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是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的日子。
但鲜有人知的是,其实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才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如今,当市井热闹掩盖了炉火映照的浩荡往事,你可能很难捕捉到那个宏大时代的回响与背影:办公租民房,吃住在工棚;交通不便,缺少水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形容的就是80年代的湖里

但忆起40年前在湖里奋斗的日子,每一个特区建设者都如数家珍。
“1980年的时候,我在漳州的朋友打电话跟我庆贺,说你们厦门要成为小香港了。”
“经济特区刚开始时,每天补贴8毛钱,我有同事就辞职去湖里。当时厦华工资是我们的好几倍,英语好去那边可以当翻译...”
“以前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湖里的冷笑话:外地同事打办公室电话找人,问:XX在吗?答:他不在了,调湖里去了。对方沉默一阵子,问:怎么这么不小心?捞起来了吗?”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再去湖里,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
站在老湖里的街角,你会发现整个区开始平铺直叙,空气中弥散着更多的,是钢城铁厂的冷硬味道

经济特区建立期间的往事是老湖里人之间交错的涟漪。80年代的前行,90年代的蓬勃,再到2020的万象更新,每一代人在湖里都留下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恰逢今天是湖里经济特区建立的日子,所以今天,小鱼君想和你聊聊这里的故事。
01“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迎来凌空起飞的机遇
厦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滨海小城。改革开放前,这里曾是台海军事对峙的海防前线。

厦门 民兵支援前线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炮火硝烟,老一辈厦门人至今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金门空飘宣传品
而此时的湖里,是个位于厦门西北部的片区,隶属于厦门市郊区前线人民公社,系由五个自然村社组成的农村生产大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半耕半渔、只有约2300人的落后小渔村。

40年前湖里实景展现

这个因为地形像一只凤凰,而有着“凤湖”美称的地方,一开始仅是一片荒凉的海岸荒地和山丘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前,湖里还是个有路路不平、有灯灯不亮、邮局找不着、商店不像样的小渔村


当时的湖里,小渔村,人口也就2300多人,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
"
但也正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历经千年守望,终于迎来凌空起飞的机遇。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

原湖里大队部成为特区建设第一线指挥部
由此,这个曾被讥讽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的荒芜土地,被正式载入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年前湖里
但其实,特区发展的最初,并没有那么顺利:湖里工业区动工要花三四亿元,而中央批给厦门的贷款只有5000万元

而当时整个湖里的现状, 用“艰难”都不足以形容:据史料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范被蛇咬
"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的项南,来福建赴任两个多月后踏上这块土地时,他形容自己“心都凉了半截”。这里不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白手起家困难巨大不说,也无法利用厦门原有的资源基础,加快特区开发。

湖里南山一带工棚群"
尽管如此,1981年10月15日上午10时许,特区建设者还是在湖里竹坑路的一座山丘上开了“第一炮”,宣告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开工建设。

1981年10月15日,湖里特区第一炮
从这一天起至1983年底,特区建设者一共在湖里平整了9座山头,完成780万土石方的平整任务,建成了40多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
02一张蓝图干到底湖里速度,你或许有所不知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退休工程师朱凯霞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人民日报:1975年,朱凯霞作为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的工程师来到湖里,成为特区建设的第一批拓荒者。那时的湖里啥模样?“小渔村,人口也就2300多人,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
晴天一路灰、雨天遍地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朱凯霞和同事们开始了在厦门的第一个项目——东渡码头的建设。“建设工地周边全是大片的农田,从项目指挥部到工地,步行一个小时上下班是常态。”

"
如今,82岁朱凯霞所居住的三航小区里,2/3以上的居民都是当年从五湖四海而来的特区建设者。

改革开放后的厦门卷烟厂职工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
事实上,那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办,确实给广大有志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

特区建设者生活环境还原
他们风尘仆仆,满腔热血地奔赴经济特区第一线。
"当初带着家人的不解,从美丽的鼓浪屿来到了这块建设中的2.5平方公里的区域做起了社区工作。30多年,我见证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热爱着我的社区工作,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兴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旭玲

简陋的职工会场"
也正是在一批批人不懈的努力下,这座先锋之城,率先确立了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的角色定位,从此追风逐浪,勇立潮头

从打响“第一炮”开始,湖里便在大力推进“五通一平”和建设通用厂房的同时,致力于引进港资、侨资、外资,创办“三资企业”

由此,“五通一平”和兴建厂房齐头并进,加工区4号通用厂房143天竣工,比国家定额工期缩短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创造了“湖里速度”

被誉为创造“湖里速度”的4号通用厂房在施工建设中
可以说,湖里老工业片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发源与诞生的摇篮,更印下了一个时代所酝酿的新生:
"当初有湖里速度,一层厂房,一个礼拜。(通用厂房)先建起来,要求我们赶快把供电供水的工作搞起来,都是说特区一定要快,所以大家都是快,高质量。
——厦门经济特区第一批建设者 陈善同

1984年,湖里加工区正在建设的通用厂房工地
特区建设热火朝天,大家以愚公移山的干劲,一砖一瓦地进行特区建设。
——湖里社区原党总支书记江国进"
那时的特区建设者以苦为乐,以大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

敷设排洪沟

挖沟排土清障碍

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进行“五通一平”和建设湖里加工区通用厂房
截止1983年底,湖里加工区“五通一平”全线展开,一批通用厂房在现在的湖里大道两侧拔地而起。

南山路的技术培训中心大楼、竹坑路和华昌路一带征地拆迁安置房以及湖里小学教学楼、职工住宅楼、湖里综合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远处为湖里征地拆迁安置房,近处为职工住宅楼

已竣工的湖里小学(现华昌小学)
厂房建设只是“筑巢引凤”的第一步。1984年,联发参与投资设立了厦华电子公司,这种“引凤”的招商引资模式成为了特区发展的重要基石。

1983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中的湖里加工区
而早在1982年,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便落户湖里加工区,成为外商进入厦门经济特区的“第一只探路蚂蚁”。而至1983年底,全市共引进“三资企业”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794万美元。

1984年7月,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
在那个一盒香烟还只要几分钱的年代,华美卷烟厂是老厦门醒目的标签之一,这里生产的金桥牌、骆驼牌香烟,广为熟知。

1980年10月,加工“骆驼牌香烟”
不过,“华美”只是湖里老工业区企业成长故事之一。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实验场,湖里大道两旁涌现出了金龙、厦华、厦顺、金鹭等知名企业,它们填补了特区建设初期工业发展的空白,还形成了湖里以电子、机械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特区发展鼎盛时期,湖里有600多家企业。经过不断筑巢引凤,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6家企业的66个项目落户湖里区,外资企业总数达3000多家,投资总额约170亿美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6家,市、区级总部企业97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66家。

感光厂

轴承厂
在那时,创办经济特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资借鉴,但面对巨大矛盾,经济特区建设者依然“摸着石头过河”,更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子。
03穿越旧时光看“特区·1980”华丽变身
正如湖里创意产业园“特区·1980”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湖里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枫所言,“几十年前的湖里是一片创业热土。上下班时间,满街人头攒动,充满活力。”

但伴随着厦门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2000年后企业陆续外迁,那些承载时代记忆,烙上工业印记的老厂房,在时代滚滚的洪流中,慢慢成为工业遗迹。
"2004年8月30日,日本烟草提前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了厦门卷烟厂,标志着18岁的“华美”完成了历史使命。2008年华美卷烟厂迁出厦门岛...
2019年,厦华电子7241万股卖出2.3亿,曾经厦门人尽皆知的本土品牌,也变了模样...

拆厂中的厦华"
2006年前后,曾经驻扎在湖里工业区的大量工厂纷纷外迁。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厂瞬间沉寂,许多老旧厂房大量闲置,风吹日晒,锈迹斑斑。
但湖里仍在借助它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这里继续成为创业热土。

从湖里社区沿着长岸路来到湖里大道,这条道路与华昌路相交形成了4个区块,每个区块都拥有一个文创园。这些文创园的前身就是承载着特区发祥地精神的湖里工业区老厂房。

如今,它们成为湖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和创新湖里的新高地。
2012年,原厦华电子的3号、4号厂房,被改造为海峡两岸建筑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

一路之隔的联发文创口岸,如今已是年轻人的潮玩天堂;

在一楼的侧壁上,还能赫赫看到“厦华电子”四字,辉映着曾经的锋芒。

曾经的华美卷烟厂,也不见被绿树环绕的旧厂房,隆隆的机械声,已经摇身一变成华美空间。时过境迁,“华美”二字犹在,一切已然不同:这里是目前湖里区体量最大的花园式文创园,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企业入驻。

除此之外,位于悦华路2号的印华地砖厂,如今也已进行改建升级,正塑造以时尚传播、艺术、音乐、影视、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空间。

印华地砖厂的保安告诉小鱼君,这里目前每天有不少影视剧组来此拍摄,整个厂子正努力向影视基地转变,并初有成效

走在这些老工厂里,小鱼君能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城市人文。而在湖里,这些老厂房所承载的历史,与旧时光带来的新生活,如今正成了厦门迷人的魅力所在。
04拆迁、改造、消失...跨越40年的特区印记
其实除了文创产业,全区陆地面积73.77平方公里、占厦门本岛面积的47%、在厦门市六大区中面积最小的湖里,还拥有六大经济管理区
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家级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国家级保税物流园区、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

以及,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为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片区——厦门自贸试验区

而正是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下,如今的湖里已从曾经的2300多人,发展到100多万人,从1980年厦门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仅6.476亿元,到2019年的GDP为5995.04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的第一条大道——湖里大道
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这里一个个厂子自成小社会,无数人在这里有着儿时生活过的经历,那些幼儿园、学校、电影院,还有灯光球场、糖精冰水清凉饮料,和小伙伴们一起踢毽子,丢沙包,排画片,攻城,在山上烤红薯……

而今,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生产流水线上高速运转的工人均已不在,崭新的规划建筑,一条条纵横有序的柏油路,一排排写字楼...都在昭示着,这里已然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成为立足大陆,面向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除此之外,这里有着印着时代烙印的工业气息,也有着浓重的生活氛围。
比如,走在老湖里的街头,你会发现这里的老住户大多是,青春挥洒于特区建设的中老年人,他们有着自己养家糊口的方式

而新住户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一代厦门奋斗者,他们在这里生活,也从这里开始追梦之路
"如今,湖里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据2013年的统计资料,全区外来人口达74.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80%,为户籍人口的4倍(若算上流动人口就更多了)。像湖里枋湖安兜社,本地户籍仅两三千人,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却有7万多人,若加上未登记的临时流动外地人,推估可能达到10万人。

"

小鱼君在这生活了几年的妹妹和我说:这里的生活,慵懒散漫,处处透露着人间烟火。
"这里房租不高,环境还很舒适,不像思明那么急,也不会像岛外一样太大太空。离SM中华城很近,逛街有着落,湖里小吃都还行,虽然网红店不多,但真的好吃,现在华美也开发起来了,虽然游客还不多,但是正正好,就很舒服

"
湖里的不一样,或许生活在这里的人才真的懂:
一路之隔是老厂房遗址,目前正处处散发着文艺、时尚大气的气息。但透过老厂房的门缝,我们仍能窥见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如今湖里把这段硬核往事巧妙化为独一无二的城市艺术

而在另一条线上,则缀着老湖里夜市、老湖里生活气,展示“每天不一样”的湖里。

高大的树木,斑驳的树影,泛黄的居民楼……仿佛是隐藏在闹市中的一片净土,与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或许,抛开外界的喧嚣声,这里不失为一处静心生活的胜地

年过40的湖里正青春,而曾经闯荡的人,已经老了。

在没有导航定位的年代,那些日夜拥揽城市繁华的地标,成为了厦门人的“老地方见”。相比今天科技感满满的高楼大厦,这里朴实年华里独有一份浪漫

红色的砖、灰色的瓦,这样的老工业建筑在80、90年代的湖里很常见,那是厦门的一个时代印记,以工业为路,钢铁为梯,也是城市向上的来路,能看清来路,便不疑惑去向。

1984年初的湖里
40年弹指一挥间,或许荒凉不再,困苦不再,如今的湖里也步入拆迁改造的新征程,不少老街道、老厂房也或消失或改名或搬迁,但那种追求卓越、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却似乎从未走远。

在厦门,“湖里”更像一个改革缩影,时代发展的缩影。这里有着老一辈奋斗者拼搏的汗水和努力的证明,如今也有着各种美好和温暖的回忆。厦门特区40周年,生日快乐!未来的40年,我还想继续和厦门一起乘风破浪,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