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的青年时代:“拗相公”是怎样炼成的

文/老张在路上

王安石有个绰号“拗相公”, 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这个绰号并不是王安石活着时候就有的,而是在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文出现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老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回乡后,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就连司马光也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故有了“拗相公”之绰号。

然而,王安石是怎样成为后世人眼里的“拗相公”的呢?

(剧照)

01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王安石故里目前有临川和东乡两种说法。)

宋真宗名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亲是李皇后。宋真宗生于968年,1022年去世,是大宋朝第三个皇帝。赵恒出生时,大伯赵匡胤已经当了8年大宋朝皇帝,父亲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

宋真宗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和他父亲赵光义一样,赵恒也曾任开封府尹,即大宋朝首都开封的市长。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为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真宗)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北上亲征,与辽军会战于澶渊。当时战局有利于北宋,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剧照)

王安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出生的。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字舜良,王安石出生时任临川军判官。

王益是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的进士,进入仕途后,历任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临江军(今江西樟树市)判官,新淦(今江西新干)、庐陵(今江西吉安)、新繁(今四川新繁)知县、韶州(今广东韶关)知州等地方官,后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 二月,王益卒于江宁任上。死后赠工部郎中,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

王益娶妻徐氏、吴氏,共生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王安石生母吴氏,是王益的续弦。

02

以下王安石的青年时代故事,以清代顾栋高撰《王荆文公年谱》、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为主要参考资料。

因为父亲王益仕宦主要是在宋朝各州府县当地方官,王安石出生后,跟随父亲宦游各地,父亲为官的官宅和府衙是王安石童年印象最深的地方。

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公自丙子以前,常随宦游至韶州,丙子以后,年十七至江宁。旋居丧三年。”查《中国历史年表》,丙子年为宋仁宗景祐三年,即1036年,王安石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往往过目不忘,下笔成文、洋洋洒洒。在随父宦游的这段时间,因为父亲是中下级地方官,王安石能够接触社会现实,体验民间疾苦。青年时期的文章就开始显露出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的特点,而且有移风易俗之志。《宋史》说他:“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王安石自己也以诗言志,这首名为《忆昨诗示诸外弟》的诗,王安石自诩: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据王安石年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王安石十岁,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广东韶关),王安石随父至韶州。明道二年(1033) ,王安石十三岁时,王益回临川奔母丧,王安石随行回故乡。直到景祐三年丙子(1036) 十六岁,王益服母丧期满赴京,王安石也随父亲到了京城开封。

在京城开封期间,王安石结识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文章文,大获赞赏。

曾巩出生于1019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比王安石大2岁,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巩曾写有《寄王介甫》一诗,回忆两人的初识,对王安石的才华很是赞叹:

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

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

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

……

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

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

周孔日己远,遗经竄墙壁。

倡倦百怪起,冠裾稔回惹。

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辟。

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

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

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

嗟予见之晚,反覆不能释。

……

《宋史》:“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这三人后来都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的人物。

(剧照)

03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音zhì,义同“置”)榜进士第四名。

关于壬午科的考试,还有一个故事。

据宋代王铚《默记》记载:“……不久唱名,再三考定第一人卷子进御。赋中有‘孺子其朋’之言,(上)不怿,日:‘此语忌,不可魁天下。’即王荆公卷子。第二人卷子即王珪,以故事,有官人不为状元;令取第三人,即殿中丞韩绛;遂取第四人卷子进呈,上欣然曰:‘若杨寘可矣。’复以第一人为第四人。”

这个故事说,庆历二年(1042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把前几名的卷子呈给宋仁宗审阅,考官拟定的名次为第一名王安石,第二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杨寘。

(宋仁宗)

仁宗皇帝看到王安石的卷子中的一句话“孺子其朋”,很不高兴,就想把王安石的名次与第二名调换,而第二第三名是当时已经有官职在身的王珪、韩绛,根据宋朝科举制度的规定,有官身者参加科举不得为状元。于是排名第四的杨寘提到了第一名,而王安石则变成了第四,就这样就失去了眼看到手的状元。

“孺子其朋”出自《尚书·周书·洛诰》,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是周公辅佐年幼的侄子周成王的对他说的,意思是“孩子啊孩子啊,你和大臣们交往要像和朋友们那样融洽”。

王安石21岁,仁宗皇帝已经30多岁,当了近20年皇帝,老赵家的天下是从才柴家孤儿寡母手里夺过来的,自然对“孺子”这个词很是忌讳,所以把王安石的状元换成了第四名的杨寘。

另有说王安石之所以没有中状元,全是主考官晏珠私下做了手脚。杨寘在参加殿试之前已经连中了解元和会元,如果殿试再夺得状元就成为科举史上不可多得的连中三元。

杨寘的哥哥杨察是当朝宰相兼枢密使晏殊的女婿,杨寘收到的消息,知道王安石在考官们拟定的名次中名列第一后大怒,在酒肆中大骂。“而寘试罢与酒徒饮酒肆,闻之,以手击案叹曰:‘不知那个卫子夺吾状元矣!’”

晏珠为了帮助杨寘,于是就在王安石考卷里的“孺子其朋”下面加了记号,提醒皇上注意。才有王安石的杨寘的位子调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王安石那样没有能中状元却是真的。进士及第后,王安石被授予淮南节度判官,也就是扬州知州的幕僚,以资佐理,掌文书事务。

王安石在扬州工作三年后,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宋代名臣韩琦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也就是以宰相身份担任扬州知州,王安石又成了韩琦的幕僚。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韩魏公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王荆公初及第为佥判,每读书至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生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曰:‘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曰:‘韩公非知我者。’魏公后知荆公之贤......”

韩琦后来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而且他也并非夜夜笙歌之人,就尽力栽培王安石。

据说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这些本来不是什么优点的习惯,因为韩大人的看重,竟成了众人仰慕的理由。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辨奸论》,文章中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有人说苏洵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他写作此文是讽刺王安石的,也有人说此文并非苏洵之作,乃是伪托苏洵之名所作。冒苏洵之名,以攻击王安石。

04

在扬州工作5年后,庆历七年(1047年),26岁的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用平生所学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政治理想。

《宋史》:“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千年之前的鄞县,虽为明州首府。却仍是远离京师的穷乡僻壤。水利设施残缺,旱涝不能保收;经济也不发达,盐民苦于赋税,农民困于租贷;教育处于草昧状态,连所像样的县学都没有。这些历史积弊,每一件都关乎民生。

王安石一到任上.便深入城乡勘察民情。12天时间里.走遍了东西14个乡,把沿途所见所闻写成《鄞县经游记》,然后根据鄞县的县情,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先是上书两浙转运使,陈述水利之要,制订治水规划,重点主攻东钱湖的治理。接下来,组织十余万民工除葑草,浚湖泥,立湖界,置禊闸陂塘,筑七堰九塘。从此以后,“七乡三邑受沾濡”,“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创建了当地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收盐”(即禁盐)之政。王安石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坚决抵制这一苛政。

王安石在鄞县还推行青苗法,解民燃眉之急。即在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县里国库里的陈粮代贷给贫困民户,秋后偿还。这样一来,就帮助这些穷人躲过地方豪强的重利盘剥。

清人蔡上翔称赞道:“其爱民恻隐之心,筹画利害之明,虽复老成谋国者弗如。”

鄞县任职期满,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离开鄞县,任舒州通判。临别鄞县,王安石写下数首诗文抒发离别情怀,感叹:“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而对于这位父母官,鄞县人世代传颂、千古缅怀,留下了祠庙、学堂等众多与他有关的文物古迹。

按照宋代朝廷政策,科举考试的优秀者,在地方任职满一任,可以申请获得朝廷“馆职”,进入首都开封工作,追求更广大的舞台。在舒州任职期间,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从这年七月四日到达常州,到第二年二月任江东提点刑狱时,他在常州只呆了半年多时间。

当时的常州多次遭受旱涝灾害,百姓困苦不堪。王安石一到常州就准备好了大干一番事业,为此他特地向中书省上书请求久任(《知常州上中书启》)。接着,他打算开运河,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造福百姓。

开运河自古以来就是费工费力费钱的事,当年隋炀帝开运河就落下骂名,还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单靠常州一州开挖运河,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常州府下面各县对开运河的积极性并不高。

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正任宜兴知县,就说“役大而亟,民有不胜”,劝王安石“请令诸县岁递一役,虽缓必成”,意思是让每个县轮流承担,每年只做一小部分,慢慢完成。王安石是七月到常州任上的,他大概是太急于求成了,“执拗”的性格开台显现,王安石不坚持开了工。但秋季雨水很多,民工苦于劳役,甚至有因此而死的。工程不得已而停下来。

王安石对此事非常懊悔,第二年,他在离开常州后,在给刘敞的信中说了事情的经过,并反省了自己。《与刘原父书》中,他将自己的悔恨之情比作:“梁王堕马,贾生悲哀;泔鱼伤人,曾子涕泣”;并反省道,“若夫事求遂,功求成,而不量天时人力之可否,此某所不能,则论某者之纷纷,岂敢怨哉!”“今劳人费财于前,而利不遂于后,此安石所以悔恨无穷也。”

嘉祐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由常州知州迁升为提点江东刑狱之职。提点刑狱是提点刑狱司的长官,掌管本路司法、刑狱,监察所部官吏,举荐廉能,弹劾违法者。就是主管一路司法和督察一路官吏的朝廷大吏。

王安石到任后,开始到各地巡查,并一路判决案件。王安石处理案件,“得吏之大罪有所不治,而治其小罪。”

当时的人议论纷纷,认为王安石专靠寻找人的小过以示自己明察,甚至对王安石有所诽谤;似乎连好友曾巩和王回也不能理解。后来王安石在给王回的(《答王深父书》)信中说了自己的理由:“某乃异于此,以为方今之理势,未可以致刑。致刑则刑重矣,而所治者少;不致刑则刑轻矣,而所治者多,理势固然也。”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现在的官员犯罪不能严格用重刑。如果严格按法律用理刑,只能挑其中有代表性的惩办,如果全惩办,则会造成重刑滥用,会造成动荡,所以重刑只能惩治少数人。他对官场的小错误进行惩处,是为了教育大多数人,是为了“正风俗”。

江东提点刑狱费力不讨好,王安石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免去提点刑狱的职务,到一个地方任职。这年十月二十七,王安石接到新的任命,入京做度支判官。

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然而,宋仁宗虽然很赏识王安石,对于变法却无兴趣,王安石的万言书被束之高阁。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王安石,借诗抒怀,写《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借王昭君自况。此后数年,无意功名,不求仕途。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因母亲病逝,辞官回江宁守丧,时年42岁。

(剧照)

直到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王安石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熙宁变法”时代。

那时,王安石已经47岁,人到中年,“拗相公”终于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