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古代航海史算是规模最大、船只和船员人数最多、历时最长的一段航海历程。而这么一段颇为宏大的航海历程,从永乐三年开始,直到宣德八年结束,不过经历区区二十九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与明朝国力、统治者的决策密切相关。

一、郑和下西洋得以达成的当时社会现状以及促成其真正实施的各个条件和因素

郑和下西洋作为十五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航行之前的一系列庞大规模的海上航行探险,意义影响都颇为深远。而这七下西洋的航行都是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从南京出发。而即时的明朝已经建国三十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在元后建立,元朝后期统治者暴虐,社会秩序混乱,农民揭竿而起,自成组织,红巾军起义爆发。元朝最终走向了末路,而新兴王朝明朝也在烽烟四起的时代诞生了。因为前期诸多战乱,所以朱元璋初初一上位之时,便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来使国家得到调养、使人民得以在战后得到安稳。

也是因为明朝前期的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稳定,社会比较和谐,所以其时的筑船业、航海业也开始有所发展。伴随着商业的逐渐发展,人民的经济稳步提升,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并且在那时的蒙古那边的势力被驱逐在长城之外不用担心。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是明成祖朱棣即位之时。明成祖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篡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他在建文帝时期发动靖难之役,得势后,称自己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随后他在1402年登基,年号为永乐。

他改革朝廷部分机构,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国土完整。在位之时,明成祖朱棣五次亲自北征蒙古,并派兵南征安南。而且,在经济上,为了保证首都粮食与各地相通,他命人疏浚会通河,并且在永乐十三年还开凿清江浦,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方交流颇为方便,经济也稳步上升。

得益于前期如此多的建设,明朝的经济政治都发展得十分不错。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除却对北部边防的严加防范,也从历史中学得应当与其他海外各国进行友好往来,在洪武四年时,又着重言明,不轻易对外使用武力的政策。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

可见,朱元璋所希望的是能与邻国为好。故而,等到朱棣即位时,他也是如此做的。

经济政治上面的稳定后,朱棣便希望弘扬国威,与周边地区国家交好。除却这些理由,有猜测说是这和下西洋也是为了找到他的侄子朱允炆的下落,毕竟不论如何说,朱棣都是篡位的。但其实不大确切。毕竟下西洋所耗费成本以及下西洋的声势,都过于庞大,这对于找人并不方便。

主要目的必定不在于此,而更多是在与各个国家进行友好往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借助下西洋这个途径,进行与各国的商贸往来。这种说法也有一定依据,但我们可以发现,明朝下西洋主要是需要他国的香料、珠宝等。

而明朝也携带大量的茶叶丝绸等,但这些物品,无论如何计算,都远无法与消耗的人力物力相比。故而,对于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举动,我们可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国威和与他国交好。

二、郑和下西洋的技术条件,保障了其成功航行,但是本次活动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时的造船业发达,并且罗盘也已经出现,航海业的经验也逐渐积累,对于航海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航海所需的水手等人也培养诸多,都提供了优异条件。而派遣郑和的原因,既有他对郑和的信任,当然也是基于郑和自身的一定的能力。加之作为一位太监,朱棣也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有谋朝篡位之心,毕竟他不会有子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结构序列有三个,分别是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而这三大序列中的舟师,其中的基本单位是是战船,又被分为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这几支编队。两栖部队则是负责在陆地行动作战之时的部队。

仪仗队则主要负责近卫的功能和对外与各国交往之时的礼仪方面。而除却这三大主要结构序列,还分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指挥部分、外交贸易部分、航海部分、军事护航部分、后勤保障部分。这五大功能部分中,指挥部分是中枢机构,对下西洋行程中的外交、贸易、航行、作战等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其他的比如航海部分,负责航海事务、修船、预测海上天气之类;外交贸易部分,负责的是对外交往的礼仪、贸易通达、外交翻译方面;后勤保障部分,需要管理清点财物、提供后勤帮助和供应事宜、文书笔记的起草记录、提供医护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需要保障护航航行中的安全措施和相关军事行动等。

也正是因为郑和这支船队的各个部分安排妥当、组织严明、结构完整,才能使得下西洋的团队得以多次下西洋。而船队之间的沟通也通过船旗的变换进行交流,使得各个船队都得以密切配合,多次航行成功归来。

但我们不可忽视一个问题,就是下西洋航行的巨大耗资。我们可以观察到,这几次下西洋的各个消耗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多艘船只的建造还是船员们的培养训练,甚至还有给予给各个外交国度的那些瓷器丝绸的前期采购消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无比庞大的。

加之朱棣时期,并非只有郑和下西洋这一行动,当时甚至达到了八项工程同时并举的局面。当时的明朝,还要南征北讨、迁都建陵、修建大报恩寺等等,每项工程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种种对国家的财政都是一笔绝对不算小的花销。

尽管下西洋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香料物什,但这些东西本质上并无多少实打实的价值,只有皇家贵族这些人得以把玩,也只有他们对此有这个需求。而对于广大民众和一大部分的官吏这些东西并不比真金白银来得有用。

甚至有段时期朝廷发不出足够的薪俸,就赐以香料木料代替银两。这就导致香料价格大跌,虽则朝廷将之定为高价,但实则无人问津,使得其时的朝臣俸禄难以自我维系,使得当时出现颇多的贪污腐败现象。这就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注意到,那些下西洋所需要的物资,诸如丝绸瓷器每样都是需要专门的手工作坊进行制作,而其时的官方手工业制作坊逐渐衰弱,于是就会招募民间手工业者。尽管会支付一定报酬,但可想而知,必定伴随着剥削压迫。对百姓的剥削,会引起民众的不满,这对于国家稳定是很不利的。

因此,下西洋活动在永乐末年的时候选择暂停也是综合因素综合的结果。

三、郑和下西洋的活动深受当朝统治者的思想决策的影响,这也是郑和下西洋结束的理由

明代的这几次下西洋的航行,除却对海外物资的收集,也有希望借此来向海外诸国告知自己国家强大,树立自身国家威信。故而船队也时常以武力介入、平息沿途的国家的纷争,借此来建立一种属于明帝国的规范秩序的现象。尽管本现象效果确实明显,也使得东南亚各国已经知晓,不过其中所消耗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有史料记载,户部尚书夏原吉曾在新都北京建造将近完工之时主张建议减免百姓的种种负担,来减少百姓因营建活动而造成的流放现象,也是侧面暗示帝王应当停止部分消耗过大的活动,不过朱棣并未将之放在心上。

而在下年,有三座宫殿被无名之火所烧,夏原吉有一次提出建议,朱棣意识到其严重之处,便派人按照夏原吉所提建议行事。而所做之事也只是将下次的航行物资准备等等取消掉,对正在进行的航行无法取消。但尽管如此却也缓解了百姓大多数的压力。

此后,直到朱棣去世也再无进行新的远航活动,尽管他本是想再开启一次下西洋的准备。随后,仁宗即位。

仁宗在当太子之时与其父有矛盾,便大肆停止成祖时期的工程,其中包括了下西洋。加之其时的官僚政治集团也认为其劳民伤财,对国家的财政弊大于利,也上书停止。

下西洋这行为本身只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现国力。而仁宗与其父性格有很大不同,仁宗性情内向沉稳,身上自带文人气质,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心中更多是为百姓、为国家考虑的儒家忧国忧民思想。他本人对于下西洋之行也并无什么欲望。

而下西洋的行为在宣德后期之时,最后一次举行。这也是因为其时国力的恢复才得以举行,在此之后,再无下西洋之举,也是因下西洋所耗费财力人力之巨,对于国家的负荷过大,而国家国力却难以维系。

郑和下西洋本是为了弘扬国威,但其所消耗的财产过于庞大,国力难以支撑。这也是它最终不再航行的关键原因。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宣宗实录》

《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