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酒吧、小鲜肉”三个充满故事的关键词,把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只要再加上一段合适的影像,指定一名有话题度艺人,一条娱乐八卦热搜就能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唐人街探案3》官宣回归2021年春节档之际,导演陈思诚的妻子佟丽娅,就不幸成为了上述热搜的主角,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被说成“在深夜与小鲜肉牵手走出酒吧”

流出的影像资料虽然画质堪忧,但由于画面中的女子没有任何的脸部遮挡,正是佟丽娅本人无疑。

而且在仅有的片段中,佟丽娅与身边白衣男子有明显接触,姿势疑似“十指紧扣”,非常引人遐想。

尽管两人只有短暂的接触,但在相关报道的描述中,他们反倒成了发现被偷拍后心虚放手的窘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佟丽娅在事件曝光后,第一时间发文作出澄清:

她表示被拍当晚并不是在酒吧,而是在朋友开的餐厅聚会,所谓的小鲜肉就是餐厅老板,两人的“十指紧扣”也只是朋友之间为了谁买单而发生的推让行为而已。

尽管佟丽娅的澄清非常及时,但“佟丽娅酒吧夜会小鲜肉”的热搜还是如期而至,顺利登上了热搜榜的前列位置,不少人还为佟丽娅“喝彩”,表示她终于在感情上“开窍”,不再被陈思诚牵制。

的确,陈思诚的感情劣迹很容易让人同情佟丽娅,甚至顺理成章地觉得她即使出轨也不为过。

但现在佟丽娅明明都已经澄清了所谓“夜会小鲜肉”,只是和朋友为了争买单而在推让而已,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非要相信一些断章取义的报道?

其实认真观察一下流出的影像,佟丽娅和男子走出来的建筑并没有典型的酒吧风格,所谓的“小鲜肉”也肉眼可见的并没有那么年轻,除了“深夜”这个时间要素也许对得上外,人物和地点两个要素都有明显的胡编乱造痕迹。

更关键的是,两人并不是单独被拍,何润东本东也被拍到在他们身后大大咧咧地跟随,在佟丽娅和男子推让一番后,男子还热情地和何润东握手告别。

大多数关于“佟丽娅酒吧夜会小鲜肉”的报道都选择性地隐匿了何润东的信息,只保留了佟丽娅和男子的“亲密”举动,就开始“看图说话”,也难怪佟丽娅呼吁媒体“不要给她乱编剧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比起锱铢必较地判断“佟丽娅酒吧夜会小鲜肉”的真伪,断章取义的报道似乎更能公众好奇。

因为这样的断章取义不仅制造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八卦,还非常符合公众希望佟丽娅通过出轨报复陈思诚的想法。所以即使明知道真相不是如此,报道事件的人也能理直气壮地大肆渲染。

毕竟在维权成本极高的互联网,哗众取宠带来的收益远远要比可能承担的风险要高,像佟丽娅这个例子,当事人除了发声明澄清并抗议外,能对断章取义的不实报道产生任何的惩罚吗?

很明显并不能。而相对的,这些断章取义的报道者早已通过不实报道获取了流量,甚至有可能还产生了变现。收益比风险高出这么多,试问那些追逐利益的人,又怎会老老实实去报道?

因此,断章取义的报道会常有发生,一不小心还能造成舆论发酵。

类似的事情,最近也发生在王一博身上。

因为在一场摩托车竞赛上与竞赛的其他车手发生了碰撞,王一博失去了争夺第一的可能。

从回放的录像可以看到,王一博在弯道超车时,因为对方的失误而发生碰撞。摩托由于损坏严重无法回到赛道,不甘心的王一博气恼地踢了一下草地。

造成这样的事故,责任无疑是在技术失误的驾驶员身上。王一博不仅承受了受伤的风险,还眼看到手的好成绩就这样失去了,懊悔和激动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竞技比赛总是充满各种意外,比赛仲裁也表示对方选手的摔倒纯属失误,所以王一博即使再不甘心,这次也只能作罢,并加强训练争取在接下来的新比赛里扳回一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有人却趁机放大了王一博遇到的“不公待遇”,表示失误车手在返回赛场后与队友对拳相庆,甚至还不知道在哪里找来了一系列所谓“失误车手历年碰瓷”的截图集,指责他是“惯犯”。

虽然这系列的说辞都配有图片,甚至还能形成一条“证据链”。但其实仔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这条证据链并不严谨。由于佩戴了头盔,图中的人物根本无法证明是失误车手本人。

随便找个车手的图片都能指鹿为马,这样的取证也未免太儿戏了一点吧?

可是,这样明显断章取义的信息,却成功引起了许多王一博粉丝的愤怒。

他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失误车手,认为他背后有什么不可能告人的阴谋,还有人不知从哪里找到一些“聊天截图”,表示失误车手赛前就与队友密谋碰撞王一博。

这真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都2020年了,来历不明的聊天截图还能信?

但已经被激起怒火的粉丝并没有管那么多,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这个所谓聊天截图,并开始发动网络攻势对相关车手进行不文明的语言攻击。

幸好王一博及时发现风向不对,主动发文呼吁粉丝要理智看待事件,不要盲目实施网络暴力。

王一博作为事件最大的受害者,都能忍住心中的委屈和懊悔,理智地看待比赛的失败。为什么粉丝们在一些未经证实的报道怂恿下,反而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要做出一些影响偶像形象的事呢?

王一博需要的不是在网络上找回面子,而是在后续的比赛中堂堂正正地拿回属于自己的荣誉。

即使粉丝战斗力十足,把失误选手骂到以后都不敢参赛,这对王一博日后参加比赛有任何帮助吗?

很显然并没有,参考电影《飞驰人生》里的林臻东和张弛,这个失误的选手如果无法回到赛场,反而会成为王一博的心魔,让他的赛车之路不再一帆风顺。

明明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在王一博发表声明后,依然有部分媒体大肆渲染所谓“阴谋论”,引导粉丝质疑起了仲裁结果,甚至还发展到要“人肉”失误选手。

这些人真的是为了王一博抱不平吗?我认为不是,他们只是仗着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通过断章取义炮制“黑料”来煽动粉丝情绪,从而达到收割流量的目的。

他们只会告诉粉丝失误车手在言行举止上多么可疑,相关的车队人员在事后的态度多么恶劣,而不会告诉粉丝王一博已经开始呼吁粉丝翻篇,关注自己的新工作;更不会告诉粉丝,失误车手已经发文澄清所谓图片证据里的车手并不是他本人。

从佟丽娅和王一博的这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断章取义制造热搜之所以会屡试不爽,除了因为收益比风险高出很多外,难以处罚和举证也是非常关键的原因。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许多人面对递到眼前的信息都会选择接受,而不会深究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因此,断章取义者才有机可乘,占据舆论的喉舌为所欲为。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光靠消费者本身去鉴别信息的真伪是不行的,因为一来信息碎片化符合现代人吸收资讯的习惯,倒行逆施让每个人都成为鉴别者行不通。

二来,个人的知识水平终究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确保自己能完全识别所有的信息真伪,而且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人对于个人来说无法识别身份,也不能根据其信用情况去选择是否信任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信息发布平台要起到确切的监督作用。

作为信息发布平台,本身就有义务去确保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不存在不实信息,其次根据平台的大数据不仅能对比出信息的真伪程度,还能设置门槛让信用度低的信息发布者无所遁形。

前段时间,假装抑郁症病人的晨小晨时间和川美聚会事件,正是因为官方平台迅速辟谣,才得以最快速度平息负面舆论发酵,避免了无谓的网络骂战开展。

由此可见,要让断章取义的报道销声匿迹,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啊!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佟丽娅夜会小鲜肉,王一博摔车另有隐情,你有被这些热搜消费吗?”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