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烟台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古佛图》,这幅画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是金农传世作品中价值最高的一幅,乃是烟博的镇馆之宝。说起来,烟台博物馆能够收藏到《古佛图》,其中也包含着一段十分传奇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国时期,山东的黄县有一个十分兴旺发达的家族叫丁氏家族,当地人称之为“丁百万”。丁氏家族以典当铺起家,生意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市,在清朝时期就已成为山东首富,更是出过一百多位五品以上的朝廷大官。因为丁氏家族主要经营的就是典当铺,所以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收集了不少的古玩字画。

后来到了1947年,胶东地区实行土改,丁家人害怕受到牵连一夜之间就走了个精光,丁家大宅人去楼空。当地人听说丁家人跑了之后,都一拥而入到丁家大宅里搬东西。虽然丁家大宅里值钱的东西已经被丁家人带走了,但是仍然留下了许多生活物品,比如桌椅板凳这些生活用具,都被当地人给搬走了。

丁家有一个姓林的长工,在丁家人先后逃离丁家大宅后,林长工也就被辞退了。丢掉工作之后,林长工只好回到乡下老家。他家住在黄县城西的西松岚村,一回到家就被妻子给痛骂了一顿。妻子看到他两手空空地回来,就质问他为何不从丁家大宅搬点东西回来?

林长工是个老实人,只好老老实实地跟妻子说,当初丁家待他不薄,不好意思搬丁家的东西。妻子听了以后十分生气,就骂林长工死脑筋,如今丁家人恐怕再也不敢回来了,东西与其被别人分了,自己为何不能去搬一点回家?林长工受不了妻子的再三质问,只好连夜返回丁家大宅,打算搬点东西回家交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长工这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丁家大宅里的东西早已经被搬空了。林长工寻思着拿不到东西无法跟妻子交差,只好去后院里碰碰运气,结果在书房走廊里发现了一捆字画。这些捆在一起的字画应该是丁家人临走之前慌乱中丢弃的,而那个时候的人大多都不识字,瞅着这些字画都觉得没啥用,这些捆成一堆的字画在他们眼中来看,连当“柴火”烧都不好使。

丁家大宅里能拆掉的东西都被搬走了,就剩下这捆没人要的“柴火”,林长工寻思着不带点东西回去肯定要挨骂,索性就把这捆“柴火”搬回了家。果不其然,回到家中之后,林长工又免不了被一顿骂,因为他妻子也觉得这捆字画没什么用,这些装裱过的字画拿来当“柴火”烧都还要费劲去拆。

林长工是个勤快人,他家里其实并不缺柴火,这捆字画也得以幸免于难,没有被他当“柴火”烧掉,而是被扔进了家里的阁楼里,一放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各地发现了不少珍贵文物,各地的博物馆也都开始重视文物的收集工作。在1963年的一天,烟台博物馆的文物专家李经章到西松岚村征集文物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宣传文物保护知识。等李经章要离开时,有一位老农拦住了他的去路,说自家有一捆“柴火”,估摸着就是李经章所说的文物,想要请他去家里看一看。

这个老农就是林长工,十几年的时间过去后,林长工也已经成了一个满鬓风霜的老人。李经章来到林长工家里后,看到了这捆被当了十几年“柴火”的字画,因为一直存放在阁楼上,加上北方天气比较干燥,这捆字画保存得十分完好。李经章粗略地看了一下,其中不乏一些名家珍品。

在慎重地考虑一番之后,李经章提出要将这捆字画带到博物馆仔细研究一下,同时希望林长工能够将这捆字画卖给他。林长工性格豪爽,而且这捆被他当做“柴火”的字画放在家里十几年一直也没什么用,于是就同意了李经章的要求,而且也没要李经章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统计,这捆字画一共有70多卷,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字画就有50多幅,最珍贵的当属“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那幅《古佛图》。这幅画后来成为了烟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清代传世古画中的珍品,李经章也因为发现《古佛图》而受到了博物馆领导的表彰。

就连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张伯驹,他后来在烟台博物馆见到这幅《古佛图》后都赞叹不已,因为他找了这幅画40年,一直都没能找到,没想到最后被烟台博物馆所收藏。这幅画乃是金农的巅峰之作,称之为绝世孤品也不为过,只有天津历史博物馆所藏的那幅《设色佛像图》能勉强与之相媲美。

因为《古佛图》实在太过于珍贵,李经章在得知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后,心里面一直过意不去。当初从林长工家里拿走这些画一分钱都没花,怎么说也要好好弥补一下林长工。于是李经章向博物馆申请了1800元的补助,将这笔钱送给了林长工,算是弥补他上交文物的奖励。

林长工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捆放在家中十几年的“柴火”,居然能够卖到1800块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位技术娴熟的八级工人每月工资也不过八九十块,这1800块钱在那个年代来说,无疑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不过,相对于被评为一级文物的《古佛图》来说,这点钱又算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