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社会交往与个体的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基本也就会侧面反映其性格及个人魅力如何,对外人来说是具有一定参考性的。

那些人缘比较好的人,一方面他们具有比较吸引人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也对交友没有什么“门槛”,无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乐意去结交,所以身边的关系特别多。

有时在我们看来,也十分羡慕他们,希望自己能和他们一样,如“众星捧月”一般,在人群的中心,作为社交的焦点。

尽管如此,但大多数人缘好的人依然还是比较真诚的,他们会和各种各样的人都平等的交往,不计得失、不拘小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也有这样的人,他们装作是一个像孟尝君像柴进一样广交朋友的人,并且以此来吸引众多社会关系,但是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已。

人际关系的“陷阱”

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彼此之前并不认识,所以在第一次进行交往时对对方形成的印象会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会是决定性的。在心理学当中,第一印象的决定性作用也被称为“首因效应”。

假如一个人在与另一个人接触之前被告知,即将结识的这个人性格比较冲动、易怒,并且不是也别好相处,那么很可能其会直接失去交往的兴趣。

心理学领域认为,在社会交往之初,尤其是两人即将产生互动时,个体的内心比较紧张,注意力会集中在之后的社交对象上,所以此时的所有信息都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当两人真的接触并且产生互动时,其注意力会下降,并不像之前那样精神集中,所以此时的印象反倒不如两人接触之前深刻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人们的心理中,个体倾向于将之前的认知与之后的实践所得信息进行重合,以此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否则两者无法重合会引发内心的不安。

当然,先进入个体认知领域的知识由于先入为主,也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会对随后的认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所以第一印象效应的存在有可能会是对我们认知的一种误导,尤其是从他人口中听到的对于某个人的评价,是不绝对客观的,有可能会导致社会交往中认知的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有的人会为了“赢得”外界对其的好感与信任,通过种种方式去营造一种自己人缘很好、自己很值得信赖的景象。如果判断不准确,那么很容易被这种人所“骗”,最终成为被其利用的“工具人”。

展现自己的不足

还有一些人,相对来说更加有心机,他们不会去营造什么“完美人设”,也不会表现的十分可靠,而是会故意将自己的不足暴露给特定的人,以此来取得其信任,得到对方的青睐。

当一个人在相对私密的社会交往中,主动将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坦诚地展现给另一个人,那么有一定可能他的动机便是如此。

得知其不足甚至隐私的人,往往会认为对方将最心底的事情都主动展示出来,那么二人关系一定很好。比如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有这样一个社团,传授一些社交技巧。

在课程的开始,往往只会让学员们彼此进行一些比较浅层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天气、食物、爱好等等。

此后学员们会在引导下,逐渐将话题的层次加深,会提到一些自己平时不太会提及的事情,比如曾经的不悦、内心的感情症结等等。最终在不同学员会在愈加深入的交谈中建立起相对牢固的关系。

在社会交往当中也是一样,人们的交流是循序渐进的,并非一蹴而就。

公安机关在审讯时,也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先是通过对犯人日常生活的询问来让其放松警惕,并且安抚其情绪,让其内心的防线渐渐瓦解,然后一步一步的深入,最终通过某些细节来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说到最后,尽管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如此多的“套路”,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白,真心才能换来真心,想要得到良好的社会关系,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得到对方相同的回应。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ets, W., & Sandroni, A. (2016). Challenging conformity: A case for diversity. Available at SSRN 287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