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分两块,大连和大连以北,如果按照方言划分有两种人,一种是说东北话的东北人,一种是是说胶辽官话的大连人。当你问一个沈阳、长春或者哈尔滨的朋友来自哪里的,他的答案基本上是东北;而当你问一个大连人的时候,他一定会直接说他是大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虽然纬度比山海关的最南端还要低,但地理上的确属于东北。但是大连人的东北归属感并不强。大连人无论从血缘上还是心态上都和山东更接近,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还喜欢加上一句祖籍山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东北大部分地区位于山海关以北,北方各省的移民在过了山海关以后一般都是一路向北迁移,很少有再往南走的,因为南端的辽东半岛地区已经有很多来自山东半岛的移民了,可开垦的荒地有限。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距离非常近,山东人早在明代和清朝初年就已经开始漂洋过海来到大连地区,因为通过渤海海峡不用过山海关就可以直接到关外了,走海路方便快捷,所以说闯关东也不一定要过山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现在的大部分东北人其实是北方各省移民(河北、河南、山东西部)+少数民族的后代,而大连地区以及周边的营口、丹东等地基本全是山东半岛移民!

如果一个大连人认为山东比东北其他地方更好更亲近一些,那么他大概率是一个“海南丢儿”老大连人。

其实老大连(本地人)原先的区分主要有两种:海南丢儿(山东)和此地巴子(汉军八旗),他们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只是说来的时间早晚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辽东半岛地区大部分人口从龙入关,当时仅存700余人。顺治时期,开始从胶东地区迁徙人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山东移民更多。(为了维护龙兴之地,其实在这段时间清廷开始不断的修筑柳条边,约束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但这种方针并没能阻挠山东闯关的移民,因为他们有海上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北方各省移民闯关东过了山海关以后不会往南走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地巴”:康熙五十三年,即公元1714年,为了阻止汉族人袭扰所谓的龙兴之地,清廷将辽东半岛地区从登州府划归奉天府,同时将金州及其以南所有汉族移民悉数纳入汉军三旗――正白,正黄,镶黄,此即后来所谓“此地巴”。“此地巴”后来很多人被认定为满族,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大连有30多万满族人口的原因。

大连的由来:公元1898年,沙俄强迫清廷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沙俄强占了大连地区。次年,沙皇下令在大连湾边兴建达里尼市,这正是现代大连市的前身。”达里尼“在俄语中是远方的意思,用的是大连湾的谐音。所以”大连“其实有一半的外来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丢儿”:大连建市之后,市内开始有了铁路和各种供电设施、市政厅、学校、邮局等建筑纷纷而起。到日俄战争期间,大连的人口已经达到8.5万人,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山东移民迁入市区,约占市区人口80%,再加上日据时期迁入大连的山东人,到日本投降时大连的山东人一度达到4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这部分在大连被殖民时期迁入的山东人即被称为“海南丢儿”。

所以海南丢儿和此地巴子基本来自胶东半岛地区,这也导致无论是大连风俗、大连文化,还是大连饮食、大连方言,皆承袭胶东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大连移民主要来自山东登州府和莱州府,基本涵盖了今天烟台和威海的所有县市区;登州府治所设在今烟台蓬莱,辖区大体包含蓬莱、黄县(今龙口)、栖霞、招远、莱阳、福山(今烟台福山区、芝罘区)、文登、荣成、海阳、宁海(今烟台牟平区、莱山区)。莱州府治所设在今烟台莱州市,辖区大体包含现在的莱州、以及平度、即墨、胶州、莱西、青岛市区、潍坊市市区、昌邑、高密等地。

前今天翻看爷爷留下来的信件,还有一封大连亲戚寄过来的信,应该是爷爷的兄弟,他们一共有八人,具体是哪位我也不清楚了,寄件地址是大连市西岗区群益街八号,希望在这附近的老乡可以帮忙找一下。小编作为烟台人,在外地遇到大连人感觉特别有好感,这口音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如果对方不说自己是大连的还以为是烟台老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期待大连(旅顺)和烟台(蓬莱)之间能够早日修建海底隧道,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联系,进一步振兴东北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