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中国,它是广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比如,过去在唐代的长安一带,中秋赏月的风俗十分流行,许多文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月到中秋分外明,圆月高挂上空。

不过,抛开吃月饼、赏月赏菊花等耳熟能详的习俗,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点”颇为冷门,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各种不同说法。

例如,有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也有的说法认为,中秋节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时至秋天,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人们便想着在某一天庆贺丰收,慢慢地中秋便成了节日。

八月节、团圆节……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中秋节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名字。比如说,从日期来看,因为这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

一轮圆月,更是中秋节的标志。中秋节的很多习俗活动也围绕着“月”来进行,所以俗称“月节”“月夕”“月亮节”“团圆节”等。

资料图:着汉服举行拜月仪式。杨兵 摄

从时间来说,中秋节正处在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此也有人叫它“果子节”。

“拜月”也有仪式感

民俗专家萧放表示,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福佑。

他提到,唐代尚未见拜月习俗。宋代之时,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宋代的“不眠之夜”

拜月之外,人们也乐得在中秋节赏月。尤其文人雅士,此时赏月作诗,别有意趣。

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大家狂欢的节日。往往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许多店铺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酌酒高歌。中秋夜,例行的宵禁也被取消,夜市通宵营业,赏月游人络绎不绝。

大文豪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篇序言就说得很明白,“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中秋之夜,福州圆月当空照。

所以,也有人戏称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

也是“结账日”

在古代,中秋还是某些行业店铺算账盘点、给员工结算工资的日子。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提到,“凡欠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而中秋视端午尤重。”就是说,有欠别人钱财的,这个时候也应该还上欠款。

总的说来,中秋节的种种习俗,无论是赏花灯、猜灯谜,还是观潮、舞火龙,许多节俗都有十分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时圆圆的月饼、月亮,对应了人间团圆,其中蕴含的是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有期盼未来平安顺遂的美好心愿。

图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载编辑:李雨楠 // 责编:杨滢 // 监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