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作者陈华

这哥儿们走的是武勇小亲兵路线,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鞍前马后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后随魏王李继岌参与灭蜀之战,并在平蜀后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驻兵安民。后被唐明宗调回中央禁军。之后,他为后晋政权南征北战,颇有功劳。随着后晋被契丹所灭,他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契丹派驻陕州的大将刘愿在当地随心所欲地打草谷,激怒了时任奉国军指挥使的他,于是,他首倡义兵,诛杀辽寇,并遣使向后汉高祖刘知远纳款归顺,中原形势秒变,契丹被迫退出中原。此后,他西入秦川,巧设伏兵,击破叛军,威镇后蜀。他就是五代名将赵晖。

笔者在前面数篇文章中不只一次提到过,在刀光血影中成长起来的五代军人,从来不乏热血之辈、善战之士,只是因为内耗不休,才给了契丹做大做强的机会。一旦结束内乱,休养国力,再加上有柴荣这样的英主统帅,光复河山,尽扫胡尘,倚马可待。可惜天意弄人,雄主早凋,后继者自废武功,才使得中原百姓泪落胡尘年复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主角的高光时刻仍处于五代暗黑隧道之中,彼时中原陆沉、胡马纵横,中原百姓似乎难以看见隧道尽头的一丝丝曙光。那一刻,他振袂而起,斩杀暴胡,首倡义兵,拯溺汉民,响应河东,共襄义举,为后来的五代历史留下了一抹挥之不去的华彩。

他就是时任奉国军指挥使,打响反抗契丹第一枪的赵晖。

三娃他爹起步艰

生于公元889年的赵晖,字重光,是澶州顿丘(今河南清丰)人。作为澶州治所的顿丘城,早在《诗经》中就有迹可循,"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此为官。到了北宋时期,这里曾是宋国抗击辽国(契丹)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样身为澶州人的赵晖,将从这里起步,提前一个甲子书写反击契丹强寇使中原河山重光的华章。

作为史上著名的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历来是出骄兵悍将的地方。刚刚及冠之年的小赵,就跟着他在魏博军中的诸多战友一起,进入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晋王李存勖的亲兵队中。骁果异常的赵晖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亲兵,但是跟着喜欢冲锋陷将的李天下,自然是枪里来箭里去,虽然危机四伏,但是确实锻炼能力,所谓战场一分钟,场外十年功,经过百余次大小战役的熏陶,小赵的战力大幅提升,指挥能力也鸟枪换炮。

那一年,小赵同学担任了后唐中央禁军六部之一的左熊威军的马直军使,有了自己的部署。而且,彼时的小赵双喜临门,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三胞胎,从此,小赵秒变老赵了。生三胞胎可不容易,要知道整个《新五代史》只记录了两起这样的生育事件,另一起出自平民之家。可惜,史家语焉不详,既没记录英雄母亲的姓氏,也没记录三胞胎的名字。

公元925年,赵晖随李存勖的儿子魏王李继岌、招讨使郭崇韬进军四川,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干净利落地将蜀二代王衍扫进了历史垃圾堆。赵晖作为老李的亲兵,这回自然也少不得为小李保驾护航。只是,灭蜀后引发的一连串政治事件太突然了,让吃瓜群众无论怎样脑补都想不明白,好端端的胜利者郭崇韬怎么就秒变冤死者,半拉子英雄李存勖怎么瞬间就跌下神座?幸好,此时的赵晖没有跟着李继岌卷入政治漩涡之中,而是留驻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兢兢业业地做着善后安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重新洗牌的后唐换了主子,新君李嗣源想起了这个一头扎进穷山恶水的雄勇之将,将其召回禁军,担任指挥使。李嗣源治国有两把刷子,禁军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冲锋陷阵,而变成威慑敌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因此赵晖同志在禁军中常常是百无聊赖,只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儿,和自己的三胞胎儿子一起默默打发时光。

十年之后,后唐末帝李从珂虽然从干弟弟李从厚手中夺取了天下,可是他的特长是打仗,治国的手艺与文盲干爹李嗣源比可差多了,因此很快就被干妹夫石敬瑭内外夹攻给搞掉了。

然而,石敬瑭外有贪得无厌的干佬儿,内有尾大不掉的军阀,他的皇帝当得一点儿也不爽,除了遗臭万年就是祸国殃民,这样的王朝又如何能够安生?

乱世出豪杰,那些雄勇之辈正是踩着万千白骨走上历史前台的。只是个禁军中层的赵晖,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同样渴望在结束乱局的征伐中建立功勋。于是,他在公元940年随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赴安州(今湖北安陆)讨伐作乱的藩镇李金全。

李金全是打不死的小强吐谷浑人,从前一直追随李嗣源,颇有战功。不过,在做上地方官后,这厮贪暴成性,搞得李嗣源很恼火。等到石敬瑭上台后,李金全将恶吏的秉性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听任亲信摆布,毒死了素以廉洁闻名天下的贾仕沼(乱世之中廉吏犹为难得),最终李金全被亲信忽悠反叛后晋,并向南唐救援。

石敬瑭起先对李金全很不满,但老石儿皇帝都能当得,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只要李金全不反叛,昏暴点儿就昏暴点儿吧,反正那个年代这样的军阀也不在少数。可是,如今李金全公然反叛,这可不行,必须得出兵讨伐。

大孝子马全节对于叛将同样恼恨,受任之后立即和副帅安审晖一起率三万大军向安州扑去。赵晖亦引军跟从。

南唐烈祖李昪听说李金全愿意献上安州请降,当下就派鄂州(今湖北武昌)屯营使李承裕带兵增援。李金全闻讯自然非常高兴,立即出城迎接。哪知道,李承裕这厮也不是个好人,他进入安州后不久就反客为主,霸占了李金全多年巧取豪夺积攒下来的妻妾家业,然后命人驱赶着李金全去金陵(今江苏南京)向李昪报功。可怜李金全当了一辈子恶人,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在南行途中引颈北望,涕泣不已。

李承裕多吃多占有一手,打仗的手艺却很孬。不久,就被马、安二人率领的晋军杀败。这厮索性将安州抢劫一空,然后弃城南逃,最终被安审晖率领赵晖等将追歼,然后押到安州城下斩首以平民愤。

赵晖受命将挑出来献俘太庙的南唐降卒押往京城。然而,他们还没得及喘口气,接受皇帝的亲切召见,就又领受了新的命令。

原来,治镇州(今河北正定)的成德军节度使、粟特人安重荣越闹越离谱,让契丹干爹都忍无可忍了。作为干儿子,石敬瑭为了让干爹省心,只好于公元941年派自己的妹夫杜重威率军讨伐。赵晖也加入了讨伐大军。

要说这中原也是够乱的,石敬瑭是沙陀人,李金全是吐谷浑人,安重荣是粟特人,这些胡人久在中原,大都已经汉化,但是,他们骨子里的好斗基因却似乎并没有完全泯灭,仍然时不时喷涌而出,让混乱的天下更加混乱。

杜重威的大军在宗城(今河北威县)击败了匆匆武装起来的成德义军,之后又长期围困镇州,一直打得很艰苦。当然,这其间有没有晋军将士厌战情绪作祟就很难说了,毕竟安重荣反对契丹的言论在中原军民心中很有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晖作为一名军官,在征讨安重荣的战斗中虽然尽忠履职,但内心对成德军抗击契丹的行为还是很有同感的,否则他也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打响反击契丹第一枪的人。

赵晖由于在平定叛乱的战斗中屡立军功,因此被任命为奉国军都指挥使。奉国军的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这里曾经一度是出造反派的好地方,令天下闻之色变的吃人魔王秦宗权就曾是这儿的老大。不过,经过长期战乱的摧残,这里早就生民凋弊,百不遗一了,再也不能成为割据强权的渊薮了。

赵晖骁勇武略兼备,身经百战,又赶上豪杰辈出的年代,可是已过天命之年,仍然还没成为一方镇帅,也算是步履维艰、仕途坎坷了。不过,随着后晋政权被契丹人的贪欲所吞没,赵晖出将入相的使相生涯正向他快速走来。

首义陕州天下变

公元946年,骤胜而骄,有骨气缺能力的石重贵所托非人,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非常不靠谱的姑父杜重威,结果只能杯具了。契丹人派出一辆牛车拉走了昔日高不可攀的中原皇帝后,便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真心不想走了。

辽太宗耶律德光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契丹、中原的双料皇帝后,竟然高兴地过了头,忘记给契丹军队发工资,听凭他们将抢劫事业进行到底。这些打惯草谷的强盗对于主子的无本买卖心领神会,信马由缰四处抢掠,干尽了杀人越货的勾当。这下,中原百姓彻底怒了,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如星星之火,向着契丹强盗烧去。

然而,百姓虽然怒了,但他们手里没枪没钱,一时半会儿还掀不起大的抗暴狂潮。那些有枪有钱的藩镇则畏惧契丹兵威,都选择明哲保身、静观其变,真正打响反击契丹第一枪,并在之后形成燎原之势的是一个叫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的地方。当时,赵晖正率部屯驻于此。

辽军四处抢掠,也担心中原藩镇和百姓会不满,因此他们派出大量将领率军驻防各处要地,以备不虞。陕州地区是中原进出关中的门户,辽军对于关中暂时鞭长莫及,只好加强对陕州的防卫。辽国大将刘愿以保义军节度副使的身份率军驻扎陕州。这帮草原强盗俨然是陕州的太上皇,他们烧杀抢掠、滥行暴虐、无恶不作,全然将当地百姓视作可以予取予求的草谷,想打就打,想杀就杀。

作为当地驻军将领,饶是赵晖已被多年征战打磨得无比冷血,看着契丹人的横暴,心中也着实难以平静。他不禁想起那个被自己率军击败的安重荣来,这厮虽然身上有乱世军阀的很多毛病,但是那一句昭告天下的警语"诎中原以尊夷狄,因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之耻也",仍言犹在耳,现在看来,契丹人真是豺狼成性,永远不知满足。可是,面对强寇,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当时不仅赵晖在头疼如何面对契丹这个大难题,他手下的两个得力干将王晏与侯章也在为此挠头。

王晏虽然出身绿林,早年没少干过杀人劫财的事,但他好歹还知道好狗护三邻的道理,曾凭借自己的威名保护过家乡父老免受乱军伤害,可是契丹大爷才不管王晏家住何方,只要铁蹄所至,照杀照抢不误。

侯章和赵晖都是李存勖的亲兵出身,自诩"粗人"一个,在他发达后干过不少盘剥糗事。但是,这厮就是不喜欢契丹,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再出一个李存勖似的英雄,带着自己好好干契丹一票。

一日,赵晖与王、侯二将聚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当前形势上。王晏率先说:"如今胡虏乱我华夏,掠杀无度,致使天下越发动荡不安,这正是我辈奋身而起拯溺建功之际,不知道将军岂有意乎?末将听闻河东刘公(知远)素有威德,不肯臣服契丹,颇受中原军民拥戴,正是我辈效命之主!"

赵晖听到王晏振振有词地道出一番反辽言论,不仅并未申斥,反而用眼睛的余光望向窗外,见外面都是自己的心腹,这才放心地看向王、侯二将道:"哦,二位以为我辈应如何做,才能建功除暴呢?"

王晏素知赵晖看不惯契丹横暴,索性把话挑明:"将军,刘愿那厮在我陕州为非作歹,百姓恨之入骨。我们不如寻机将其杀掉,尽诛城内胡狗,然后高举义旗,拥戴刘公,这样一则可为天下人树立反击契丹的榜样,二则可为自己博取功名,不知将军意下如何?"侯章听了王晏的话,也是频频点头,然后眼神热切地望向赵晖。

赵晖知道今天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自己要么杀死二人向契丹请功,要么和二人一起首倡义举。想一想自己一个汉家男儿,难道还不如粟特人安重荣敢于向契丹说"不"吗?生逢乱世、遭遇强寇,不能轰轰烈烈地为民请命,与死何异?索性反了他娘的,大不了如安重荣一样,舍生取义,死又何惧?

想到这里,他伸出双手,紧紧抓住侯、王二人的手臂,朗声道:"大河在彼,愿同此誓,共灭辽寇,复我河山!"二人亦共同起誓,表示绝不负心!

随后,三人各自分工,秘密联络城中及附近驻军将领,纠集死士,开展针对性的斩首训练。一切都在赵晖的部署下有条不紊地秘密进行。可悲的是,自大狂妄的契丹人竟然毫无察觉。

到了公元947年二月,一切准备就绪,赵晖命王晏带队执行斩首行动,自己则约束部下,时刻准备响应。

那一夜,饱受契丹祸害的陕州城格外安静,那些被契丹人抢走口粮不能果腹的百姓早早就勒紧裤带睡下了。府衙前的小巷中,一支身穿黑衣的敢死队正在王晏的带领下悄悄行进。他们在牙城中潜伏了两日,一直在等一个暗黑无月的夜晚。

终于杀进府衙了,那些契丹哨兵来不及反应,就被敢死队员摘去了吃饭的家伙。之后,王晏带头冲进府衙,逢人就杀、遇人就砍,很多契丹军卒在梦中就挂了,就连堂堂的刘副帅也被王晏一刀削去了半个脑袋,如愿以偿地将命留在了中原。

得手后的王晏提着刘愿的首级,悬挂在牙城之上。这下,那些惊醒过来的契丹军士可傻眼了,昨天在他们眼中还是绵羊一般存在的陕州军民,今天怎么就变成了疯虎,一言不合就把自己的老大给宰了,这是什么节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晖可不想等契丹人反应过来,他指挥自己的部队向着混乱中的契丹军杀去。群龙无首的契丹军哪里是这支杀红了眼的复仇大军的对手,纷纷败下阵去,有马的掉转马头拼命逃跑,没马的一头扎进黄河,变成鱼鳖的美食,去救赎他们犯下的滔天罪孽。

此时,阖城的百姓已经醒来,当他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无不发自内心地欢呼,自发地组织起来,为赵晖的义军服务。

起事成功后,大家公推赵晖为节度留后,主持陕州军务,侯章为本城副指挥使。赵晖和大家商量后,决定派王晏的儿子王汉伦奉表渡过黄河前往太原,向刘知远报喜效忠。

败逃的辽军将陕州事变的消息报入开封,耶律德光猛地清醒过来,原来自己所谓的中原称帝形势一片大好都是自欺欺人,今日乱了陕州,明日不知又乱何州,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止损。可是,自己的契丹大军都分散在外打草谷,身边的禁军要保护自己不能轻易外派,哪有实力去平叛?

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干脆耍了个收买策略,反正刘愿那个蠢货已经死了,不如就顺势任命赵晖为陕州兵马留后,侯章为陕州马步军都指挥使,王晏为副都指挥使,将一场民族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这样,可以暂时稳住形势,等到自己收拢军队,再作区处。

赵晖等人接到契丹送来的诰封,不禁莞尔一笑,耶律德光真当我们是小孩子在玩过家家吗?我们的起义是认真的,是不能被敌人的糖衣炮弹击垮的。因此,久经考验的赵晖同志拒不受命。

赵晖喝退了契丹使者,一面做好防备契丹报复的准备,一面遥望太原,希望刘知远能够早日南下,共同赶走契丹强盗。

话说王汉伦揣着陕州人民热烈拥护刘知远的劝进信,一刻也不敢耽误,以跑死马的速度赶到了太原城,第一时间见到了刘知远。

刘知远很高兴地接见了陕州来的义军代表。在看过热情洋溢的劝进信后,他深为陕州军民的首义与识相而感动,瞬间觉得自己进行的事业前途一片光明。

刘知远虽然是石敬瑭的第一战将,名动天下,但是石敬瑭在中原大地的差评太多,而且久经战乱的中原有名的藩镇也不在少数,俗话说"不想当皇帝的藩镇不是好藩镇",大家都是千年老狐狸,都在等着当皇帝的机会,就看谁能得到更多的小弟,掌握更大的权力。

如今,赵晖的使者带来了首义陕州的投效表章,证明刘知远同志是众望所归,刘知远能不"朕心甚慰"吗?

于是,刘知远刻不容缓地授予赵晖为治陕州的保义军节度使,侯章为治华州(今陕西华县)的镇国军节度使,王晏为绛州(今山西新绛)防御使。赵晖等人的示范效应在中原大地迅速结出硕果,那些数学学得好的藩镇立即选边站队,掀起了恭迎刘知远的热潮。

刘知远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中率军南下开封,途经陕州,赵晖作为东道主,全身戎装地在路旁觐见,一番细说陕州首义的伟大功绩后,竟亲自为刘知远牵马,请新皇帝进城。这让刘知远非常受用,不久就加授赵晖为检校太尉,之后又不断为他加官晋爵,终于让赵晖尊享节帅的荣耀,也不负了他的重光字号。

西征凤翔剿乱军

刘知远与赵晖君臣相知的好日子没多久就结束了。原因很简单,比赵晖还小六岁的刘知远白捡了个皇帝,也许是太激动了,一不小心就挂了。

新皇帝刘承祐对于赵晖是认可的,刚一上任,就给赵晖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使其成为使相级的节帅。同时,让其转任凤翔节度使。凤翔镇在五代可是个爱搞事的大镇,名气在陕虢镇之上。

之所以让赵晖西入关中,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凤翔镇又要搞事了。至于搞事的原因,这还得从一个叫王景崇的异族人士说起。

话说回鹘阿布思部人士王景崇素来能说会道,善于讨好上司。这样的人一般俗称"小人",可往往就是这样的小人最吃得开。这不,王景崇一听刘知远在太原起兵了,二话不说强行打开仓库,扛上库银就去太原报到了。这满满的诚意真让人感动。之后,他频繁地在刘知远身边刷存在感,将他能言善辩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搞得刘知远都不得不"奇其材"。

这本来又是个君臣际会的感人桥段,然而却因为侯益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

侯益是前任凤翔节度使,因为对刘知远称帝不是很积极,所以引起了刘知远的怀疑。刚好,盘踞河西走廊的回鹘人见到刘知远兴起,就想过来抱粗腿,偏偏中间隔着党项人,就遣使请求刘知远派军打通双方的交流壁垒。远人来附,历来是中原君主喜闻乐见的盛世景象,刘知远自然也不例外地对回鹘的归附表示热烈欢迎。

刘知远考虑到王景崇本身就是个回鹘人,又能说会道适合做外交工作,就命他为凤翔巡检使,前往凤翔准备迎接回鹘。这是刘知远的一石二鸟之计,一则可迎归回鹘展示盛世气象,二则顺带考察侯益的忠诚。

王景崇对于刘知远的重托也是满心欢喜,忙不迭地西入关中。可是就在他西行的路上,突然传来了皇帝换人的消息,这让他一下子犹豫起来,有心一举灭了侯益,又担心新主没有领会老主的精神,到时候给自己扣个擅杀大臣的罪名,自己岂不是百口莫辩。

就在王景崇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当口,侯益快马加鞭地进了开封,拿出大把银子贿赂当权的杨邠等人,不仅没被追究站队问题,还担任了开封尹,成为朝廷重臣。

这下王景崇更不安逸了,他生怕侯益记恨自己鸠占鹊巢的旧怨,就让自己的部下推举自己主政凤翔,企图来个既成事实。哪知道,朝廷果然因为侯益对王景崇产生了怀疑,只是让他当邠州留后,却把凤翔节度使的宝座交到了赵晖手上。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这不是典型的卸磨杀驴吗?王景崇是什么人,怎么能受得了这个鸟气啊?于是,他决定武装维权,先是杀了侯益留在凤翔的家人,然后举兵造反。为了抱团取暖,他和喜欢吃人肝的恶魔永兴军(治长安)节度使赵思绾一起,共同推举治蒲州(今山西永济)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为秦王。可叹李守贞一代宿将,因为误信人言自我膨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为郭威、赵匡胤等人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当然,这是后话,本文不表。

且说赵晖带着大军向凤翔挺进,其他讨伐三镇的大军也陆续开拔。但是,乱世里军阀平军阀,谁也不知道明天倒下的是谁?要想保住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养寇自重,所以,三路大军在进至潼关、同州(今陕西大荔)、咸阳等地时,都不约而同地止住了步伐。他们中跑得最快的是逼近长安的大将郭从义和王峻,不过,这哥儿俩五行犯冲,势同水火,还没平叛,自己就差点儿先干起来了,眼见大好的平叛形势又变得一团糟。

没办法,刘承祐只好派老爹的头号战将郭威亲自出马,总统诸军。深受托孤之重的郭威为了向新皇帝表示忠心,确实很卖力气,立即下令驻军咸阳的赵晖加快行军步伐,向凤翔大踏步开进。

八月,赵晖赶到凤翔城下时,王景崇已经和后蜀勾搭上了。后蜀对于凤翔一带垂涎已久,当然乐见王、赵之争,于是欣然派兵助战。

赵晖听到后蜀兵远道而来的消息,立即就和大将药元福、李彦从等商定围点打援之计。

李彦从首先带兵出战,后蜀军兵多将广、来势汹汹,李彦从虽拼死抵抗,但无奈众寡不敌,只得转身后撤,将敌人引入事先选好的伏击圈里。此处地势狭窄,根本容不下大部队周旋,药元福一面率数百骑兵迎着后撤的汉军杀来,一面让人大声吆喝"杀敌立功就在眼前,有敢回头逃命的立斩"。

曾是刘知远亲信的李彦从也掉转马头,带头冲锋,后汉军军心复振,不要命地杀向蜀军。刚才还很跩的蜀军一下子蒙圈了,这是什么情况?有心冲锋,可是地形狭窄兵力施展不开,只得向后败去,在汉军步骑的联合追杀下,刚开始还很有形的军队很快就乱套了,最后被杀死数千人,狼狈地撤回蜀中。

此后,赵晖再次收紧了对凤翔的包围圈,而且大搞土工作业掘壕推进。王景崇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向南祈祷那支永远不可能再出现的后蜀援军。

觉察到王景崇对后蜀仍存幻想的赵晖,决定用事实粉碎王景崇的小确幸。

于是,他命人打着从后蜀败军中缴获的旗帜,穿着后蜀军的军服,在不远处的南山山峦间忽隐忽现,故意让凤翔城上的王景崇看见。不疑有它的王景崇听说后蜀援军已到城外,立刻派自己的精锐出城接应。可惜,这支精锐出城之后,便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任凭王景崇望穿秋水,也再无消息。王景崇就是再弱智,也知道上当了,从此只能坐困愁城。

此后,城中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了。到了公元949年底,李守贞、赵思绾败亡的消息相继传来,王景崇这个生有玲珑心的巧人儿再也淡定不了了,他对自己的幕僚周璨语带哭音地说:"如今,凤翔危在旦夕,为之奈何?"周璨道:"当初大帅之所以能够安守凤翔,除了城池坚固之外,主要是因为有河中、长安等镇的响应。而今他们都已被屠灭,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我等实在没招了,干脆降了吧!"这话要搁以前,王景崇一句扰乱军心就给砍了,可是今天王景崇难得的好脾气(或者说没脾气),只是满脸痛苦地自责:"都是我不好,让你们受苦了。可是我们这是造反大罪啊,朝廷或许可以饶了你们,断不会放过我的。我听说赵晖的精锐都在城北,不如让公孙辇率人火烧东门出降,吸引赵晖亲率精兵前往受降,然后我带着凤翔牙兵从北门突围。如果侥幸突出去的话,岂不胜于束手就戮!"周璨等人没想到王景崇都这时候了还能想出如此办法,都不禁为主公的明敏点赞。

第二天黎明时分,公孙辇果然点着东门斩关出降。然而眼见得赵晖营中随后一番忙乱,他们的主公却没有依计从城北突围。原来,聪明人总是想得太多,临了王景崇又觉得赵晖万一不上当,在北门外布下口袋阵,自己飞蛾扑火,一定死得很难看。毕竟赵晖曾用蜀军耍过自己一回,安知这次不会故技重施?一想到让人抓住后死得毫无尊严,王景崇咬了咬牙,干脆一把火将自己和家人烧个干净。

就这样,王景崇根本没去城北,而是在府中自焚而死。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叛乱个毬啊?听说主公烧成了黑炭,公孙辇假降秒变真降,连一滴泪也没流就顺势重新回到人民的队伍之中咯。公元950年正月,赵晖奏捷开封,因功加兼侍中。

一年后,后周太祖郭威黄旗加身,建立后周政权,赵晖再次加兼中书令。两年后,赵晖获准入朝觐见,数月后,调任归德军节度使,镇宋州(今河南商丘)。后周世宗柴荣上位后,赵晖先被进封为韩国公,旋即加拜开府仪同三司。看着锐意进取的新君,赵晖虽然满心欢喜,无奈经年征战、老病缠身,只能告老还乡,以太子太师致仕,并晋爵秦国公。公元955年八月,这个打响反击契丹第一枪使山河重光的老将病逝家中,享年六十七岁。柴荣闻讯,下诏追赠其为尚书令。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