机会永远在你身边,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1981年,自认为年轻帅气的李诚儒老师,学过点表演,立志要当一个演员,于是前往《西游记》剧组去应聘。

无奈,杨洁导演看了他一眼就说:演唐僧太瘦了!

但是杨洁发现这人口才不错,办事又麻利,便安排他在《西游记》片场当场务。所谓的场务,其实就是跑场打杂的。一般傲慢的人,觉得自己怎么能当跑腿打杂的啊,不干了。

但是李诚儒就能低下来。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他便就此一行干到精。要知道,那年头的影视剧组可不像现在这么水,顶张整容脸就能进去。能在那里边干活的,必须都是人尖子。李诚儒天天伺候这群爷,自然就此学到了不少东西。

李诚儒人生最重要的节点,就是西游记拍完了去经商,那时他已经28岁了。

3

他的第一桶金

80年代,李诚儒暂别演艺圈去经商,在东单摆地摊,准备白手起家。

在摆地摊期间,李诚儒并不是闷头干活,而是仔细观察市场,看看京城的街头潮人们都穿什么。他敏锐地发现,当时市面上欧版的风衣偏多,而更适合中国人身材的的日版风衣却偏少。

这个发现让他一下嗨了,小试了一下,发现日版风衣果然好卖。随后他陆陆续续进了10万件风衣,很快就都卖完了。哪怕一件利润40块,那也是400万啊。

在赚一万块都值得吹牛逼的年代,李诚儒靠着眼光和行动力,一下赚了几百万。原始积累一下有了,当时的几百万,能顶现在的几个亿了。

在那个王朔还在写出租车司机收入有多高的时候,在那个冯小刚还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李诚儒就开上奔驰S600满北京城转了。

当年叫大款,现在得叫人上人。

一个人早年见过钱,就知道什么是风雨了。

4

嗅到了财富的流向

而到了90年代,李诚儒再次敏锐地嗅到了财富的流向:西单将成为继王府井、前门之后,北京城第三大商圈。幸运的是,那时候还是卖方市场,有货大家都在抢。

于是他急忙占领先手位,在西单租了一块800平米的场地,成立了特别特商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他在北京西单黄金地段开了家“特别特”商城。这是北京首家开家自选服装商城。所谓“特别特”,寓意就是“特别热情的服务,特别合理的价格,特别优质的商品”。

“特别特”最初主打旗袍销售,为了找到最显眼的售货员,李诚儒还在北京登报招工选美。仅北京报名的就有5000多人,最后他只“海选”出了100人。

据说,李诚儒当时是按照演员和空姐的水准来选的,模特身高大多在165~175厘米之间,形象都很好。美女们在西单大街上一走,一下子就轰动了全北京城。

△李诚儒:给爷看乐了

“特别特”一天的赢利最高达50万元,这样的辉煌持续了2年的时间。“那时做服装是100%的利润,我的成本是75%,但能卖到比较高的价格,利润很大。”李诚儒说。

春风得意的他,在当时出手非常大方,对他客气的电梯员、服务员和司机,经常会喜提100美元的“大红包”。

可惜好景不长,蓝海变红海。李诚儒回忆道:“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后,很多生意就很难做了,而且和很多人的合作也不是很愉快。”

△《私人订制》剧中李诚儒的大款形象

5

大起大落大生意

1993年前后,北京又兴起炒卖外汇,跟后来的比特币一样,是个不少不安分的人眼中的“财富新大陆”。

已经从服装业全身而退,并且手里有些热钱的李诚儒决定“玩一把”,他和香港的几个朋友一起做起了外汇买卖,把手中大部分资金拿出来买外汇。

他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回忆道:

美元/日元110的时候,你认为很有可能美元强,那就“扎”,扎500张。为什么叫“扎”,一个说扎,一个说沽。

“扎”和“沽”的说法,是从香港转入咱们大陆来的。因为买和卖在香港人哪里是说不清楚的。“买”和“卖”他们听起来都是一样的,买卖都差不多。于是索性改成扎和沽了。扎就是买美元强,沽就是看空美元。

我就看美元强,扎。然后回家了。大伙儿凑一起吃饭,吃完饭之后有什么活动。比如请什么银行的人了,请什么客户了。然后一看十点半了。然后大哥大,特别砖的那种。怎么着那个,现在你给我算算,500手能赚多少钱,一算,500手挣了11.5万美金。好,出吧。”

顺的时候就是这样,谈笑间,10多万美金入账。

但是赔的时候,那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1993年底,美国和日本贸易大战的时候,所有的玩家全军覆没,所有的投资都没有了。

遗憾的是,即使是暴富后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依然并不知道理财三分原则:三分之一用于投资,三分之一用于固定资产,三分之一用于保存实力。

他把自己通过原始积累起来近乎的所有资金,大概几百万美元先后投入汇市,最终血本无归。

经历挫折后,他扪心自问,自己最想干的是什么?结果只有一个——还想当演员。

6

演员的自我修养

从李诚儒转行成为专业演员,也能看出这个人为什么能成事儿。李诚儒演戏没那多方法论,就一个信条:演什么得像什么,得有这个心气儿,得琢磨人物。

再加上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再拍戏,那就是降维打击。

在外汇市场血本无归后的一天,正在王府井卖冰棍的李诚儒遇见了自己“北影的同学”赵宝刚,经他提点,李诚儒从此重回演艺圈。先后出演了《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以及《重案六组》等影视剧,在观众的视野里“混了个脸熟”。

但是对于他的演艺事业来说,李诚儒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是外人万万想不到的一次一分二十秒的客串,而且是不拿钱的友情出演。

猜到是什么了吧——《大腕》里的那段freestyle,在这里,对他来说,最难的,不是背台词,不是找一个精神病的状态,而是那句英语台词:“MayIhelpyou,sir?”

因为他不会英语。能随口说出这句英文,是因为他真的见过专业的英国管家。

而且,他心知,这种癫狂的状态必须一条过,第二条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按理说,这部《大腕》参演的演员都是大腕,可谓众星云集。李诚儒虽然是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富豪,但是早已中落,且在演艺圈更算不上是一线人物。

可越是这样,不服输的李诚儒越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能耐”!

这”名场面“虽然拍得行云流水,但拍完三个半小时后,李诚儒在抽烟的时候,手依然在发抖,因为他演戏的时候过于投入,(没蓝了)精力耗干了。

事后他总是很得意地说:这一分二十秒,给我培养了近两亿观众。

这也是为什么,在《演员请就位》里,李诚儒能有底气批评郭敬明:“不能用廉价的笔触去引出广泛的共鸣。”

而在第二期节目里,对于郭敬明打断他的发言,并用讽刺的口味说出“您说完了,我来解答您的疑惑”时,他也直言不讳地还击:“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人。”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起大落,人情世面方方面面都见识过的主,他的直白回击并不是倚老卖老,倚富卖富。

而是作为一个认真对待影视剧的过来人,希望年轻一代,对影视剧,乃至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有一个起码的尊重,而不是仅仅把导演的职位当成赚钱的工具。

他追求尽善尽美的性格,已经融化在了他的生意经里,更融化在了他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里。

正如他的自述:我主演的角色都是敢爱敢恨,亦正亦邪的角色,带有匪气,敢想敢说敢做,一个男人的一生就应该轰轰烈烈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