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拉伯史系列/竹鼠 (撰文)|

科索沃,这块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小小土地因一场战争闻名于世:在现代,这场战争叫做科索沃战争;而向前倒推610年,这场发生在科索沃的战争拥有一个更加中二一点的名字——

"黑鸟战争"

1389年,年逾古稀的穆拉德一世亲自率领大军和不惑之年的拉扎尔大公在这片被称作"黑鸟平原"的土地上相逢了,两位君主都是第一次见到对方——

尽管在此之前,对方的大名早已经充斥他们的耳目:对于拉扎尔大公来说,亲眼看到奥斯曼苏丹穆拉德本人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

幸运的是,作为众多塞维利亚-摩拉维亚王子之一,固守东北一隅的拉扎尔大公,他和的军队却能够吸引穆拉德一世御驾亲征前来对峙,这本身对他的地位就是一种很大的提升——理论上,无论战争输赢(虽然他已经做好了输掉战争的准备),这场战争的出席都有利于他今后以更稳固坐在"反奥斯曼联盟"主席的宝座上。

那为什么说穆拉德亲征对拉扎尔大公是一种不幸呢?

这道题的答案其实就铺列在拉扎尔大公的眼前:整整五万名精锐的奥斯曼军队此刻黑压压的爬满了整个河间山谷,而更多的士兵正从对面山丘的山脊后现身,源源不断的奔赴战场——

与他之前在辖地内击败的那一小股奥斯曼军队不同,这些都是跟随苏丹本人南征北战的百战老兵,从色雷斯到保加利亚的基督教贵族们正是被他们打到跪地求饶的。

反观塞尔维亚人的军队,不仅数量上处于劣势——整体只有两万九千人左右——而且军队的构成极其复杂:有塞尔维亚人,有保加利亚人,还有阿尔巴尼亚人和来自匈牙利的雇佣兵。

这样一支军队能够成建制的出现在这里和穆拉德一世对峙,其实已经耗费了拉扎尔大公大量的精力。

更别提这支军队里的太多人已经太多次的败在奥斯曼人手下,以至于交战还未开始,已经有两三支塞尔维亚军队和一支保加利亚军队向穆拉德投降。

尽管拉扎尔大公已经对作战地点精挑细选,并确认己方所占据的山地地形将在作战开始后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战斗优势,但是面对穆拉德一世和他的军队,拉扎尔大公依然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同一时间,穆拉德一世苏丹则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胸有成竹——为了一口气解决这支巴尔干最后一股,也是最具有势力的一股反抗力量,他特意抽调了许多精锐士兵参加这场战争:

除了传统的骑兵和步兵之外,苏丹本人的禁卫军也来到了战场上。

这是一支从小培养的,武装到牙齿的铁血强军。

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制度起源于穆拉德一世的父亲,奥尔汗时代。这支军队的兵源只来自于和苏丹本人十分亲密的奴隶和那些被收养的基督教男孩,除此之外,其他人都与禁卫军无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斯曼禁卫军

这些被选中的健壮男孩加入禁卫军后,要接受比筛选机制更加严苛的训练:奴隶们会继续以奴隶的身份从事行伍,他们不可以结婚,不可以拥有财产,只允许效忠苏丹本人,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基督教男孩们则会持续接受拜克塔什教团的伊斯兰教教育,并且在训练之余过着僧侣一般的苦修生活。

成军之后,苏丹会亲自授予他们军旗,军旗上绘制着象征苏丹的双刃剑,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永远且唯一的效忠苏丹本人。

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奥斯曼禁卫军,直到奥斯曼帝国后期腐败衰落之前,都是令欧洲闻风丧胆的存在——而现在,他们就是穆拉德一世打赢这场黑鸟之战的最大保障。

1389年,年逾古稀的穆拉德一世亲自率领大军和不惑之年的拉扎尔大公在这片被称作"黑鸟平原"的土地上相逢了——

拉扎尔大公紧张的派出斥候,加固营地;穆拉德一世轻松的命令士兵不要破坏周围的村庄,因为他确信这里不久之后就会成为他治下的领土。

然而他们谁也没料到的是:这场战争将不会有胜利者

次日,拉扎尔大公决定先发制人,他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的中军先行一步在山脊上列阵,将由骑士们组成的骑兵部队列在最前方,保护着后排脆弱的步兵;他的左侧是来自匈牙利的盟友,领军者名曰乌克.布兰科维奇,其麾下有七千士兵;拉扎尔大公的右侧是熟知地形的当地贵族乌克.布兰科拉奇,当拉扎尔大公列阵完毕的时候,他也领着七千士兵做好了接战准备。

而对面的穆拉德一世则更"大方"些,他亲自率领的中军虽然处于不利地形,但是人数有足足两万,其中包括了刚刚我们提到的精锐禁卫军;苏丹的左侧是他的儿子亚库普率领的一万五千名小亚细亚军队;苏丹的右侧则由他的另一个儿子巴耶库克领军,人数也约在一万五千左右。除此之外,奥斯曼军队的前方还陈列着一排弓箭手,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对面山脊上的拉扎尔大公军。

6月15日,来自塞尔维亚中军阵地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早在1324年和1326年的梅斯围城战和佛罗伦萨战役中,火炮就已经被运用到了战场上,只不过哪怕以最早的出现时间计算,这些原始的大炮也才出现了十年不到的时间,所以并造成不了什么实际伤害。

欧洲原始火炮样式

6月15日清晨双方阵地的炮战虽然看起来十分热闹,但是并没有一颗炮弹落入任意一方的阵地内。

于是当日稍晚些时候,穆拉德一世决定用更传统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他命令自己的弓箭手向前推进,射击拉扎尔大公的阵地。

位列拉扎尔军的骑兵则在弓箭手向前迈步的那一刻催动马匹冲下了山坡,很快的粉碎了部分奥斯曼弓箭方阵,而后被穆拉德的中军和右军阻挡在阵地之前。

局势即将陷入胶着之际,拉扎尔大公忽然命令将所有的军队都压进了右军——他明白,穆拉德有人数优势,一旦战局持续,他早晚会失败。

幸运的是,他的策略成功了

在骑兵拼命冲击之下,奥斯曼军的右翼被击溃,领军的亚库普缓慢后撤,几乎撤回了奥斯曼的军营之中——

但是拉扎尔大公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因为他发现在自己的左侧,奥斯曼人同样在痛击乌尔率领的匈牙利士兵,而且奥斯曼军队推进的速度几乎与自己持平。

"看来战事还是要陷入僵局了吗。"拉扎尔大公凝望着硝烟四起的战场,如此想道。

不过战事的发展偏离了拉扎尔大公的预期—很快一个转机就出现了,只不过这并不是属于塞尔维亚人的转机。

在这紧急关头,从顶在右侧最前线的,由当地贵族乌尔.布兰科拉奇率领的军队之中忽然传出一声呼喊,随后这支军队集体转向,向北撤出了战场。

至于乌尔.布兰科拉奇忽然逃跑的原因,我们至今不得而知:有一种说法是他之前已经和穆拉德签好了协议,要在战场上临阵倒戈,虽然乌尔.布兰科拉奇最后没有这样做,但是他也退出了塞尔维亚人的战斗序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觉得这场战争会消耗太多有生力量,故而选择撤退,保存实力。

中世纪骑兵

无论如何,乌尔.布兰科拉奇的突然撤退对拉扎尔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失去了一支主力的塞尔维亚人就如同被砍断了一支手臂,立刻陷入了劣势之中:短短几个小时内,奥斯曼军队就推进到了塞尔维亚营地周围,并将残存的拉扎尔军团团包围了起来。

如果要各位观众老爷猜测,这场战斗接下来的走向是不是这样的:塞尔维亚人的军队被血洗,拉扎尔大公和他的仆从被杀,奥斯曼人赢得了又一次胜利。

嗯...故事的结局确实如此,不过这只是这场战争结局的一半内容,至于另一半内容,则是一小股塞尔维亚骑兵(12人)忽然突围闯出奥斯曼军队的包围圈,然后趁着穆拉德一世本人身边的部队都被派出去清扫战场的时机,将奥斯曼苏丹本人刺杀于大旗之下。

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我说,这场战争并没有赢家:

奥斯曼人赢了战争,但是失去了他们的领袖;塞尔维亚人输了战争,但是杀死了穆拉德本人。

而对于双双死于战场的拉扎尔大公和穆拉德一世来说,这场发生在黑鸟平原上的战争无论如何都可以被称作是一次"陨落之战"了。

所有参加黑鸟战争的塞尔维亚士兵都为穆拉德一世遇刺而付出了代价,而在得知了奥斯曼苏丹的死讯之后,他们也都认为此战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而欣然赴死了——

可真的如此吗?

事实是,穆拉德一世死后,他的儿子巴耶库克在战场上就继承了苏丹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耶库克苏丹(或巴耶基德苏丹)

而奥斯曼入侵欧洲的步伐也并不会因此而减慢半分。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简史》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