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尤其是董卓进京之后,彻底摧毁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实早在董卓进京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东汉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刘焉成为益州牧,可以视作军阀割据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袁绍、曹操、袁术等人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地区与朝廷处于对立面。不过随着关东联军的分裂,加上董卓被刺杀,李傕、郭汜上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有所缓和。李傕、郭汜令马日磾、赵岐等人到地方抚慰各军阀,算是勉强建立起与地方的联系。结果马日磾、赵岐是同人不同命,一个顺利完成任务,一个却被囚禁到死。

马日磾和赵岐概述

马日磾和赵岐可能并不是特别有名气,毕竟他们是在朝中做官,没有什么开疆拓土的业绩。其实不止马日磾和赵岐,东汉末年大部分的中都官都不太有名,除了把持汉室的人,皇帝都成傀儡了,大臣当然也不能有什么作为,这也不奇怪。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或者族子(史料记载有冲突),赵岐跟马融也有关系,他的妻子马宗姜是马融的从妹或者侄女(史料记载有冲突)。马日磾出身豪族,赵岐跟豪族通婚,本身又是名士,名望很高,他们的仕途当然是不用担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日磾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化事业上,马日磾参与修正“熹平石经”,就是在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汉灵帝下令修正的各个儒家经典,把这些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就是石经。“熹平石经”是古代著名的石经,一共四十六枚,可惜毁损了不少。除了“熹平石经”以外,马日磾还参与了《东观汉记》的写作。当时《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被称为“三史”,称为很多东汉相关史料的源头,不过后面也被《后汉书》所代替。

赵岐的贡献或者说事迹主要在于对抗宦官。大家都知道东汉时期宦官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东汉时期几乎陷入外戚与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而在东汉末年宦官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汉桓帝与汉灵帝都比较信任宦官。与宦官相对的一股力量是名士。无论是出于对自己羽毛的珍惜,还是对家国天下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名士都要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与宦官抗衡。赵岐就是其中一员。

比如说赵岐做皮氏长的时候,宦官党羽左胜成为河东太守,是赵岐的上司,赵岐就辞官不做;后来赵岐成为京兆尹功曹,京兆虎牙都尉唐玹德不配位,赵岐也是多次攻击唐玹,这让唐玹怀恨在心。结果唐玹成为京兆尹,成为赵岐的直属上司,赵岐又辞官避难;之后赵岐重新出仕,结果又遭遇“党锢之祸”,被长期禁锢,直到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为避免后院起火,汉灵帝解除党锢,赵岐才有发展的空间。仕途还算非常坎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日磾与赵岐出使地方

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这个时候其实关东联军已经分裂了,除了朱儁、陶谦等人,大多数人都对讨伐董卓没有什么兴趣了,不过在朝廷内部还存在汹涌的暗流,针对董卓的政变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后王允终于拉拢到了董卓手下的并州武人集团——吕布、李肃等人,成功刺杀董卓。可惜王允对董卓余党的处理方式不当,被李傕、郭汜、樊稠、李蒙、张济、贾诩、王方等人反攻下长安,失去了兴复汉室的最后机会。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控制了汉室。

关东联军分裂内斗了,没工夫管汉室存活,毕竟大多数人认为,侵占土地人口资源得到的利益比虚无缥缈的汉室实在多了,后来袁绍本来有机会控制汉室,但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让曹操得到汉室,也是这个道理。另外董卓都被刺杀了,虽然李傕、郭汜都是董卓余党,身上带着董卓的标签,但是他们与董卓本人还有较大的差距。毕竟废立皇帝、毒杀太后、少帝、挖掘皇陵这些事和李傕、郭汜关系不大。他们是可以借助汉室影响力,与地方军阀谈合作的。

于是李傕、郭汜命令马日磾、赵岐出使各地,安抚、拉拢地方上的各个军阀。当时马日磾的身份是以太傅录尚书事,如果是太平盛世,马日磾基本上是站到了金字塔最顶尖的一批,可惜现在是李傕、郭汜说了算;而赵岐的身份是太仆,位列九卿之列,但是权重不算高,负责天子车马器具。当然在李傕、郭汜控制汉室的情况下,更加没有什么权力了。

马日磾、赵岐各自的命运

马日磾和赵岐都是东汉朝廷的使者,都是衔着橄榄枝的信鸽,可惜同人不同命。赵岐顺利完成任务,还受到各个军阀的尊重,毕竟是代表汉室来的;马日磾就比较倒霉了,他被袁术强行控制住,髦节还丢了,最后也是抑郁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马日磾和赵岐是一起行动的,马日磾为主,赵岐为辅。但是天下英雄何其多,地域何其广,到洛阳之后,马日磾和赵岐就分头行动。当时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非常的激烈,双方进行了至少三次说得出名的大规模战役,在冀州、青州一带打得不可开交。

赵岐到河北调停袁绍和公孙瓒。袁绍、曹操听到赵岐来,亲自率领军队数百里迎接赵岐,给予了相当的尊重;赵岐又给公孙瓒写信劝和,两家的战争才告一段落,后面再打那就是后面的事了。后来赵岐回到朝中,经历了汉天子东归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直到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才去世,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马日磾则不然,他带着李傕、郭汜的善意而来,打算拉拢袁术为外援,但是袁术对汉室都不感冒,更何况是董卓余党控制的汉室。袁术对马日磾的态度非常强硬,他直接把马日磾控制起来,抢他的使节,还强迫马日磾加入自己,比如作为袁术集团的军师,或者在一些人事任免的上表上签署自己的名字。马日磾感到非常的耻辱,在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就呕血而死了。

总的来说马日磾和赵岐虽然在朝中地位很高,而且是朝廷的代表,与地方建立联系,但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日磾和赵岐很难有太大作为。马日磾被袁术强行扣留,赵岐即便调和了袁绍和公孙瓒的矛盾,但最深层次的原因也是两家实力的损耗,之后又开始了战争。而且除了文化事业的贡献外,马日磾和赵岐的身后评价也不怎么好,这也可以说是不得其时了。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