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收获了超过30亿的高票房,于是《我和我的家乡》应运而生。

先简单谈一谈《我和我的家乡》的观后感。

笑点确实有。按照个人喜好程度排个序:《最后一课》《神笔马亮》《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回乡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几位导演来讲,如果让他们拍一部超过90分钟的喜剧,也许有翻车的可能;

不过一个三十分钟的短片,应该还是能够驾轻就熟的。

从创作上来讲,有好几个故事都可以算作这些导演之前作品的翻版。

比如《神笔马亮》《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等。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好像在电影院看了几个不错的小品。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我和我的家乡》是烂片。

只是在看完电影、笑过之后,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电影名为“我的我的家乡”,可这个“我”并不包括我!

我的家乡在农村,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电影里的农村多数是度假村、旅游村,个个都可以媲美华西村。

我有个疑问:“难道这几位导演真觉得旅游村、度假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

中国农村是什么样子?从村子里走出来的人最有发言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中好几处出现了“家乡的学校”,以前是茅草房,今天是豪华小楼。

这一点我倒是可以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乡镇也曾经修过类似的好学校,可惜的是,学校修好了,学生没有了。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活,出走他乡,县里、市里、省里。

村里的人宁愿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城市狭窄的出租屋里,也不想让他们待在农村宽敞的院里。

因为他们清楚,待在城市里,起码有可能翻身,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

但待在村里,永远就只能那样。

最后一篇《神笔马亮》里有一望无际的家乡农田,那是广阔无垠的东北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之一。

可是很多中国的农民,他们的生活的地方没有平原,没有拖拉机,没有机械化,只能靠着自己的双腿、手臂、锄头。

我看到那一幕,陌生、迷茫、不知所措。

中国有很多地方确实不适合种植,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艰难地种起了庄稼。

很快,退耕还林来了。

既然你们种不出东西来,那还不如成全绿水青山、造福后世。

可今世呢?

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进城打工。

然后,和上面就联系上了,学校修起了,学生却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心里,《我和我的家乡》应该算作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

关于中国农村的影视作品,一般来讲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歌颂农民淳朴为主;

另外一种则恰好相反。这类作品偏现实主义风格,在这些电影中,农村人个个都是刺头,用一句话形容“穷山恶水出刁民”。

中国有好多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都是讲述“穷山恶水出刁民”的。

《天狗》、《盲山》、《光棍儿》等等。

看完这类型电影的人,也会想当然地把农村人妖魔化。

其实不然。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一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

“穷山恶水”代表的是什么?物质基础差。

当物质基础尚且没有得到保障时,又怎么能够“知礼节”呢?

所以说,我们应该讲的是“为什么穷山恶水出刁民”,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穷山恶水出刁民”。

有人可能又有疑问了,既然那个地方“穷山恶水”,为什么非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呢?不会离开吗?

最近几年,有一个政策叫“合村并居”。

什么意思呢?让村里的人住进城里的单元楼。

如果你是城里人,理所当然地会觉得这是好事一件。

暂且不提就业、消费等问题,仅仅是故土观念,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这也可能意味着他们永远回不到那个地方,即使是死亡,他们躺进去的不是下土的棺材,而是进火炉的小盒。

好多人农村人,离开故土是为了生活,不愿离开也是因为生活。

中国的农村问题很复杂,涉及太多的东西,包括不仅限于物质条件、就业状况,以及伦理道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说说我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背靠荒山,临近枯水,没办法吃山吃水;

我的家乡没有名人异象,旅游资源几乎为零;

终有一天,我的家乡、我们老家的房屋会消失在时代的巨轮之下,历史的尘封之中。

我出生在我的家乡,一直到十八岁离开。

按理来讲,我应该对我的家乡有些很深厚的感情。

可事实恰好相反,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几乎没有怎么想念过它。

起先我以为自己没心没肺,后来我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找到了答案。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生错了地方。造化弄人,他们被抛到某处,却惦念着一个隐约朦胧的故乡。出生地则是异乡,从小熟悉的绿荫小巷、曾经玩耍的拥挤闹市,都只是沿途风景。他们在亲友中也许一辈子都落落寡合,对自己唯一熟悉的环境淡然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