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位于西雅图的瑞典医学中心的Jason Goldman领导的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在medRxiv.org上的一篇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报告了一例COVID-19(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他们说这可能对疫苗研发产生影响。

据悉,该研究报告的患者来自西雅图,性别不详,是一名60多岁的养老院居民。今年3月首次感染了Sars-CoV-2(新冠病毒),据信是被一名从菲律宾回来的呼吸道感染员工传播所致。

这名60多岁的感染者后来发展成了危重患者,住院一个多月后才康复。康复后,这名患者去了一家新的养老机构。但不不幸的是,这家养老机构后来有几名居民出现了咳嗽症状。8月份,这名患者出现干咳和全身无力症状,两周后被送回医院,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阳性。

与第一次感染不同,这次的病毒中出现了D614G突变。D614G毒株突变自1月份出现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目前已成为欧美等多地的主流毒株。

研究人员发现,这位西雅图病人的免疫细胞对第二次感染做出反应为18天,比预期时间长,这可能表明“抗体对再次感染的反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陷”。

另外,第二次感染时产生的抗体对D614G突变的反应也强于在武汉暴发的毒株。研究人员说,这些迹象表明,第一次感染后形成的抗体不能对第二次感染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论文指出:“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西雅图患者在三月份感染后形成的抗体无法抵抗7月份再次感染的D614G突变。”然而,与首次感染相比,这名西雅图患者在二次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发烧等症状较轻微。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突变毒株可能会对疫苗研发产生影响,因为几乎所有接近大规模应用的疫苗都是基于中国科学家今年1月公布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的。

但有些科学家对该观点持反对意见。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院士在在北京举行的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说,她的团队每天都在监测上传到国际数据库中的不同国家的病毒基因组测序。

她说,研究人员正在试图确定新冠病毒突变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变化,其中包括D614G。但到目前为止,D614G的影响估计非常小。

另外,一组美国军方科学家表示,像D614G这样广泛的突变是罕见的。

该小组在本月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的一篇论文中说,尽管有证据表明该突变可以提高病毒传播的效率,但该突变毒株仍在几乎所有正在开发的疫苗系列的目标范围内。因此,他们认为目前研发的新冠疫苗仍然有效。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103383/coronavirus-us-case-reinfection-may-affect-vaccine-research