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司马迁一句话说出战国时期人们对功利的追求。那么,战国时期,人们为什么会变得功利?我认为有5个原因。

其一,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战国没有了礼乐约束暴露本性

就如商鞅所说,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因此追求功利也可以说是一种天性,只不过在西周至春秋期间,人们受礼乐约束,不敢表现功利心,春秋时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们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还是以追求功利为耻,不敢直接言利。

而到了战国时期,人们的礼乐观点渐渐淡薄,追求功利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大家也都敢直接言利,更是觉得追求功利是正常的。就像孟尝君的门客在他落魄的时候离开,谭拾子认为门客因为富贵而投靠他,因为落魄而离开他,是正常的,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的本性,是理所当然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战国争霸给了底层人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就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而战国之前,很多底层的平民并没有机会追求自我的价值,战国时期,诸侯的一系列变法,以及流行的“养士之风”,给了这些底层平民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他们也都迫切地追求功利。

就像吴起、苏秦、张仪、豫让、荆轲等等这些游士,本来也只是普通平民,在诸侯争霸都急需人才的情况下,他们才有了实现自我的机会,也都迫切地追求功利,像吴起都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而苏秦、张仪、豫让、荆轲等,都辗转多国,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赏识他的君主,可见他们追求功利之心都是很强的。

其三,战国商业的发展使得人们价值观有所不同。

战国时期,商业比春秋发展和繁荣,临淄、洛阳等等大城市都成为了商业中心,因此在这样商业比较发展和繁荣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较春秋的时候也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更是深受商业发展的影响,开口就是言利,去游说诸侯也都是以利益说服他们,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诸侯也是利益至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制度的改变,不得已而功利。

战国时期,很多诸侯用人制度都有所改变,很多废黜了世袭世禄制,这样使得很多贵族没有了固定的经济保障。在战国这些追求功利的士人中,无非就是下层的平民和没落贵族最多,他们这些人由于战国制度的改变以及其他因素,很多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他们不像春秋的“士”是有固定的官职,所以他们不得已只能追求功利,如果不追求功利,他们生活难以继续,如同范睢所说“诸侯之援,亲习之故”,差点就吃不上饭了。

其五,整体环境的影响。

战国时期,人们普通普遍变得功利,也跟整体环境有关,毕竟人都会有从众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时,上到诸侯国君,公卿大臣,下到游士门客,士兵百姓,都追求功利。

诸侯国君:像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来,第一句话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公卿大臣:像苏代献给齐国大臣“白璧一双,黄金千镒",在齐国大臣的帮助下,成功见到了齐威王。

游士门客:像门客都不愿意为管燕奔走,就因为平时管燕没有给他们利益,在当时追求功利的时候,没有利益,就没有人为他效力。

士兵百姓:像甘茂率兵攻打韩国宜阳,一直攻打不下,甘茂自己出“私金”来奖赏,有了利益,士兵们第二天就攻下宜阳。苏秦在落魄的时候,家人都不把他当家人,在家对他不理不睬,而当苏秦功成名就回来后,家人态度又是180度转变,可以看出普通平民百姓也是非常追求功利。

因此,在如此追求功利的大环境下,想要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不容易呢?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