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是一名美籍华裔,从小在家中长辈的讲述下,充分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只是令张纯如不解的是,当她去学校查阅相关资料时,居然没有找到丝毫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历史的书籍里也没有,甚至去请教相关专业的老师也一无所知。同样是针对犹太人的屠杀,可查到的资料却十分详实。南京曾经遭受到的浩劫,就像是被整个西方社会遗忘掉了一样,而遗忘历史必定会让人重蹈覆辙。

于是,张纯如下决心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事件,知道日本曾经在中国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大罪。张纯如通过查阅各方资料,甚至亲身去到南京,采访当时的幸存者。最终,《南京大屠杀》一经问世,在西方就成为畅销书,引发一场不小的轰动。

张纯如这本《南京大屠杀》心血著作中,《拉贝日记》是最重要的参考书目,它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位生活在南京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写下的日记,是目前关于南京大屠杀最详实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史料。

拉贝1882年出生在德国,1908年来到中国,1911年任职于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北京分部,先后调任天津、南京等地。拉贝这一呆就是将近三十年,并于1931年加入了德国纳粹党,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拉贝日记》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写。

二战爆发后,日本和德国伙同意大利签订同盟条约,建立被称为轴心国的军事集团。因此,在南京的日军,也很顾忌着拉贝的身份,从来为难拉贝。1937年日军打算轰炸南京,于是向德国大使馆下达最后通牒,让在华外人赶紧撤离。为此,西门子总部以及德国当局都下达指令,让拉贝回国。

拉贝毕竟在中国生活了近三十年,早就把中国当成了第二个故乡,他割舍不下这片土地,也无法容忍日本当局对平民的屠杀,于是拉贝把自己的妻儿送回了德国躲避战乱,自己则孤身一人留在南京。拉贝或许没想到,自己留下来后,将成为25万中国难民的“活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要轰炸南京,留给拉贝的时间不多,拉贝和几个外国朋友在自己住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安全区,用来收容难民,这个安全区成为了南京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拉贝将一张巨大的纳粹旗帜铺开,提醒日军不要轰炸这里,好在这个方法是奏效的,日军果然不敢轰炸。

在《拉贝日记》中记载,拉贝将日军对南京的轰炸记录下来,称所有人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几乎没有多余下脚的地方,耳边是轰炸机呼啸而过的轰鸣声,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一整块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等待的过程是最煎熬的,不知道轰炸何时能结束,害怕下一秒炸弹就投掷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轰炸停止后,拉贝记忆中繁华的南京变为废墟,人们在残垣断壁中寻找亲人破碎的尸块,让亲人留个全尸安葬。日军常在天气晴朗之时出来轰炸,为此,拉贝每天都祈祷不要是晴天。

为了救更多的中国难民,拉贝决定成立国际委员会,建立一个更大的安全区。拉贝因为德国纳粹党的身份,被推举为国际安全区的主席,利用这一身份,拉贝给日方发去电报,请求在南京西部建立一个4平方公里的中立区,避免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同时还给希特勒发了一封电报,希望通过盟友的身份,迫使日本让步。

希特勒直接无视拉贝的电报,而日本则给予回复:拒绝。不过日本没有彻底拒绝,而是给了拉贝一点点希望。日本称中国军队对平民和财产如果处理不恰当,日本政府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如果安全区与日方没有军事冲突,日方将考虑予以尊重。也就是本质上是拒绝的,但如果能做到不和军事挂钩,日方还是会考虑同意。

拉贝见缝插针,多次与日方交涉,成功地建立起中立区,并陆陆续续收容了25万中国难民,随后拉贝又为这二十五万人的吃饭问题四处奔走。安全区确实要安全得多,但惨剧还是不能完全避免。

在拉贝的日记中写道,有天夜里,安全区共有一千多名女性惨遭日本士兵凌辱,其中还有百余名来自金陵文理学院的女学生。有次日本士兵翻墙进入安全区,想要施暴,幸好被拉贝撞见,及时将那名士兵赶出去。

日本兵是怕拉贝的,毕竟德国纳粹的身份摆在那里,每次有日本兵翻墙进入安全区,看见拉贝后都会战战兢兢退了出去。在安全区的难民心中,拉贝就是菩萨在世,拉贝心知自己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自己绝对不能倒下。只有深夜独处的时候,拉贝才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深深的恐惧诉诸于日记之中。

1938年拉贝被召回德国,1945年二战结束,拉贝先后因为纳粹身份被苏联和英国逮捕入狱,1946年被释放。出狱后的拉贝穷困潦倒,一家人连饭都吃不起。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民众自发组织捐款,共募集一亿元,国民政府按照市价2000美元汇入了拉贝卡中,此后,中国国民政府每个月都会给拉贝汇钱救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发起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评选中,拉贝以4097787的票数位居第二,仅次于白求恩。

今年疫情暴发,新冠肺炎肆虐欧洲各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作为德国妇产协会副主持,妇产医学领域高级专家,第一个想到的是找中国求助。托马斯·拉贝一直坚守在疫情前线,他所在的医院需要由中国生产的“法匹拉韦”。

在得知托马斯·拉贝的需求后,中国药企表示无偿捐赠,并且翻倍捐赠,还将中国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经验一并附上。

对于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际友人,我们会永远心存敬意,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中国人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更不会忘记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

参考文献:《约翰·拉贝:“东方的辛德勒”》、《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拉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