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62

1958年金门海战前,我们鱼雷艇大队奉命抵达厦门前线。

到厦门的第三天我就带着艇长、中队长们去熟悉海区了。我特请了厦门的航海业务长讲解他们航行中的亲身体会,把厦门港熟悉个透。第四天又乘坐护卫艇31大队的护卫艇,从厦门港出发一直熟悉到东山港。沿途主要港湾航法全熟悉完,返回时又专门熟悉一下定台岛海域的情况,因为定台岛将是我们海上出击的待机点。

这次出航,我特别关心的是下一步如何瞒过敌人从厦门港神不知鬼不觉地航渡到定台岛待机点的任务。我问陪我们去熟悉海区的高速炮艇艇长:“你们出海巡航活动,一般情况下每月有几次?”

他回答:“每周至少有一次,有时候是两次。”

“出航和返回时间有固定吗?”

“每次的出航时间不太固定。大多数是晚出早归,但也有早出天刚黑返回的。”

我又问:“每次出去巡航是什么队形?艇与艇间隔有多大?”

他告诉我:“基本都是单纵队,队形变化很少。艇与艇间距离要求不严,大多数是不能超过一链的。”

我再问:“出海巡航都是什么型号的护卫艇?”

他告知我:“都是老艇,艇航速一般就是12节吧。巡逻吗,就是慢悠悠的。”

我觉得这些信息对下一步快艇隐蔽从厦门港进入定台岛很有参考价值,至少我们可以伪装成护卫艇出海巡航。

说实话,海上指挥员若想在近战作战中带好部队打胜仗。首先他必须是位能带编队走路的干将才行。否则,你会将部队带得七零八落,或是碰撞、或是搁浅。如若出现这种情况,你是没办法向组织交代的。知识也好,航海学问也好,都是学而知之,世界并不存在生而知之的现象。

我认定,熟悉海区就是为自己的航行减少阻碍。熟悉得越多、越细致,就是拆除越多的航行障碍,路也就自然会越顺当。这几次出海熟悉海区,心里觉得亮堂了,知道该怎么走了,那可不是用高兴一词所能表达的了。应该说,我为接下来的海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似乎又回到了久别的陆军时代,那时候我所在的43军,是以能打会走而成为林彪麾下的四支虎之一。如今我也十分重视走得快和走得好。艇队海上走得快、走得好,其实不就是陆军老传统在海上的发挥与体现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雷艇下水后,立即开始恢复战斗力。

车运1000多公里后,专列到达厦门,快艇应即刻恢复战斗力。这既是上级的要求,又是全体指战员的愿望。

快艇下水前,主机都属正常。因车运要求卸下了螺旋桨,重新安装亦正常完成。待艇下水后唯一要做的是每艘艇必须在港发动主机并跑跑航速,看看轴系是否正常。经请示,水警区答复:港区北部的雷达不能发现,试验航速可在夜间进行。遵示,各艇下水后都在8小时内完成了航速试验。

然而,快艇的装雷工作却遇到了预想不到的麻烦。因厦门海域的潮差太大,高低潮时有时有7米左右的潮差。一个潮时如果调度得不好完全可能把时间浪费掉。经过试验,一个潮时内我们做到了可完成全大队9艘艇的装雷。如何在厦门水域利用潮水,丰富了1大队装雷知识与经验。

熟悉完海区后没多久,舰队前指在厦门召开作战会议。会议当中,彭副司令交给我一项新任务:“你们研究一下,如何能非常隐蔽地确保快艇神不知、鬼不觉平安航渡到定台岛待机点去。”其实,这件事我已早有准备。我接受首长交待的任务返回虎屿后,就跟大队部有关同志及中队长、艇长们开始研究办法。经过酝酿,最后向前指报了两个方案。

一是自航方案。即各中队3条艇成右梯队的密集队形,以最低航速航行。中队间距离在1链以内,伪装成护卫艇出海巡逻,向定台岛进发。

第二方案,由护卫艇并拖。在护卫艇左右舷各一艘快艇,尾部再拖带1艘。如护卫艇动力不足,则拖带的快艇可单伡给护卫艇增加点推力。第二方案的施行,必须在风平浪静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报到水警区后,舰队前指最后选用快艇自航方案。彭副司令一锤定音说:“自航方案好,我赞成自航。”

其实快艇用自航办法,我早在从41大队调给1大队雷达快艇后,我就用雷达在杭州湾海域做过试验。3艘快艇如果成密集梯队航行时,在雷达显示屏上根本就分不清是3艘艇,而只显示成是一艘舰艇了。没想到当初这份实验,今天反倒能派上了大用场。可见指挥员脑子里,各种各样资料越多越好,这就叫有备无患啊。

根据舰队前指的命令,决定快艇1大队9艘艇编队于8月22日的22时自虎屿启航,自航进入镇海角以西的定台岛内待命行动。此次出海的关键,在于隐蔽与安全。这两者都必须完整做到,缺一不可。假若做不到隐蔽,稍有疏忽露了马脚,那就是整个秘密车运计划前功尽弃。据此,我与副支队长刘建廷有个约定,现任海军镇海角雷达站站长,1954年底他曾在高岛雷达站任主要号手,识别快艇有丰富经验。我对副支队长说:“今晚快艇航行时你一定要让他亲自上机,认真仔细地观察。若分辨不出来,或是总觉得很含糊,那就是我们的成功。”

8月22日夜,部队集结在码头上,编队进入了待命状态。先由大队政委刘春志同志做了动员,部队各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那份跃跃欲试的战斗精神,着实令人鼓舞。此时,福州军区政治部工作组正在我大队检查工作。其中有青年部部长李怀义中校、干事张泰玺上尉。他们坚持要与部队同行。经请示首长后,得到舰队前指的同意,后来我安排他俩随我指挥艇行动,以保证领导机关的人员不出任何差错。

8月22日21时58分时,我向舰队前指请示编队出航离码头。作战指挥室指示:“同意于22日22时准时离码头。”并向我传达了首长两条指示,“既要保证隐蔽,又要保证安全。沿途注意灯光管制。”

8月22日22时,1大队准时启航。编队在厦门内港走的是西航道,即靠近嵩屿航行。事先有规定,编队保持无线电缄默,各级只收听不能发任何信号。在鼓浪屿以北,各中队就成密集梯队航行。用最低航速航行,既很稳当,又很安全。但我也从这次低速航行中发现了重大问题,快艇接下来出击恐怕要加不了速了。为什么?你看快艇驶过后,后面有冒出一片黑烟,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