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地域之间人们的交流前所未有地频繁起来,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方言面临着消亡。普通话已经从基础教育到现实需要,各个方面冲击着方言。不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显然有着很顽强的生命力,比如说粤语。粤语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粤语人群对粤语也有着极强的自豪感,加之该地区经济发达,自然话语权较大。粤语人群强调粤语重要性的时候,时常会说“粤语是古汉语”,由此来证明粤语的正统性。不过,此说法总是让人疑惑,比如说秦朝时,难道关中地区的秦人们在说着“粤语”,而不是现在的陕西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粤语被很多人说成是古汉语的原因是因为粤语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留有古代汉语中入声字的痕迹。不过,可以说粤语保存了一些古汉语的特点,但不能说粤语就是古汉语。所谓“古汉语”本身也是一个伪名词。我国历史悠久,各朝各代文字和语言都发生过不少变化,这种变化在不同地域又有不同的展现。说是接近“古汉语”,可究竟是哪里的“古汉语”呢?是当时的官话,还是地方的古汉语呢?

语言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今所有汉语方言都是脱胎自古汉语,只不过走上了不同的演化方向而已。并非只有粤语才是古汉语“活化石”,在中国南方很多方言中都留存着古汉语的基因。粤语虽然入声保留最完整,但在吴语中,古代的浊声则保留最完整。粤语并不比普通话更存古,只是韵尾保存得比较好(入声韵尾),但声母,韵腹,以及介音甚至比普通话的变化更大。所以,网络上一些人所说的“粤语是最纯正的古汉语,是某某朝的官方语言”之类的,不过是流传已久的网络谣言而已。同“粤语差一票就成为普通话一样”,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至于秦朝人是不是在说“粤语”?答案当然不是,甚至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当然,古代秦国人所说的话与我们现在的陕西方言也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千年以来,语言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那时候的汉语官方语言,古人称之为“雅言”,不是今天任何一门汉语方言,它和今天的任何一门汉语方言都有巨大的差异。我们今天从当时的历史文献中就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词汇和语句都与现今差异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秦至秦汉 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虽然不能称之为化外之地,但是显然离中原文化中心相去甚远。越族人所讲的语言,也和现在的“粤语”没有什么关系。秦始皇就派遣了50万远征军南下,灭了楚国之后,这50万大军并没有返回关中,而是继续驻扎的岭南地区。这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岭南留存了上古汉语”的原因。不过,这50万的“徙民”到底是驻扎在哪里了,现在并不确定。唯一确定的是,当时的番禺(今广州)依然是粤人的天下。汉人赵佗建立南越国,为了便于统治,也自上而下都异化为了“粤人”,尊崇粤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

以上,认为粤语继承了古汉语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也凸显了方言在全国口语趋同形势下的紧迫感。方言自然有其承载的文化价值,不仅是粤语,其他方言也都有同样的价值。无论是哪种方言,我们都书写的是同样的汉字,有着同样的文化,不能因为口语不同就搞地域分割。然而遗憾的是,因为方言的不同,这样的地域分割一直是存在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语言不同,那么显然内部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不足的。此所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让全国各地人们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从而进一步增强认同感,推平语言沟通障碍,带给未来的益处,要远远强于所谓的方言文化。一些从小接触方言的人,不愿意放弃,这是值得理解的,毕竟内心的认同感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也不应该因此就胡乱地改编历史,这样只能是贻笑大方。

秦代人说的什么样的话如今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认同自己的祖先,认同自己共同的历史,这些是我们的语言之根,是我们的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